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7日讯(记者 崔文静 通讯员 于淼)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岛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多点突破,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青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建改并重、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增强活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市高等教育呈规模扩张、发展提速、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人才培养层次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建国初期,青岛市仅有山东大学一处高校,在校学生千余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恢复和调整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资源整合组建了新的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先后落户岛城,更名后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层次。再加之民办高等教育的参入,使得全市高等教育力量更加雄厚。
记者从青岛市统计局获悉,2018年末,青岛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5所(含民办),比1949年增加了24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9.8万人,是1949年的近400倍,年均增长9.1%;目前,青岛市每万人口拥有高等教育学生数为424人,比1949年的2.5人增加了170倍。
(二)职业教育成效显著
青岛市的职业教育自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后开始起步,当年青岛市仅有中专17所,招生2201人;技工学校4所,招生499人。1983年至1991年,青岛市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1987年青岛市政府成立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使职业技术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89年以来,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适时调整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有16所职业学校与24个局(公司)联办了50个技能专业,初步建立了适合各行业特点的初级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18年青岛市有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学校共计72所,在校学生11.6万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已由1978年的4269人增至2018年的3187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78年的2000人增至2018年的51440人;技工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865人增至2018年的32110人。全市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青岛市职业教育人数2005年达到峰值后,由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质量提升。
(三)基础教育快速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教育问题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青岛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等阶段。特别是1993年颁布了《青岛市义务教育条例》,标志着青岛市九年义务教育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截止1994年上半年,全市160个乡镇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并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两基”目标比全省提前三年半,比全国提前六年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和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中小学校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而学校布局、师资力量配备、校均人数则更趋合理,办学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升。青岛市小学由1978年的2643所调整为2018年的713所,普通中学由1978年的655所调整为2018年的319所。小学校均学生数由1978年的140人上升到2018年的799人,普通中学平均在校人数由1978年的264人上升到2018年的1208人。
二、文化事业日趋繁荣
文化事业的繁荣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建国初期,青岛市各类文化设施寥寥无几。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经历了一次质的变革。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战场的文化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青岛市围绕打造文化强市总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青岛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文化设施建设快步推进
建国初期,青岛市各类文化机构仅有24个,到改革开放初期,全市有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各1个,图书馆8个,区县文化馆12个,街道文化站48个,农村文化中心75个,初步形成了市群艺馆、区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新华书店、图书馆、档案馆、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视塔、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青岛近代史陈列馆、民俗博物馆的修建和改扩建大大改善了青岛市文化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档次偏低的状况。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青岛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活动阵地。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册数达到7479千册,阅览席位达到5866张;文化馆12个、文化站136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艺术展览机构5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文化生活供给日趋丰富
建国初期,青岛市仅有广播电台1处。电视事业从无到有,1971年全市初建一座电视台,仅能转播中央台节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结晶,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青岛市的广播电视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和青岛电视台的基础上,陆续创建并开播了青岛经济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电台、电视二台等。2004年,作为市内第一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的远洋山庄小区率先实现有线电视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传输,标志着青岛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数字化平移的城市。2005年,青岛市提前完成了市区6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节会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供给,经过3年精心打造的“五王”大赛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组织20余万普通市民走上舞台。2017年首次打造以“欢动青岛、书香青岛、诗韵青岛、光影青岛、创意青岛”为主要内容的市民文化艺术节,启动“百个社区大展示、千支队伍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百万市民共享受”的“城市文化嘉年华”。
(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创新形式,以多彩活动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2016年青岛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017年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求,2018年设立了2500万元文化消费工作专项经费。2017-2018文化惠民消费季,以看书、看演出、看电影和共享培训体验的“三看一共享”活动为突破口,结合“艺术精品欣赏、全民文化欢动、数字文化畅享、时尚文化采撷、全民阅读提升、传统文化体验”六大文化消费领域全面铺开。整合了104家文化企业和商户的8037项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发放文化惠民消费电子券,以政府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形式,对参与的市民给予单人年度总额不超过500元的补贴,享受补贴的市民已超过12.9万人。文化惠民的春风雨露惠及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百姓,文化消费环境逐渐优化。
三、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关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建国初期,青岛市医疗机构很少,全市仅有医疗卫生机构80处,大小医院只有26处,其中有8处是小型公立医院,其余均为床位很少的私家医院,医疗设施和诊疗手段极为落后。建国后,青岛市投入大量经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新建、改建了大批医疗卫生机构,各区市都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及各种专业医疗防治机构,医疗条件有了明显改观。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预防、妇幼、科研、医学教育和药品检验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截止2018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8027个,其中医院421个。
(二)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建国初期,青岛市共有医疗床位1079张,2018年医疗床位达到5.3万张,是1949年的49倍;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由1949年的0.27张提高到6.8张,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住院难的矛盾。同时,卫生技术人员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4万人,是1949年的31.5倍;其中医生3.5万人,是1949年的27.2倍,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目前,青岛市每千人口拥有医生已由1949年的0.32人提高到4.23人,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的矛盾。
(三)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
1998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拉开了从计划经济下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体系向市场经济下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转变的改革历程,逐步建立起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三大医保制度,初步构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保体系。自2002年6月起,青岛市城镇职工(含企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2003年4月1日,市属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正式进入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试点,正式推开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13年,青岛市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合并,建立全市统筹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至2018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8.95万人。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助在内的全覆盖、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四、体育事业方兴未艾
发展体育事业是强国强民的大事,也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发展体育事业,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如弘诚体育场、虎山军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城阳体育训练基地、天泰体育场、颐中体育场等,2008年,青岛市为举办奥帆赛和全运会兴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比赛场馆,极大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市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传统的迎新年长跑、登山节、健步行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横渡汇泉湾等活动历久弥新,青岛马拉松赛事成为城市新名片。2018年末全民健身设施已达9200处,新建或更新健身设施570处,基本建成城区8分钟健身圈。同时,全年举办市级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0余项,区市级活动300余项,社区级活动1000余项,直接参与群众近500万人。全年举办马拉松赛事10场,800人以上规模的跑步赛事18场,参赛人数超过10万人,青岛马拉松连续两年加入“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展现了青岛的活力和魅力。
五、科技创新突飞猛进
1952年,全市仅有2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不足百人。六十年代初期,相继调整和建立了一批地方科技机构,开始了由单一的研究领域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十年动乱使全市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科技发展曾一度停止不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确立,科学技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科技事业被摆到了更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科技事业呈现出全面振兴的繁荣局面。
(一)科技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1978年5月,青岛市召开了科技大会,审定了《1978-1985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次会议拉开了青岛市科技事业改革开放的帷幕,科技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经过十年的努力,青岛市的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海洋科学研究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海洋科研的战略优势,成为全国海洋科研单位最多、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在海洋科研的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藻类方面的研究较早,为世界瞩目。仅1981年至1988年的8年间,有21项科技成果获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博览会奖牌,有50项获国家级奖励,323项获省级奖励。1988年,青岛市制定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了拨款制度,扩大了科研机构自主权,使科研机构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科研机构及民营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青岛市召开了“科教兴市”大会,开创了全市科技工作新局面。各级牢固树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加大了对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高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加强,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和整体质量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青岛市更加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多次召开科技大会,先后出台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等,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科技要素投入持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的科技人力资源有了较大增长,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2017年,青岛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研发人员为4.0万人,是1988年(首次建立工业科技统计制度)的3.8倍。科技队伍规模显著提高。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青岛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2017年全市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307.1亿元,是2000年的23.1倍。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16%提高到2.79%,上升了1.63个百分点。
(三)科技研发产出成果丰硕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经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努力,青岛市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科技产出成果丰硕。据统计,仅2003年以来,青岛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783项,充分展示了青岛市近年来重视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尤其注重培育科技原创能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逐年上升。截止2018年底,青岛市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达到22521件和6496件,在已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大批成果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技术市场日益活跃,2018年全市实现技术交易755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55.82亿元,成交额是2000年的38.2倍。技术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技术进步。
回顾过去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的社会科技事业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青岛各项事业必将翻开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