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通达18个国家46个城市!上合示范区:“新平台”加速融入“新格局”

2021-12-08 06:25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分享到:

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通达18个国家46个城市的大通道日益成型

上合示范区:“新平台”加速融入“新格局”

“一带一路”东联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跨越高山深海,正在构建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位于“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重要节点的上合示范区,光芒愈发闪耀。

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最前沿,肩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国之重任的上合示范区,正不断跑出速度激情,加速创新突破。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座富有浓郁上合风情的国际新城正加速崛起;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内,货物集结,班列穿梭,一条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46个城市的上合大通道正加速成型……

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上合示范区锚定更高目标,全力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4个中心”建设,先后获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合作区,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呈现出全面展开、开局良好的态势。

上合示范区交大大道上物流车辆往来不断。邢志峰 摄

高标准: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

交通畅则物流通,物流通则贸易旺。

往来于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现代交通工具,仿佛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在今天的投射。

11月21日,一辆满载着电视机、电烤箱等家用电器的欧亚班列从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出发,15天左右将抵达目的地——俄罗斯莫斯科的沃尔西诺。4天后,上合示范区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在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启用,上合新干线-中欧公路快线、上合新干线-中俄公路快线等上合示范区国际道路首班发运,示范区国际道路运输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展。

上合示范区拥有“海陆空铁”区位优势,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已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国内班列,今年前10个月已开行中欧班列455列,同比增长42.6%;完成集装箱作业量72.3万标箱,同比增长22.1%。

“海陆空铁”多方联动,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启动建设两年多来,示范区已逐渐成为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国际物流部有关负责人受访时说。

“硬联通”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加大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就是要打造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塔吊林立、热火朝天,这八个字贯穿着上合示范区“项目落地年”始末。2020年以来,示范区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全球投资者,引进吉利卫星互联网等总投资1715亿元的50个项目,新增印度璐印辣椒除柄机等20个上合元素项目。从“纸上”到“地上”,“上合之城”的轮廓日渐清晰。

要“引进来”,也能“走出去”。上合示范区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达到1802万美元。

可持续: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上合示范区的使命担当。

“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属于全国首创,也是上合示范区众多制度创新案例之一。

11月1日,青岛华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申报进口的一票货值17.8万美元、涉及税款29万元人民币的花生果,仅用不到2分钟就顺利通关放行。

对标高标准,勇于“自我革命”。上合示范区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渐次放大,逐步扩展——从推出“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再到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探索信用融资新模式……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落地实施20余项制度创新案例,一系列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成果不断涌现。

为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推动涌现更多高质量、高标准、系统化制度创新成果,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制定出台《行动方案》,围绕推进国际物流便利化、现代贸易便利化、双向投资便利化、人文交流便利化、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金融开放创新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制定了30项制度创新清单,正在一一落实突破,未来将为示范区全面起势提供更多发展动能。

制度创新是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的灵魂,更是检验示范区成效的重要标签。随着制度创新空间的放大,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这也带来更强的乘法效应。今年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1.2%,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98%。“上合效应”持续释放,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在制度创新上“做加法”,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已正式启用的上合示范区市民服务中心,首批承接了54项省级权力事项和19项青岛市级权力事项,配套承接企业市场主体登记注册、项目建设立项等胶州市级权力事项,实现“省、市、区(市)”三级事项在示范区融合办理,进一步提升上合示范区政务服务水平。

惠民生:扩展人文交流“心联通”

地理上虽是“远亲”,心灵上却是“近邻”。

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经贸合作往来日益频繁,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旅文化交流逐渐走向纵深。上合“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伙人”越来越多。

今年4月,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举行,上合示范区迎来高光时刻,上合组织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中葡论坛秘书处3个国际组织,30个国家的76位驻华使节参会,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与17个国家的4个城市、19个园区签署合作备忘录,是青岛史上参会国家最多、参会驻华使节最多的专业性博览会。

通过上合博览会这个平台“窗口”,上合示范区不断积累势能,彰显出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着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激荡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目前,上合国家客厅、央企国际客厅吸引上合组织国家18家商协会、220名中外员工入驻,巴基斯坦中国中心、澳门葡语系国家商品馆、阿塞拜疆国家馆投入运营。中国俄罗斯中心启动建设,将建设形成中国与俄罗斯地方投资合作的信息总部、俄罗斯在华企业的聚集地、中俄文旅和科技合作的新平台、新桥梁。

迈向新征程,人文交流是精神纽带,是上合组织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最佳载体。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民心相通工程也在不断升级。今年9月17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上合示范区被赋予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国之重任,示范区目前正全力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建设工作。作为联通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载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将为“一带一路”建设书写新的故事。

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也是上合示范区在更高维度上扩大开放、全面起势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上合示范区将做好践行改革的“赶考人”,当好创新发展的“答卷人”,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交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高分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王玉彬 王珊)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