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洁序净美”的市容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墨区自8月下旬开启渣土扬尘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多措并举治理渣土扬尘成效显著。
“我们要治标,也要治本。”即墨区城管办常务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崔忠新说道:“即墨区通过加强源头监管和路面执法,规范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做好重点整治与源头防控相结合,标本兼治、形成常态,有效降低城市扬尘污染。”
“三步走”,源头控制渣土扬尘
“土石方开挖一定要把雾炮打开,运送渣土的车辆进出工地时一定要冲洗干净,密目网要做好全覆盖……”执法人员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一路走,一路嘱咐。为了抓好源头控制,防控各类扬尘源,即墨区狠抓落实、创新方法,从宣传、监管、处罚三个层面持续开展着扬尘污染源头控制工作。
运用“七二一”工作法,主动“送法”。即墨区将建筑工地管理与扬尘污染治理相结合,主动“送法”入工地,即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巡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同时,主动约谈工地负责人,宣传扬尘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各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意识,引导其主动承担责任,从源头“防尘”。
智能科技监管,防止“飞尘”。即墨区要求各在建项目加大雾炮、PM2.5监测器、冲水平台等抑尘设施投入,通过进一步完善建筑工地喷淋系统,防止“飞尘”出工地。严格要求工地落实“施工区域围挡、场区道路硬化、渣土物料覆盖、洒水清扫保洁、物料密闭运输、出入车辆清洗”六个100%。同时运用智慧化监管方式,工地出入口监控视频全覆盖全天候运行,并将监控探头接入智慧系统平台,安排专人研判分析车辆出入情况,涉嫌违规工地及车辆信息及时报城管办,由城管办将违法信息分解给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罚,确保扬尘污染和车辆带泥上路得到有效控制。
即查即改不通融,形成“震慑”。对已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情节严重及屡次不改工地的进行立案处罚,同时通过对全区建筑工地进行文明施工及扬尘控制检查评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文明施工措施。截至9月24日,全区共查处施工项目未办理建筑废弃物处置核准手续、违规处置建筑废弃物、未使用防尘设施密目网等材料覆盖裸露土地、料场等违法工地42处。
“强力度”,运输车辆全程监管
无论是建设方、施工方还是运输方,“重项目建设、轻环境治理”的思维仍普遍存在,破解难题,还需“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强化监管,即墨区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实现渣土运输全过程监督。
前期,即墨区城管办通过印发通告要求相关企业提前做好自查整改工作,依法规范经营。一是渣土运输车辆应安装使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全密闭运输装置和GPS定位系统,尾气排放符合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一律不予办理准运手续;二是建设单位应到相关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废弃物处置核准手续;三是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废弃物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的建筑废弃物运输企业运输;四是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运输企业综评,准运车辆安装标识、共享信息。
自8月24日起,区城管办牵头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成立3支共57人的联合执法队伍,在即墨全区24小时不间断执勤,开展“史上最严”整治。截止9月24日凌晨,共查处超限超载、撒漏运输、带泥上路等违法车辆296辆。强力度、高频率的集中整治,为规范渣土运输市场和提升道路洁净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过去那种“执法整治就停工,放松检查就乱跑”的违章钻空子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净车出场、装载合理成为常态。
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逐步落实,即墨区渣土扬尘整治走向常态化监管。脚下是洁净如新的道路,头顶是白云装点的蓝天,墨水河畔的即墨将更加时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