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市北区镇江路街道举办“我与祖国同龄生日会”主题活动。七十载见证复兴,七十载家国同梦。30位生于1949年的老人共聚一堂,一道追忆过去,述说历史,重温与共和国一同走过的岁月。
活动现场,30位祖国同龄人一同过生日、唱红歌、吃蛋糕。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手中挥舞的小红旗汇成“红色的海洋”。在老人闪闪泪花中,寄托着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深深祝福和祖国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70年,一个新生的共和国缔造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史;70年,几代勤劳的中国人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这一代人的生活轨迹,正是伟大祖国鲜活的历史篇章。几位老人分别分享自己的故事,述说那些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点滴。
“我们这一代是有福的。很多人觉得很辛苦,其实不然。我们有中国共产党,有伟大的领袖,有很多英雄,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奋起斗争,这都为新中国的建设打下基础。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下,我们出生了。”来自海泊河社区的滕启彦老先生笑着说。
周瑞云:“一波三折”大学梦
生于1949年4月7日的周瑞云退休前是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工会副主席。因表现突出,她曾经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上大学,是周瑞云从小的梦想。小学刚刚毕业,因为家里穷,周瑞云差点辍学,多亏了国家的助学金政策,她才得以继续求学之路。初中毕业时,成绩优秀的她被推荐进入中专学校就读,提前毕业参加工作,但这也使她离大学梦更远了。
但她从来没有放慢追逐梦想的脚步,恢复高考后,周瑞云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复习,主动报名参加自考,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
退休以后,周瑞云成了社区里出了名的“闲不住”。喜欢唱歌的她牵头成立了海泊河社区合唱团。同时,她还承担着楼长、业委会主任和网格党支部书记的职责。挨家挨户的登门拜访、体贴入微的诚挚关心,都使得周瑞云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好楼长”。
在前不久街道开展的“打赢攻坚战 建设创新中心核心区 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中,周瑞云作为楼长积极履行职责,向楼内居民宣传文件政策,讨论建议做法,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关心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进程,做到上下一心,聚民智,汇合力,共建核心区。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才能富裕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感恩,不忘初心,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安稳幸福的生活。”周瑞云动情地说道。
周翠琴:三尺讲台育人心
“翠琴,你今年多大了?”“70岁了,和共和国同龄!”当有人问起自己的年纪,周翠琴总是这样自豪地回答。
1968年,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作为共青团员的周翠琴,义无反顾地报名到安丘县逄旺公社插队。
工作一年后,周翠琴机缘巧合成为一名民办小学的教师。一只粉笔,三尺讲台,一干就是8个年头,她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洒在了广袤的农村大地。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保证教学效果,熬夜备课已经成为周翠琴生活的日常。“一堂完美的课程,45分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我把手表放在旁边,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课程就要刚好结束。”
因教学功底扎实,课题设计思路新颖,她的课被选为学校的示范课,她本人也获得了当时“崂山县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周翠琴利用工作之余,主动担起帮助社员扫盲的工作,给当时封闭的农村注入了活力。
退休后的周翠琴找到了新的爱好。空余时间,她就在“学习强国”上学习。“这已经成了习惯,下午5点半出题,我都是卡着点等着答题。”周翠琴骄傲地给记者展示自己在“学习强国”上的积分。
“我们那一代就是哪里艰苦去哪里去,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现在,看着祖国一天天强大,感受着国家一天天繁荣昌盛,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滕启彦:一身戎装报党恩
1949年9月出生的滕启彦是一名军人。转业后曾任平度市(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平度市政府副市长等职。
青春在军营闪光,军功章照亮前进路。1968年,19岁的滕启彦主动加入解放军队伍,开始了他18年的戎装生涯。
“把安全留给战友,将最危险的地方留给自己……”作为军人的滕启彦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曾5次荣获“三等功”的滕启彦,至今还记得他做“炮弹破坏力试验”的惊险一幕:为了精确检测炮弹发射对战士的影响和对坑道的破坏程度,滕启彦以身涉险,在未佩戴防护耳塞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连续发射20发后,滕启彦的耳朵震出了血,三天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的付出却换来精确真实的测试结果。“危险不可避免,只有不怕牺牲勇冲锋、甘为战友担危险,才能完成任务、化险为夷。”
在济南上军校的时候,29岁的滕启彦与战友一起参加障碍训练。越矮墙、上高板、过云梯,通过障碍健步如飞、行云流水,但回来就发高烧,住了40天医院才好。“当时我的年龄是最大的,但我是班长,我要求自己必须完成训练任务。”这次的训练使得滕启彦的腰受到损伤,直到现在,他的腰依旧没有办法完全挺直。
“没有苦,这都是小事。我就是喜欢当兵。”即使历经几次受伤,滕启彦依旧认为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
“一辈子当兵,但没有上过战场,这是我一生的遗憾。当时差一点就能上战场。”滕启彦老先生遗憾地说道。
陈曼萍:知青难忘村民情
1968年11月17日,陈曼萍毅然响应国家发出的上山下乡的号召,插队到安邻朐县营子公社,一呆就是4年。“当时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要响应祖国的号召。临走时,我妈妈叮嘱我说去了要努力干活,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带着妈妈的这番话,陈曼萍在农村时,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刚到农村去的陈曼萍,不会做饭,也不会干农活。当地群众主动帮忙,手把手教她,一来二去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百姓逢年过节都会请我们到家里做客。当时条件挺困难的,但他们还是会把家中最好的饭菜端出来,这让我们特别感动。”直到今天,陈曼萍与当时的部分村民还有联系。“现在方便了,我们通过微信交流,他们有时候也会来青岛。”
回想起上山下乡的经历,陈曼萍感慨道:“这段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最难忘的是当地群众的淳朴和热情。他们善良真诚,对儿媳妇就和亲闺女一个样儿。现在我家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离不开当时村民对我的影响。”
在知青大返城后,陈曼萍曾供职多个单位。无论在哪里工作,她都默默付出,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同事和领导的好评。
陈曼萍一生都崇拜军人,她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去了军营。“好男儿就应该去保家卫国,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