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一场盛会 一次机遇 一个可期的未来 聚焦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

2020-08-14 07:1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一场盛会 一次机遇 一个可期的未来

写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青举办之际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耿婷婷

鼓角争鸣,未来已来。

已经走上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快车道的青岛,再次承载国家重磅会议,成为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东道主”,站上了中国科技创新的“C位”。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创新引领未来的当下,谁能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深谙其中要义的青岛,正是依靠创新这把“金钥匙”,牢牢把握住了发展的主动权。对标先进城市,青岛持续深化科技引领城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原动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青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创新的源头活水。而平台思维,是青岛蝶变过程中最具深意的思想内核。

作为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科协年会这场综合、高端、国际化科技盛宴,今年首次走进山东,把主会场选在了青岛这座全省科技创新的龙头城市。这是对青岛科技创新水平的极大肯定,更为青岛借平台、引智库、带资源、促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方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青岛落实国家战略进行科技赋能。

这座朝气蓬勃的创新之城,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姿态,在创新引领未来、科技赋能合作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以会为媒引资源

科技创新不能囿于“象牙塔”,也不能搞“独奏”,必须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与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方向紧密契合,突出主攻方向,抓住发展机遇,靶向产业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才能实现创有所用。

一次高规格的科创大会,就是一个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以会为媒,此次科协年会的板块和议程都面向青岛“度身定制”——不仅与青岛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吻合,更将为青岛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科技赋能。

手握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两大历史机遇,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势头正盛,建设面向全国、全球的“国际客厅”,集聚航运贸易金融要素……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下,青岛稳稳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正灵活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向发力”,在更广阔空间寻找“合作者”,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

年会上,日本、韩国、德国、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青岛的“知心好友”都得到了重点关注。国际技术贸易大会暨中日韩技术贸易论坛、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中德青年科技合作论坛等议程搭建了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在思想的碰撞中增进了解,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年会活动现场,有一场论坛格外热闹——不仅观众席上座无虚席,还有不少迟到的人自带椅子坐在角落里。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工业互联网与5G创新发展。

就像“非典”加速了电商崛起,让消费互联网就此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今年春天的疫情,成为青岛工业互联网爆发的重要催化剂。拥有雄厚制造业家底的青岛,作为一直将制造业视为看家功夫的城市,工业互联网也是一个必须站上的“新风口”。心怀梦想,步履铿锵,青岛全面开启制造业的蝶变之旅,明确提出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

这场备受关注的工业互联网与5G创新发展论坛上,就有十余位来自中国自动化学会、格里菲斯大学、中国移动设计院、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海内外知名机构的院士及专家,立足青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研讨、对话,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言献策,引起了青岛高校院所以及企业的高度关注。

谈起青岛,就绕不开“海洋”。纵览在青岛举办的各种盛会,总有一场重头戏是留给海洋板块的。年会期间,世界海洋科技论坛就是送给青岛的“大礼”。论坛聚集了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学会、英国水下技术学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海岸与环境学院等世界一流海洋研究机构的十余位院士和专家,围绕海洋科研、海洋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分享和对话。在青岛,谈海洋,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成效斐然。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产业等在青岛赤手可热的产业自然也是年会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些产业,论坛聚焦经济热点,立足青岛新旧动能转换“956”重点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助力青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从8月10日开始,覆盖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国际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年会系列活动已经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展。聚国内外科技资源于一堂,这些论坛瞄准了青岛以及山东当下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为产业发展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青岛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新优势。

显而易见,这场盛会将与山东经济、青岛产业发展深度契合,在这片创业蓝海中激荡出更多的浪花。

借“脑”智库促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年会不仅为青岛带来了“有形”的项目和成果,更带来了“无形”的智库力量。

翻开年会的嘉宾名册,不同领域的顶级大咖映入眼帘:原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首席科技专家、原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汪正胜为代表的专家们为青岛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引道路;以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张勤为代表的专家建议,则正中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肯綮;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团主席、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更是带着国内外专家,为青岛先进材料的发展带来了顶级畅想……

要知道,作为行业的领路人,这些大咖即使是单独出现在一个论坛现场,都足以引起行业的关注。而现在,因着年会,他们齐聚在浮山湾畔,用最前沿的思想、最有条理的分析和最真实的发展思路指导着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年会背后的顶级智库资源。中国科协年会麾下有超过200个学会,这些学会遍布各个领域,每个学会都是一个搭载着行业顶级专家的平台。通过与这200多个学会组织的资源和声共鸣,青岛借力年会,为科技创新发展搭建了一条通往国际一流智库支持的“通天大道”。从此,青岛的产业发展、经济腾飞有了更加坚实的翅膀。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好智库的力量,青岛早已着手谋划,积极争取全国学会资源下沉,协同各区市、功能区和有关部门,为企业搭平台,聚项目、聚人才,全力开展“双招双引”,取得了一批初步合作成果。

目前,中国自动化学会已经分别与青岛市科协、平度市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展开合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与莱西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发挥学会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规模和优势,推动莱西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年会期间,全国学会将与地方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十余个,在新材料、海洋、智能制造等领域全面助力青岛经济转型发展。

近年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成为青岛招才引智的重要手段。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一等奖得主深圳竹云科技已经“火速”把北方总部青岛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在了崂山区,不久前更是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青岛工业互联网人才。而此次要在年会期间进行颁奖的中国(青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更是为青岛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能量。

这场全球顶级大赛自3月份启动,通过“线上参赛+评审线下”方式,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509个项目参赛。大赛决赛6月份在青岛举办,已经有25个项目与西海岸新区有关园区、企业签订合作意向,7个项正在办理注册登记,还有30余个项目正在与我市有深入对接洽谈。其中,拟入驻自贸区的“基于手眼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和“壹诺节能”两个项目,更是按照自贸区政策直接纳入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

智库资源虽然是无形的,但力量更是无穷的。一次盛会不仅带来了现场碰撞的顶级思维,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后续动能,“借脑”顶级资源,青岛大跨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科创中国”未来可期

近几年,在青岛的会展“日记本”上,几乎每一天都有标注的日程。青岛用自己的发展历程证明了,重大会议承载着丰富的资源,对一座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2018年,对青岛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圆满举办,不仅使青岛闪耀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而且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乘峰会东风,抢历史机遇,青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对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桥头堡的要求,聚焦城市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强力发起了15个攻势。伴随着一个个攻势的打响,搞活青岛这座城,正在付诸一个个扎实的行动之中,各项工作加速起势。

去年举办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5000余位嘉宾出席。同步举办的2019新动能·青岛展洽会吸引3.8万人次参与,达成多项重要合作。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是青岛,全省各兄弟城市依托峰会所集聚的优势资源,密集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纷纷签约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近一年过去了,这些项目纷纷落地,已经逐渐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头部力量。

2019年5月9日至10日,青岛举办了首届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由此踏上以资本之水激荡城市发展“大江大河”的征程。“用我的风险去成全你的创新”,一年间,资本云集的青岛,产业活力被空前激发,青岛的科技创新也因此注入强大动力,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与激情被点燃。自大会以来,来我市对接的各类创投风投机构数量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每周都有数家项目来我市对接、洽谈合作。截至2019年末,全市创投机构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243个,投资规模212.3亿元,主要集中在“956”新产业体系;注册地在我市的创投风投备案基金404只、管理规模903亿元,分别比2018年底增加136只、184.8亿元。

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今年,第二届创投风投大会也通过网络的方式在云端召开。会上不仅有全球化的专业嘉宾和观点交锋,更是“双招双引”的平台,作为大会主会场重要环节之一,“青岛市重点创投风投招商项目签约活动”共有30个项目“云签约”,落户基金意向规模达559亿元。

这个逻辑判断下,科协年会对青岛的意义也不言而喻。盛会有穷时,资源无穷尽。尽快形成长效化机制,才能让青岛放大“后年会效应”,真正实现借势起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正是青岛的“抓手”。

今年6月,青岛被确定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这既是对青岛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对青岛未来发展的期许。

借此,青岛将打造“会展赛服+科技智库”示范模式,依托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广泛汇聚科学家、企业家等创新资源,坚持合作发展、开放协同、精准对接、科技赋能,把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起来,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和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

青岛还将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服务和交易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海洋、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统筹“科创中国”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和布局,加快与全国学会及各类创新主体共建新型赋能组织。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用好“科创中国”这张王牌,青岛力求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创新生态和技术创新模式,形成科技经济融合的“青岛样板”,把青岛打造成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实,此次年会上,“科创中国”的作用已经凸显。青岛市将科创中国深度融入年会全过程,充分利用建设“科创中国”试点示范市的有利契机,加强与全国学会的会地协作,推动创新要素精准对接,共建新型赋能组织,放大“后年会效应”,共同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参会的院士专家还将受邀深入青岛和园区开展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对接。可以期待,一批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成果必将形成。

中国科协年会在青岛举办,是青岛科技创新史上的又一次“高光时刻”。站在科技创新前沿的青岛,必将借着年会的东风,迎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再一次飞跃!

世界海洋科技论坛在青岛举行

怀进鹏杨东奇张占海出席并致辞 王清宪王鲁明出席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8月13日,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海洋科技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海洋领域知名院士专家,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1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省委副书记杨东奇,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出席并致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市委副书记王鲁明出席论坛。

怀进鹏指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全球信任合作,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战略共识,推动自主创新,切实尊重科学家对科技前沿的敏感性和自由探索精神。海洋产业发展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要着力构筑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建设需要汇聚英才深化合作,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海洋经济。

杨东奇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说,山东高度汇集的海洋科技和人才资源,是我们面向深蓝、面向未来的最大优势所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山东海洋领域优势,大力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强化重大创新平台支撑,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激发海洋人才活力,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海洋学会等相关机构为部分专家或团队颁发了海洋科学技术奖,“中国海—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综合研究与系列图编制”等33个项目获得2019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南海深水地质灾害》等16种图书获2019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论坛还发布了“十大海洋科学前沿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以及海洋科技发展指数,举行了签约仪式,并同期举办了7个分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戴民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李华军,英国水下技术学会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霍尔,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海岸与环境学院终身教授爱德华·劳斯等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侯保荣、蒋兴伟出席论坛。

会前,杨东奇一行还到特利尔环保集团、青岛故宫文创馆、邮轮母港等地考察调研。

(记者 李勋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