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新年第一晒 海边“晒鱼场”鱼干飘鲜香

2020-01-02 15:14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在青岛,除了看海吃海鲜,还可以沿着海岸线,欣赏晒鱼的壮观场面。迎着2020第一缕阳光,青岛沿海一线的渔民开始忙碌起来。1月1日中午,记者沿着崂山区沙子口沿海,一路向北探访10多个小渔村,随处可见晒鱼场,处处都是一幅壮美的“晒鱼图”。不少外地游客专门开车来到渔村,欣赏青岛这一独特的渔家文化。

沿海一线“晒”出一幅画

每到冬季,青岛沿海一线,准能为游客端上一幅最美的“晒鱼图”。渔船上,屋顶上、街道旁,一路走来,看到最多的就是晒鱼风景。昨天中午,50多岁的渔民张忠先出海捕鱼回来,就开始忙碌一件事——晒鱼。在他的鱼船上,一根根细细的丝线绕着船来回穿越,大大小小的鱼收拾干净后,被整齐地挂在丝线上。冬日阳光下,各类干鱼经海风微微吹拂,一股海腥的新鲜味道扑面而来。老张说,他在这里已经晒了30多年鱼,一般每到春节前一个月,都会在船上晒数千斤干鱼,一部分出售,一部分自家吃,还有一部分要送给亲戚朋友。

在港东社区和码头上,许多渔民也都在忙着晒鱼。“出海归来,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晒鱼。”港东村渔民刘忠义说,临近春节,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晒鱼,现在晒上一批鱼,还能卖个好价钱。随后,记者在即墨鳌山卫街道的七沟村、潘龙庄、垛石村和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山东头村看到,渔民家的屋顶、路边,都成了“晒鱼场”。林林总总形成一幅壮观的晒鱼图画。

18斤大鲈鱼晒出好味道

走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何家村,“晒鱼方阵”跃入眼帘。偏口鱼、鳗鱼、鲅鱼、面包鱼、舌头鱼,还有18斤重的大鲈鱼……一大早,祖辈居住在这里的渔民陈纯志便和妻子忙碌起来。他在自家门口支起一张张网,将鱼整齐摆放在上面,大大小小的鱼整合后,排列起来十分好看,引来许多路人前来观看。

54岁的老陈介绍,每年冬天都晒鱼,本地鱼多一些。晒鱼看着简单,还是需要一定经验积累。老祖宗留下的晒鱼方法很简单,但有一点很重要,要想保持鲜度,只能放一点盐,再晾晒到半干状态。“这条鲈鱼重18斤,晒了一天后重量也在14斤,看着鱼的外表干了,实际上里面还有不少水分,这样可以留住鲈鱼本来的鲜味。今年的甜晒鱼比去年价格能高几块钱。今年鲅鱼每斤50元左右,偏口40元,舌头每斤在35元左右……”说话间,老陈双手用力搬起一条大鱼兴奋地说。

“趁着天气好,要多晒一些,主要以鲅鱼为主。”即墨鳌山卫街道垛石村53岁的渔民孙诚谭说,他家祖辈就靠晒鱼为生,每年冬季,村里许多渔民都开始忙着晒鱼,村民的屋顶成了“晒鱼场”。记者站在屋顶上放眼望去,一幅幅晒鱼图组成了美丽的画卷,小渔村变成了以渔家文化为主的旅游特色村。

晒鱼民俗传承600多年

青岛沿海居民,多数从事海洋捕捞、养殖和海产品深加工。甜晒鱼,更是有独具特色加工工艺,一卤鲜鲅鱼、汤腌鱼等传统做法,被誉为“六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大的有鲅鱼、面包鱼,小的有黄花鱼、舌头鱼……20多个品种的新鲜海鱼,加上传承600多年的老手艺,就成了今天青岛沿海一线的独特风景——甜晒鱼。甜晒鱼不是每个季节都能吃到的,只有在冬至前后才能大量出现。孙诚谭是即墨特色旅游村——垛石村出名的晒鱼高手,无论什么品种的鱼,他都能轻松驾驭。晒鱼第一步就是打鳞,从背部切开,除去内脏。然后再切上一刀,别看这简单的一刀,其实很重要。每条鱼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之后,就要进入下一道工序了:洗净、泡水,拿来经过沉淀的海水,将一条条切好的鱼扔进里面,洗干净鱼身上的内脏残留物、血水、鳞片,再用海水泡上十分钟,这样鱼肉里就浸入了海水的味道,更鲜了。最后一步就是“晒”,将洗净泡好的鱼平整、整齐地平摊在晒鱼架上,鱼肉朝上,过个几天,新鲜美味的甜晒鱼就晒好了。本版摄影撰稿记者 康晓欢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