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突破百万亩!袁老,您的梦想,我们努力延续

2022-05-21 08:21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2022年5月22日

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离世一周年的日子。

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和青岛海水稻有着不解之缘,

在青岛这片盐碱地上

种下“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

正在青岛海水稻团队的不懈努力下

慢慢变成现实。

连日来,

早报记者深入青岛海水稻白泥地基地

和城阳区上马种植基地,

在田间地头聆听海水稻团队的故事,

还原了青岛海水稻产业

布局全球“前世今生”。

截至目前,

海水稻品种已在

全国主要类型盐碱地开展推广,

覆盖山东、内蒙古、浙江、新疆,

在全国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

计划用8-10年时间

实现1亿亩海水稻种植推广目标。

上马种植基地开始插秧。

“海水稻”成为青岛名片

春夏之交,由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在位于李沧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基地播种,开启了2022年海水稻新材料和品种的大田选育和测试工作。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是一种在盐碱地及滩涂上存活生长的水稻品种。青岛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梦想扎根发芽的地方,经过近10年的不断发展,海水稻已经成为青岛的一张国际名片。

当前,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以多产业模式融合的顶层设计思路,凭借土地改良+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与运营优势,在助力各地乡村振兴以及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了解到,城阳作为全国海水稻产业推广中心,率先开展智慧农业及万亩盐碱地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通过构建“土地改良+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新模式,攻克技术、人才、装备智造三大高地,带动全国海水稻智慧农业生态发展。

全国推广面积突破百万亩

2017年3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与企业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联合体”,成立区试工作组,由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确定设立“北方中早粳晚熟组”“黄淮粳稻组”与“南方沿海籼稻组”等三大组别,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工作。

刘佳音介绍,2020年11月,首批共计4个耐盐碱籼稻品种通过审定。2021年又有3个耐盐碱粳稻和1个耐盐碱籼稻品种通过审定。2020年以来共有70个品种在新疆、内蒙古、宁夏、吉林、等42个试验点进行了试验。截至目前,青岛海水稻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突破100万亩。

90后海水稻人在水稻田里劳作。资料图

向着1亿亩目标奋力前进

“海水稻原来的一大难点就是单产太低,难以推广,如今这个难点变成了一大亮点,在区域试验中频频夺得高产。接下来,海水稻团队将迈开第二步,在8-10年内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耐盐碱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推广面积达1亿亩。”刘佳音介绍,这笔账,袁隆平院士早已算过,若在大规模推广后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

通过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配套适当的栽培措施,不仅有效解决盐碱地与海水倒灌田水稻种植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好途径。海水倒灌农田后至少5年内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一般在种了几年海水稻之后,盐碱地就可能转化为良田,常规水稻、大豆、棉花等其他农作物就可以正常种植,因此推广种植耐盐碱水稻还有助于逐渐修复改良海水倒灌农田的盐渍化土壤。

袁隆平院士生前在青岛海水稻基地,听取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汇报。

青岛海水稻正在走向世界

2018年,袁隆平团队成功在迪拜种出了海水稻。不仅如此,经过海水稻团队的努力,它的产量还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是人类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出水稻。

迪拜沙漠昼夜温差达30℃,湿度在20%以下,且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下7.5米处就是海水,几乎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

为了让水稻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袁隆平团队通过“四维改良法”将种植环境进行改造,而这也正是“海水稻”能够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的核心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只需要2-3年就能把迪拜的盐碱地改造出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

刘佳音介绍,有了“四维改良法”,我国就可以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区种植水稻。事实上,我国已经通过这项技术把海水稻推广到了世界各地。除了中东,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像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斯里兰卡、塞拉利昂等国家,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情况都比较严重,他们对于海水稻有很大需求,青岛海水稻正在走向世界。

来源 |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杜德乐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