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2月29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刘伟 戚春萌)2月29日上午,青岛胶州市铺集镇逢家沟村李丹俊家里一派繁忙景象,由农家小院改造的小“微工厂”宽敞明亮,8名缝纫工人正在赶制窗帘订单,缝纫机旁整齐堆放着加工好的成品。
“车间”门口整齐地摆放着疫情防控作战图、员工信息登记台账、消杀台账等,所有人员入内均要接受体温检测、信息核对。
“别看俺这个地方不大,不仅自己能赚钱,还能给国家出口赚外汇啊。”正在忙着的徐玉娥笑着说,这些都是澳大利亚的订单,外国人喜欢这种风格的窗帘,她每天忙碌8个小时,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上班,家里啥活也不耽误。”
“工人都是自己村的村民,计件付工资,工作时间很灵活。”李丹俊介绍说,派单的公司定期往这边送原材料,顺便把成品拉走,有事微信、电话沟通,不需要出村,一样可以挣钱。“虽然是小加工点,但是防护措施一点不差,标准甚至更严格。镇上配备的网格员,每天都过来监督检查。”
位于铺集镇松园村的青松服装厂就切实感受到了“微工厂”的优势。“职工都来自本村,人员情况熟悉,疫情防控压力小”公司负责人刘衍芳告诉记者,目前厂里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很多都是出口订单,美国、澳洲、欧洲市场都有,还有一些内销订单,每月的产值在30万元左右。
“除了逄家沟村,全镇有20多个村庄都建有这种‘微工厂’,能够解决400多人的就业。”铺集镇副镇长李坤说,疫情防控期间,镇上的劳动密集型公司都采取这种分散化生产的方式,村民在“微工厂”打工、家门口就业,盘活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保证增收的同时,避免了大规模员工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