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人才比”是深圳的4倍!青岛这个地区了不得!

2019-11-18 18:42 来源:青岛经济广播
分享到:
今天上午,青岛经济广播“这里是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特别节目,邀请到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人才保障部负责人肖永松做客直播间,向听众朋友们介绍了园区在吸引人才方面的规划与政策。

目前,园区集聚各类人才10000余名。省级以上人才占5‰(包含16名院士),博士硕士占比超10%,外籍和海外人才占比近5%。

如果对标深圳的话,2018年底深圳省级以上人才占比0.96‰,海外人才占比0.92%,中德生态园数据均为深圳的4倍。

右为管委人才保障部负责人 肖永松

中德生态园2013年7月破土动工,无道路、无配套、无企业,随着拆迁、清场、土地平整、配套、招商等工作的推进,一些项目逐渐进入,一些高端人才、高端项目也开始关注这片区域的活力和前景。

一、建立人才体系

园区管委及时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人才工作部门,结合园区发展愿景,谋划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大力推进“三招三引”,围绕人才的引进、培育、服务等环节,制定落实各项举措,成效显著,初步打造了海内外人才集聚的“博士邨”品牌。

目前,园区集聚各类人才10000余名,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人才总量翻番增长。2017年园区人才总量2000人,2018年6000,今年预计1.2万;这也说明园区整个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二是结构上,高端人才占比、海外人才占比特色明显。

省级以上人才占5‰(包含16名院士),博士硕士占比超10%,外籍和海外人才占比近5%。

这个比例和国内先进地区比也是优势比较大的(如果对标深圳的话,以深圳常住人口为基数,至2018年底深圳省级以上人才占比0.96‰,海外人才占比0.92%,园区数据均为深圳的4倍。

以深圳人才总量为基数,至2018年底深圳省级以上人才占比2.4‰,海外人才占比2.3%,园区数据为深圳2倍。)这也反映出园区集聚新动能优势的结果。

三是国别上,对德人才占比较大,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德语人才基地和对德交流合作平台。

德籍和留学德国人才占海外人才的41%,美、英、澳占22%,台、港、澳地区占22%,日韩占14%。这也反映出园区以对德为主,逐步推进中英、中日韩等双边合作园区发展的特点。

二、制定人才政策

为吸引和保障好人才,我们一是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人才政策支持,如新区的梧桐树人才政策,覆盖了从大学生到院士的各层级人才,人才补贴津贴从1.5万到600万。

二是政策按照叠加的原则实施。

比如,新区的住房政策我们的人才享受,同时我们的人才还享受园区的住房政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个税奖励方面,对年度缴纳个税10万元以上的人才,实施地方实得100%奖励。目前为12位申报人才落实一个年度奖励75万元。

在专家保健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实施1000-3000元的保健待遇,并发放“家庭保健药箱”、专家保健卡,建立健康档案,开设园区就医绿色通道。今年9月实施以来,已覆盖100余位园区专家受益。

在吸引留学人员创业方面,对符合条件人员,给予办公用房和住房租金的全额减免。并优先申报最高300万元项目资助。

三、创建引才平台

(一)创建各类基地平台。园区已创建了蓝色经济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国际经济合作引智示范基地、青岛首个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双创中心等十余个基地平台,这些平台有资金、渠道、信息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对人才引进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平台。

打造的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已签约引进库恩等3名德国、丹麦院士和3名国家特聘专家,并与6名院士、10余位海外特聘教授协议保持项目合作和支持。

(三)打造智库、联盟等柔性引才引智组织。

一是建立了中德专家“智库”。聘任中德两国政商界权威专家担任园区高级顾问,如中国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史明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托普夫、德国前巴伐利亚州经济部部长威斯豪耶等,利用他们的渠道、信息、经验、影响力等,服务园区发展。

四、搭建引才渠道

为引进人才,园区目前已初步搭建起多种人才招聘渠道,全部免费向企业和人才提供:

(一)每年在园区举办现场大型招聘会。

(二)集中组织参加校园双选招聘会。

(三)建设线上招聘平台。

(4)拓展海外引才渠道。

除以上渠道外,针对高端人才智力,每年上级都要组织各类高端人才智力对接交流活动,包括蓝洽会、海洽会、博士行,以及今年的“千人专家”年会等。

五、强化人才培育服务

园区成立了功能区首家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专家联合会,并举办了沙龙等活动,目的也是促进人才之间、企业之间、人才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头脑风暴,知识外溢,培育成长。

园区每年组织进行园区人才奖的评选表彰,选拔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给与相应待遇,纳入人才库管理,重点培养推荐。

六、打造“博士邨”品牌

博士邨名称中,博士泛指高层次人才,表示园区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突出集聚、培育以博士为主体的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发展。

邨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园区围绕“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所打造的如乡村般的居住环境,入住人才如同村庄里的乡民,互助友爱。另一方面强调“社区”的含义,表示博士邨在机制优化、服务设施配套、模式化及标准化管理方式方面更加完善。

狭义的博士邨,指保障人才安居乐居的具体建筑群。广义的博士邨,在园区中已不再是一块区域,具体建筑,而是引申成为一个支持创新创业发展、逐步实现人产城融合的生态园区概念。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和双招双引工作的推进,整个园区着力引进博士等高端人才,在多个区域保障安居乐居,在多个区域支持创新创业发展,最终成为生产(45%)、生态(30%)、生活(25%)“三生”融合的大社区。

七、特色人才团队情况

(一)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团队

由丹麦奥胡斯大学遗传学终身教授、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猪专利持有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劳而思.博伦教授领衔。同时该项目于11月6日蓝洽会期间全职引进丹麦籍院士卡斯滕教授。在园区建设世界顶级的科研教育和基因转化机构,致力于细胞、组织及器官退行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发现人类退行性疾病有效治疗方法,延长人类寿命。

(二)华大基因海洋基因库科研博士团队

由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中大兼职教授刘心博士领衔。目前已经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该团队2018年论文影响分子20分以上的占青岛市50%以上。团队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高通量测序研发平台和生命科学产业化孵化集群。

(三)清原抗性生物技术博士研发团队

由堪萨斯州立大学昆虫学博士、第50届美国昆虫学年会总统奖第一名、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清原生物研发总监李华荣教授领衔。2008-2018,10年间全球共批准14个除草剂新品种,清原自主发明2个。

(四)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

由九名德籍院士领衔、多名顶尖人才参与的中德智能技术与人才培养技术团队,将提供世界级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建立联合培养博士计划,为新区、青岛乃至全国输送尖端技术与人才。研究院德方院长由德国院士库恩教授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房殿军教授担任中方院长。

(五)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由“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博士领衔的青岛芯恩集成电路生产设计博士团队,目前已经集聚核心团队458人(港澳台及外籍98人),其中博士29人、硕士142人;20%人才具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研发生产和管理经验,拥有千项专利;这个团队将在青岛建立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填补省内空白,改变山东省“缺芯少面”的局面。

(六)西门子创新中心

由西门子全球十大科学家之一、拥有中美200多项发明专利的卓越博士领衔,该项目在园区设立了德国本土之外唯一的工业4.0研发中心。该项目致力于研发创新领域,覆盖智能制造、机器人、现代物流、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引入全球前沿的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搭建从虚拟到现实,从概念到解决方案的创新平台。

(七)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

该项目致力于搭建智能制造智能化工程,建设海尔COSMOPlat平台,实现供给侧全链条整合。该平台入选十九大成果展,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目前拥有成员32人,博士、硕士以上人才18人。由曾担任科技部863计划研究项目负责人,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等多项大奖的高保卫领衔。

八、引才案例

(一)张汝京集成电路项目引进案例

“双招双引”工作中的招才引智首先是要立足于招商引资,以张汝京博士为带头人的芯恩集成电路项目就是其中代表。

张汝京博士,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在张汝京正式落户青岛之前,也曾在广州、宁波、温州等多滴比较选址。自国际经济合作区获悉张博士准备开始创业意愿开始,最早在2017年12月,时任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主任赵士玉同志和澳柯玛控股集团李蔚董事长赴上海专门拜会了芯恩项目带头人张汝京博士后,通过多次洽谈,最终于2018年3月正式签约。

通过该项目的顺利落地,张汝京博士通过自身的号召,在芯恩项目上吸引了500余名来自两岸三地的众多专家科研人才,其中外籍和台港澳近百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曾经与他一起支撑起了中芯国际的商业帝国,原本已经离职回家享清福。现在又应邀再度出山。张汝京本人说:“请回有经验的师傅,就是为了栽培新人”

同时,在青岛市政府、青岛大学的大力支持协调下,张汝京受邀担任了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的终身名誉院长,亲自培养半导体人才。去年,维纳技术学院正式招收了120名新生。

今年,张博士获评为山东省一事一议杰出人才,全省企业界仅3人获评。

现在,由他本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中德生态园管委和澳柯玛集团四方共建的芯恩集成电路项目年底投产。总投资188亿元,建成后将有力填补山东省集成电路空拍,突破“缺芯少面”的产业瓶颈。

(二)房殿军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项目

由房殿军教授领衔的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项目是以才荐才案例的经典代表。

国际经济合作区自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中德生态园顾问委员会会议,其中房殿军教授就是智库委员之一。通过与房殿军教授的洽谈,我们意识到他所领衔的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项目完全可以落户园区开展工作。

因此,在房殿军教授的介绍下,首先将房殿军教授在德国求学时的导师库恩院士引进园区,与房殿军教授分别作为德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开展工作。随着业务的逐步开展成型,现在库恩教授也将在11月份,带着自己从智博院中衍生出来的新项目落户园区。开展全职创业工作。

现在,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已经汇集了九名德籍院士领衔、2名全职引进的国家特聘专家等顶尖人才,打造了一支技术培养和解决方案提供的新型团队,将提供世界级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建立联合培养博士计划,为新区、青岛乃至全国输送尖端技术与人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