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双跨”平台:献计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研讨会暨首批国家级“双跨”平台链青岛活动追踪
■此次会议是首批国家级“双跨”平台名单公布后首次聚首。图为位列名单首位的海尔卡奥斯平台建设的验证平台。
■青岛拥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几乎个个都是工业互联网眼中的“完美”细分行业场景。图为双星工业4.0工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孙欣
诚邀全球合作人,共同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这一次,青岛再次请来顶级“大咖”,共商未来。
8月13日,工业互联网研讨会暨“双跨”平台链青岛活动举行。海尔卡奥斯、东方国信Cloudiip、用友精智、树根互联、航天云网INDICS、浪潮云洲、阿里supET 7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聚首一堂,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各抒己见,探讨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也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言献策。
这是一次难得一见的行业头脑风暴。网络、平台、安全被视为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平台是其中的核心。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2019年国家遴选出首批10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业资源集聚共享、工业数据集成利用、工业生产与服务优化创新载体。此次来青是这些行业大咖继“双跨”平台名单公布后首次聚首。面对青岛发出的邀请,这些平台已跃跃欲试。
关于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未来正在徐徐展开。随着这些平台在青岛布局的不断加码,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工业互联网版图中,青岛一定会成为重要一极。
创业者遇上创业之城
首批国家级“双跨”平台都是不折不扣的第一批工业互联网“创业者”。看到面对工业互联网野心勃勃、全力以赴的青岛,它们与这座城市共谋未来的热情被迅速点燃。
“没想到青岛如此重视。”发言前,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洋发出的感叹,道出了在座所有“双跨”平台负责人的心声。
对此,他们有点“小意外”,但更多则是被这座城市所吸引。在工业互联网这个全新的赛道上,他们希望看到乃至亟须一座以此为旗帜的城市。
从2012年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至今虽已有8年时间,但从新技术和产业发展角度,只不过是刚刚起步。距离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时间则要更短一些。仍处于“草创期”的工业互联网还有很多尚待探索的“无人区”。创业者还需要解决很多成熟产业发展不会面临的难题。
正如参会平台普遍谈到的,如何将技术与每一个细分行业的工业机理结合、如何打消企业顾虑、如何真正让工业大数据发挥价值,事实上,这些产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都还没有找到标准答案。一座愿意与产业和企业携手“拓荒”的城市,显然能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正如杭州之于消费互联网、合肥之于京东方。
青岛站了出来,以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目标,开启城市“再创业”,实现城市跃升,也为工业互联网发展“趟出一条路子”,而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凭空臆想。青岛的基础、优势以及努力,让在座所有“大咖”都相信,与这座创业之城携手,能够开创出工业互联网的未来。
青岛是制造业名城,有着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工业互联网“硬件”基础强大。
在当前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中,青岛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岛是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能协同胶东、服务山东、辐射黄河。
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坚定的决心。年初明确目标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迅速出台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措施,全面开放场景,邀请全球合伙人共同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目前已公开发布首批“工业赋能”场景500个、“未来城市”场景100个,组织多场场景对接会。
这样一种“相遇”,企业与城市的深度合作无疑将水到渠成。
“独一无二”的伙伴
“双跨”平台各具特色,与青岛的合作未来也会在不同维度上开展。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作为要共同探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创业合作人,它们与这座城市的合作绝不只是为了规模意义上的用户数量、增加或营业收入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青岛是这些平台独一无二的伙伴。愿意全面开放场景,提供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甚至包容“创新失败”,这座城市多次对外表示,愿意成为工业互联网的“试验场”。而这些企业也已有打算,愿意在这里尝试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和新业态。在它们的产业布局中,青岛将成为重要创新策源地之一。
青岛产业特色突出,家电电子、化工橡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汽车等不仅规模大,且产业链较为完备,拥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几乎个个都是工业互联网眼中的“完美”细分行业场景。
早已与青岛本地高校合作,牵头成立化工橡胶行业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东方国信就明确提出,将在青岛进一步设立分公司。
东方国信以大数据起家,平台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围绕设备管理优化、研发设计优化、运营管理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等应用场景,为工业企业赋能。“新基建”风口下,东方国信提出“五朵金花”战略,以工业互联网为引领,在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发力。未来,青岛就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支点。
无独有偶。阿里计划在青岛打造特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应用。阿里平台基于阿里云,可以为企业提供工业物联网服务,实现工业设备智能管理以及工业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应用,同时,它也是工业互联网版的“淘宝”,可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APP。依托阿里集团庞大的数字经济生态则是平台最大的“后援”,应用平台的企业可以链接阿里旗下各种资源。阿里的计划是,在青岛找到一个尚未熟悉的新行业,与本地工业企业一道解决工业互联网赋能该行业的共性问题。
事实上,此次参会的“双跨”平台,都或多或少已在青岛开展业务。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创业者也在不断扩展创新边界。面对青岛构建完备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决心,它们有意在这里加码重点新业务。
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枢纽。“有了标识解析体系,所有接入网络的设备和要素就有了身份证。”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庞松涛介绍。通过给每一个对象赋予标识,并借助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
目前,浪潮正在打造基于标识体系的QID,力求实现工业互联、设计、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后服务的全链条贯穿。庞松涛表示,可以在青岛建设QID赋码中心,通过对企业的QID赋码和使用者扫码,让工业大数据在青岛汇聚,并建设上合组织赋码数据北向通道。
航天云网计划在青岛探索平台融通建设、行业标识解析建设以及5G+边缘智能建设。“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有3种范式,工厂层面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层面的协同制造以及工业体系或区域经济层面上的云制造。”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柴旭东说,在青岛,通过三种能力建设,探索“三类制造”创新的“青岛模式”。
这些大咖各展所长,青岛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一定更加葱郁。
务实,再务实
工业互联网处于“草创期”,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也才刚刚起步。发展工业互联网前路漫漫,如何能更好前行?作为行业最早一批探索者,参会的“双跨”平台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锦囊妙计”,同时也对这位“合伙人”提出了期许。建议和意见五花八门,但几乎都跳不出“务实”二字。
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是“双跨”平台这些创业者的“自嗨”。没有用户一端的工业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就无从谈起。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敖志强在发言中就谈到了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一种“供需矛盾”。“很多时候从业者谈论的工业互联网能力与实际能达到的工业互联网能力有差距,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能力与企业用户的需求有差距。”在他看来,“双跨”平台虽然都是跨行业、跨领域赋能工业企业的佼佼者,但绝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赋能百业”。“连1%,甚至0.1%的能力都很难达到。工业互联网企业应该做精、做专,需要通过自己专注的技术和产品,实实在在调动企业积极性。”
如何能实打实满足用户需求?参会大咖纷纷谈到平台、企业间的开放、融合、合作。徐洋在对青岛的建议中表示,要进一步开放合作,包容发展,鼓励外地企业服务青岛本土工业企业,初期不受限于是否是子公司,力求能为本地企业带来良好智能化服务,实现双赢。
当前,数据是阻止工业企业上云用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剖析原因,过去经常被提及的数据安全反而不是主因。“关键是没有让工业企业看到数据共享的价值。”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永宗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与会绝大多数大咖的认可。如何让企业看到价值?事实是最好的例证。只有通过在更多场景中落地应用,打造标杆和范例,才能让更多企业知晓数据共享、企业上云用平台的好处。
与务实同样被高度关注的,还有人才。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既懂IT又懂OT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所有城市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普适性问题,因此也意味着,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意义非同一般。
加强人才的教育培训也成为大家的共同建议。阿里建议在青岛开展相关合作;用友则建议,对本地重点高校授牌,成立校企联盟,同时与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专业机构以及企业合作,培育专业人才。
有了先行者的建议,青岛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路上相信可以少走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