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蛤蜊喝啤酒”,说起美食,蛤蜊已经成为青岛的代名词。胶州湾蛤蜊是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个水产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着天气转暖,蛤蜊大量上市。
在西大洋码头看到,渔民们正在把各自滩涂上养殖的蛤蜊吊装上岸,岸上商户和渔民们不断讨价还价,想能多采购点儿。码头经理赵宇昌说,随着丰收季的到来,西大洋码头每天就能达到50吨。
蛤蜊,最能代表胶州湾水产养殖的小海货。红岛街道水产办的专家介绍说,红岛海域的蛤蜊养殖面积有叁万多亩,每年三月底开始进入丰收季,一直持续到十月初。因为水质得到改善和气候气温等原因,今年蛤蜊长势非常好,还出现了胶州湾里销声匿迹了30年的野生蛤蜊。
在西大洋码头,一边是卸载成熟蛤蜊的船只,一边是正在装载蛤蜊苗的船只。码头上,载着蛤蜊苗的大货车背对大海停在岸上,货车车厢里面满载着用塑料网打包好的蛤蜊苗,等待着渔船将这些“小生命”播撒到海里去。
等待海水到了合适的潮位,船工们就开始装船,蛤蜊苗顺着“滑道”从车厢倾泻而下,争先恐后地“滑”到船舱里。大约半个小时,蛤蜊苗就在船舱上堆成了小山。渔船装满后,船长按照计划驶往指定浅滩。
从西大洋渔港码头出发向南,大约行驶一刻钟,胶州湾跨海大桥周边的这片海域就是红岛蛤蜊生长的地方。船长一声令下,四名船工同时挥动铁锨将蛤蜊苗撒到海里,渔船绕着一个中心点打着转,把蛤蜊苗均匀地播撒到滩涂上。按照每车蛤蜊苗50万元计算,今年可为红岛渔民减少购苗费用五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