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20日讯(记者 丁淑华 通讯员 易筱南)今年以来,市北区加快推进“六大千亩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滨海科创城。11月20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六个千亩”中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市首个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已完成公共区域装修设计,基地整合了青岛科技大学、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双星集团资源,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意向入驻。
千亩新材料园区概念规划
其他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四流南路68号项目已于5月底完成保护性改造施工;中国钢研青岛研究院和双创科技园项目完成基础施工70%;舞阳路拓宽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施工;橡胶谷二期项目已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工业网互联基地启动纺织服装、橡胶化工、智能制造三大板块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联合中规院、国研智库等国家级智库及青岛科技大学,高起点编制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产业规划。目前,已完成中期规划深化完善,启动控规修编,将于近期提报区有关会议研究。
整合了青岛科技大学、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双星集团资源,依托中冶大厦、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等载体,聚集区建设全市首个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先期启动纺织服装、橡胶化工、智能制造三大板块。目前,基地已完成公共区域装修设计,已有精锐视觉、科大有志、八亿轮胎等5家企业意向入驻。
“政产学研”迸发活力,多个重点项目签约
聚集区广泛征集青岛科技大学智能制造领域创新项目,举办工业互联网科创项目推介大会,获得全市几十家基金的共同关注,资金规模高达几百亿元。联合青岛科技大学,于9月20日校庆当天,举办政产学研精准对接项目发布会。会上,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总金额达3.1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签约,青岛科技大学京博联合创新研究院揭牌,为政校企之间互联互通、共创共赢拓展了新渠道、搭建了新平台。
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会同青科大校友会,结合集聚区发展思路及需求,对龙头标杆校友企业进行了梳理研究,初步筛选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等11家协会、企业,作为集聚区重点“城市合伙人”意向企业。
深化高校合作,创建“市北模式”
聚集区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从体制机制、规划布局、联合招商、资源整合等多维度深化合作,探索创建了与高校合作的“市北模式”。从共建工作专班,到开展各学院走访调研,到摸清大学的优势学科、重点项目、研发人员载体需求,到制定发展规划、梳理布局产业链、提前锁定待建项目功能,再到政校联合招商、举办系列科创项目路演活动、共建全市首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各个环节无缝隙衔接,形成一条完整的合作链条,内容充实、结构紧凑、成效显著。
目前参照该模式,聚集区正在与青岛大学围绕产业发展、基础教育、文化旅游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研究探讨战略合作事宜。下步将陆续开展与华东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支持高校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深耕工业互联网,与海尔卡奥斯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整合集聚区现有纺织棉花、橡胶化工产业上下游企业及国内分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资源,嫁接海尔集团全球客户资源、品牌效应、资金授信优势,以及山东省港口集团贸易流通优势,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形态下全流程、多节点、跨组织、跨品种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及解决方案,建设集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流通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于一体的青岛橡胶产业数字化科技平台,打造具有市北特色纺织、橡胶产业供应链金融体系。
橡胶谷园区
目前,聚集区与海尔卡奥斯、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关键合作企业已达成意向,完成建设方案初稿并通过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议,正在开展实体公司注册前期工作。
拓展服务渠道,优化营商环境
以入选市重点工业集聚区为契机,多次邀请市工信局规划与技术改造处领导到集聚区现场调研,积极汇报争取市级扶持政策和重点资源落户集聚区。
聚集区主动对接纺织谷、国家大学科技园、橡胶谷等园区,同频发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累计为集聚区内190余家企业节省费用200余万元。同时,举办“送金融促复工”服务企业推进会,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资金困难。
高标准制定集聚区扶持政策。聚集区制定出台专项扶持办法,涵盖企业税收补贴、高管个人所得税补贴、房租补贴、新材料产业专项基金等18条内容。目前,办法已由区产业专班正式行文下发。
多渠道筹集新材料专项引导基金。聚集区借助新金融和工业互联网科创项目推介大会的引流资源,已与40余家基金和风投机构建立了联系,为设立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做好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