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1周岁生日刚过不久,高测股份正式登陆科创板。这是青岛2020年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是辖区第二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值得欣喜,更值得深思。
尽管科创板开市刚满一年,尚属新生资本市场,但登陆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40家,直接融资额高达2179亿元。青岛在这样一个新兴且战略意义重大的资本市场,占比显然太低,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这些前排的经济强市差距还很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中国的科创企业而言,科创板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资本市场板块,2000多亿元融资总额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一笔笔融资背后,是中国科创企业汲取“活水”,自由生长的“动力源”。
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青岛,太需要这种“动力源”来激发科创的活力,强大科创的生命力,赋能产业升级。
一边是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重要性,一边是青岛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不足的现状,错失互联网产业风口的青岛此刻已没有退路,必须尽快打通一条知识IP到资本IPO的“运河体系”,让科创企业在资本的大江大河中逐浪。
日前,山东首批50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出炉。这50家科创板“准考生”,可视作山东对科技创新深度市场化、资本化而打造的探路先锋。青岛,则在这50家的名单上圈下了三分之一的地盘。
16家科创“准考生”,是青岛的优质科创资源,更是青岛转变资本意识,提升运用资本的能力,全力破题资本助力科创的新路径。这一次,它们能否带领青岛突围?
1
科技与资本
一个城市有没有未来,能不能高质量发展,关键看科技创新怎么样。
将科技创新培育成熟,再从实验室转化落地到市场,形成产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然而,科技创新从最初的一点思想火花,到最终投入市场,中间的道路漫长而荆棘。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由于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科创企业对资金的渴望更为强烈。但科创企业又往往是轻资产企业,融资难是常态。不是每家企业都有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运气,创业期间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事实上,倒在黎明前的科创企业不是少数。
为了破题,科创板应运而生。上市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最有效的途径。科创板的定位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开市一年,成效显著。
截至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40家,总市值为27965.45亿元,总流通市值6786.18亿元,平均市盈率100.44倍。这些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44%,生物医药产业占23%,高端装备产业占15%,新材料产业占14%,节能环保产业占4%。
目前,科创板共向上市企业“输血”2179亿元,已初步显现了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助力效果。数据显示,一年来,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平均为11.29%,远高于同期上市的A股其他板块新股,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占比高达63%,另有占比21%的企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正如兴业证券投行执行总裁孙超所说,创新一定要靠股权融资,科创板大幅提高科创企业融资速度,提高了投资基金循环速度,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2
困局
一直以来,青岛与南方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青岛企业与南方企业之间的差距;而青岛企业与南方企业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资本意识、运用资本能力的差距。科技创新的孵化培育、成果转化、市场落地都需要资本的助力,青岛在正视这一差距。
截至8月7日高测股份上市,青岛共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在140多家的总量里占比很低。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从省份来看,江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科创板企业数量排名前五,分别有28家、25家、22家、19家、11家,彼时,山东仅6家。
从城市排名来看,已挂牌的科创板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四座城市,分别有25家、19家、13家、10家。随后是杭州6家、广州5家、无锡5家、南京4家、合肥等4地3家,梅州、龙岩等11个城市各有2家。彼时,青岛仅海尔生物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也就是说,青岛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排在全国20名之外。
尽管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与一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正相关,但也有很多GDP与青岛不相伯仲,甚至远不如青岛的城市,科创板上市数量走在了青岛前面。
与青岛经济体量接近的无锡,有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如果算上运营总部在无锡的华润微,一共有6家。无锡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领跑江苏科创板企业的华润微,在总市值与募集资金方面一骑绝尘,同时它还是科创板企业中的第一支“红筹股”。
合肥虽然经济体量不如青岛,但在科创+资本的领域里步子很快。截至7月22日,合肥有3家企业登陆科创板,7月31日,再添一家江航装备。事实上,直到今年7月3日,合肥才迎来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短短一个多月,合肥就成功实现后来者居上,4家企业密集登陆科创板,占据安徽省八成份额。
青岛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不足,背后既有产业结构落后,科创企业数量、实力不够的问题,也有科创企业资本意识不足、运用资本能力不高的原因。
去年,由中国海洋大学立项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GV-971在上海成功转化。对青岛来说,这种科创转化“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值得深思——在资本的助力下,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创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都需要资本的支撑。疫情之下,资本出手更加谨慎,站上国家战略风口的科创板企业也就有机会获得更多资本的关注。青岛不能再等了,迫切需要让更多科创企业登上科创板的资本舞台,获得直接融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驱动城市发展。
3
突围
山东首批50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入库企业,青岛占16家,涉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领域。这16家企业是青岛突围科创板上市的先锋部队,也是科创拥抱资本的路径探索。
这意味着,青岛要突围,就得一手抓科创,一手抓资本。
近年来,青岛科创蓬勃而生。随着科创生态越来越健康完善,青岛的科创主体日渐壮大。面对疫情的挑战,作为科技创新最庞大的主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半年来逆势增长:截至7月底,青岛有五批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数达2855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备案数量。
科技成果培育也颇有亮点。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青岛再次站上了全省的“C位”:100项成果获奖,占全省的41%,其中牵头完成85项,同比增长63%,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青岛还在谋划更高的科创平台。今年6月,青岛被确定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将以“会展赛服+科技智库”示范模式,开展科技经济融合服务。近日,青岛发布了行动方案:将依托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广泛汇聚科学家、企业家等创新资源。全市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将利用“科创中国”平台开展供需对接,并构建起符合青岛实际的创新生态和技术创新模式。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青岛样板”值得期待。
对于资本,青岛近年来更是孜孜以求。
2018年7月,青岛成立了山东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引入上交所,为青岛企业提供资本上市一站式服务。一年后,深交所入驻。青岛先后牵手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在资本上市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
连续两年,青岛举办的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从意识、氛围入手,为资本造势,为城市聚势,吸引大量创投风投机构落户,逐渐构建适宜的资本生态圈。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本土创投风投,为青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资本之水,并吸引更多的科研成果在青岛诞生孵化。
看透这一大循环的青岛,毫不掩饰对科创板上市的雄心。上海是全球资本金融界的“翘楚”。今年,青岛拜师上海,希望依托上交所设立的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拓展与上交所等机构的对接交流,培养现代服务业上市资源,助力更多青岛企业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和主板。
当下,青岛正精准服务62家重点高企对接高端上市服务资源。海泰新光、中加特和青达环保3家拟登陆科创板,处于已问询状态。此次列入山东省内科创板上市培育库的16家企业,要么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要么与知名大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关联,要么拥有顶尖的核心团队,更有一部分企业具备极高的成长性,只要做好引导、培育和服务,上市希望很大。
下一轮区域竞争和城市竞争,必然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因此,推动1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不是目的而是路径、手段。青岛,最终是要让更多科创资源拥抱资本,让资本助力科创,让科创赋能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
为实现超越,青岛必须突围!
作者|长亭 策划|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