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变土地“存量”为经济“增量”,助力中科院能源研究院、富士康、京东方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
“盘活”两万亩,“腾给”大项目
在502省道南侧的两处项目用地施工现场,几台推土机正在清理地上附着物,这是不久前莱西市沽河街道为加快闲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所进行的依法清除。事实上,今年以来,一场盘活闲置土地、激活存量资产的“硬仗”已在青岛全市范围内打响。
一组数字,引人注目。今年以来,我市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近2.4万亩,其中2万亩是通过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获得,占指标总量的八成以上,为中科院能源研究院、富士康、京东方等省市重点项目及人才公寓、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的落地,腾挪出更大空间,推动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土地利用强度高的项目落户,提升了土地的“亩产效益”。
由此可见,盘活土地的“存量”就意味着在做经济的“增量”。
可喜的是,通过全市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今年青岛已逐渐构建起一整套闲置土地处置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土地供应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在保障教育、医养等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用地的同时,也助力“15个攻势”建设项目落地开工。
“挂图作战”
广义上讲,闲置土地包括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两类。造成土地长期闲置的原因复杂多样,比如项目不足、用地手续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企业经营困难等等。虽然近两年来,我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处长王宁介绍,为了摸清闲置土地的“底数”,我市依托遥感监测监管一张图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领域的应用,建立起“批供用查”信息化监管系统,即将全市批地、供地数据,结合月度卫星遥感即时影像,利用人机交互等方式进行分析处理,快速准确获取闲置土地现状,建立起“图数一致”的闲置土地数据库。“在形成闲置地块分布图及明细表后,将此类土地逐宗建账上图入库,实现全市一张网、一区市一镇街一图册,并且月度动态更新。这一整套系统的开发,我市走在了全国前列。”王宁告诉记者。
即墨区昔日的闲置土地上,如今建起了金口智能制造产业园。
在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土地利用中心负责人兰瑞俭看来,这本图册就是全区的“招商地图”。占地1800亩的即墨区环秀街道金山工业园是2005年规划建设的老旧园区,由于土地利用粗放,产生了大量低效闲置用地。
“借助‘批供用查’系统,今年我们会同环秀街道对园区内各类用地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依托全区52支专业化招商队伍实施市场化招商,另一方面依托基金公司和联东U谷等国内知名园区运营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快速集聚大量优质项目。”兰瑞俭介绍说,目前园区已签约了盈凡科技亚太区总部、中关村信息谷等多个高质量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实现了老旧园区“腾笼换鸟”。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我市还实现了消化闲置与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的有机衔接,解决城市“成长的烦恼”,比如将零星边角地用于停车场、健身广场、公园绿地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记者了解到,今年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等区市办理了4000余亩零星边角地供地手续,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与此同时,市区内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烂尾项目也加大了盘活力度,备受各界关注的南京路1号地块,已经市政府批复收回,正在进行地上建筑物拆除,近期将盘活出让。
“多方联动”
土地闲置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拦路虎”。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有力推动了我市闲置土地的处置进度。在前不久进行的专题询问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中,今年我市闲置土地处置情况以鲜为少见的“全场无不满意票数”得到认可。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3万亩,处置闲置土地0.8万亩,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指标任务。
今年8月份,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签署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司法查封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的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了司法查封闲置土地联合清理处置合力。截至10月底,全市共排查清理司法查封闲置土地38宗,目前已盘活处置司法查封闲置土地19宗、共53.34公顷,帮助多家企业化解债务,实现多方共赢。据王宁介绍,双方每年将定期开展司法查封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行动,减少土地闲置,并且建立“蓝鲨”不动产网络查控专网,实现智慧执行和电子政务实时对接,加快处置司法查封闲置土地。
土地由“闲置到盘活”的转变,如何再快一步?在我市出台了《青岛市闲置土地处置意见》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程序》,确保处置“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同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青岛市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文俭还认为,应该尊重历史、分类施策,针对不同成因,采取“一地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逐企逐项研究,依法依规、科学合理解决。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区市也摸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像城阳区推行“区委书记亲自抓,批而未供土地招商部门主抓,闲置土地城建部门主抓,节地工作共同抓”的工作方法;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实施“挂图作战,部门协同;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完善制度,严格执法;顶格推进,强化考核”等有效举措;胶州市推行“向地下要空间、向地上要效益、以亩产论英雄”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此外,莱西市探索“拿地即开工”,平度市注重发挥“土地库”优势、试点弹性年限出让等。
“以地招商”
据统计,我市有56.1%的批而未供土地是具备供应条件,但缺少合适项目供应的土地。在闲置土地中,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配套不达标导致的土地闲置。因此,完善“以地招商”机制,是加快闲置土地消化处置的关键。
2017年8月,浙江省德清县推出了全国首块“标准地”,一年后,德清的改革经验被浙江省以省级标准的形式全面推广。对标先进,当下青岛也在全市范围推广“标准地”出让机制,把“事后提要求”转变为“事前定标准”,把拿地“找市长”转变为“找市场”,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事项与落地开工时间。据悉,目前我市首批6宗“标准地”已完成供应。
为了杜绝闲置土地“边清理边新增”,除了推行“标准地”出让外,我市还全面实行“增存挂钩”制度,这意味着把闲置土地数量作为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测算指标,逐年减少闲置土地多和处置不力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有了这个“指挥棒”,无疑会不断激励各区市的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倒逼存量资源挖潜,逐步实现我市向“零增地”模式转变,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规划空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