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日讯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美丽青岛的名片。“十三五”期间,青岛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这期间水土保持投入1.3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84平方公里,水保生态建设品质明显提升。
强化措施,致力水土流失防治
为统筹做好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青岛市水务管理局以及各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行动,以四项举措加强防治工作。
科学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青岛市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青岛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
健全制度。完善修订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等制度。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明确水土保持行政许可事项和水土保持责任清单等内容。
依法监管。全市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覆盖全部开发建设项目,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发生;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进一步提高,并专款专用促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同时加大对交通、能源、房地产、电力、外资等行业水土保持措施执行监管力度,积极推广国家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成果在水土保持事业建设发展中的监管应用。
专项整治。青岛市水务管理局抽调骨干成立专班,并凝聚各区市专业力量,通过卫星图斑信息技术和现场督导措施,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执行、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监测监理和设施验收等情况开展集中督察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积极有效落实。
生态为基,构筑生态防护体系
近年来,青岛突出“生态竞争力”发展理念,成功创建崂山区九水沟生态科技园、即墨区担山小流域、胶州母猪河小流域科技示范园等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这些生态园区汇聚了水土保持的丰富经验和科研成果,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群众致富,更助力乡村振兴。
扎实做好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示范县建设。先后有6个区市列入示范县,并经过不懈努力,达到了“五完善、五到位、五规范、五健全”目标,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建设完成青岛市水土保持监测平台系统以及莱西、即墨、胶州、崂山和西海岸等5处水土保持监测分站,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小流域建设运行及远程监控体系。
重点突破,维护青岛生态之美
青岛把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结合起来进行村庄院落治理。重点对100多条小流域开展集中连续综合治理,建成了一批效果好、质量好、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发挥出很好的经济辐射效应。突出抓好中央投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筛选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资金审计制,建设完成梯田、塘坝、谷坊、生产道路等小型水保工程39项,创造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在条件较好水源地上游,探索建设符合标准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层次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民营水保进一步发展壮大,利用包括中央资金在内的财政经费支持民营水保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民营水保大户,促进民营水保治理开发模式、规模、质量和效益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和水平,有力带动“四荒”治理与开发,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效率,建成了即墨区钱谷山科技园等一大批民营水保典型。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