作者 张楠之
春秋代序,岁月不居。
70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短短一瞬,但于一座城市而言,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70年,仍然是那个湾,仍然是那片海,仍然是“春风不改旧时波”,但这山、这水、这城却已不复旧日模样。
曾经的滨海小城,早已成长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曾经以十万计的人口,如今也已接近千万。
一隧联通东西,一桥飞架青黄,帆船点点,波光粼粼,如有时光机在过去与当下之间任意穿梭,人们一定会惊异于70年变化之巨,惊叹于70年沧海桑田。
曾经,青岛是一个不难描述的城市。
比如,在康有为先生眼中,青岛是一个“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的地方。这一描述中,既有自然景观之怡人,亦有人文环境之清爽,“可舟可车”中见闲适,“不寒不暑”中见宜居——直到今天,青岛仍然常常跻身各类“宜居城市”榜单。
比如,在梁实秋先生的眼中,青岛是一个“北自辽东,南至百粤”而“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以至于数十年后人生暮年的梁先生忆及青岛,仍然对其“整齐清洁的市容”、温和的四季变化、“东亚第一”的浴场、“应有尽有”的海鲜和宛如“君子国”的淳厚民风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这些都仍然存在于今日青岛,但今天的我们却已经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当下的青岛。
这里有阳光、沙滩、栈桥、小鱼山,这里仍然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这里有波螺油子、劈柴院、五四广场、八大关,这里仍然不寒不暑,可舟可车。
这里有石老人、大崂山、湛山寺、太清宫,这里更有蜿蜒的跨海大桥与繁忙的海底隧道。
这里有昼夜不息的港口,有华灯闪耀的街口,这里更有华美的夜景与夜色下无尽的欢娱。
这里是品牌之都,是东方影都,这里更有邮轮母港,有入海的蛟龙,有远航的风帆。
这些都是青岛,但又都只是片断中的青岛。因为,70年的时光,已经让青岛变得无比的丰富与多彩。
曾经的青岛,只能生产时速几十公里的蒸汽机车,如今,这里每四天就有三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下线。
曾经的青岛,每年集装箱吞量只有600标准箱,如今,这里已是码头装卸效率和全自动无人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第一的世界级港口。
曾经,没有几个国人知晓帆船运动为何物,如今,这里已是世界上第一个连续8届承办“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港口城市。
曾经,中国电影只能在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制作,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电影标准化、科技化大制作的基地。
曾经,这里出产的啤酒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如今,青岛出产的啤酒不仅走上普通人的餐桌,更远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切,都与70年前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关。
纳兰性德有词写”出塞“,首句云:今古江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句道尽人世变迁之苍凉。其所谓”牧马频来去“里,有多少血泪与悲伤,恐怕只有身处其间的当事人最为清楚。曾经的青岛就是这样一个列强频繁拉锯、不断”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所在——德国人走了日本人来,日本又刚走没几年又卷土重来,每一次变幻都免不了血雨腥风。
70年前,青岛解放,共和国成立,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让这座饱受磨难的城市开始走上平稳发展之路。
这一切,也都与40年前的那场变革有关。
改革开放的大潮洪波涌起,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青岛,迅速与世界对接,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这一起,便是四十年,这一走,便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70年里,青岛始终与国家血脉相连,在与共和国的同步脉搏中肩扛着属于自己的使命担当。
开放、现代、活力、时尚,这是青岛对未来的希冀,对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当下的生动描绘。
建国70年,青岛向共和国交上了怎样的一份答卷?
是扩大了近60倍的陆域面积?是增长了4000倍的地区生产总值?还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荣誉?
都是,也都不是。
对于青岛而言,对于被寄予了厚望的这座城市而言,最好的答案,写在不断前行的路上。
这条路上,写着刚刚获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写着刚刚正式挂牌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写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写满了对未来的浪漫畅想。
这条路上,写着“学深圳、赶深圳”,写着“15个攻势”,写着“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的行动,更写着全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大目标。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之路上肩负重要使命的青岛,牢记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托,正在以更加奋起的姿态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个70年,砥砺奋进,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青青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