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社会 > 正文

辅导员:不少大学生心理未断奶 得用幼儿园招数

来源:中国网 作者: 2017-04-24 14:29:32 字号:A- A+

    “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老师,我是您学生的前女友,您能管管我前男友吗?”……这些竟是大学生向辅导员求助的问题?日前,来自全省106所高校的106名辅导员在第五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一较高下。最终,3位有研究生学历的“85后”辅导员拿下比赛三甲。23日,这3位川内高校“最牛”辅导员向成都晚报记者细数了大学生的三宗“最”。

    最奇葩

    脆弱学生

    “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

    辅导员:按照新生手册里的流程再补办一张即可

    最普遍

    寝室矛盾

    男生打网游、开灯、嘶吼干扰室友睡觉

    女生爱个人卫生,却对寝室卫生无感

    最棘手

    失恋效应

    “老师,管管您的学生,我的前男友!

    分手了,他喝了酒还是跑来纠缠。”

    带脆弱学生

    得用幼儿园里的招数

    “拿了证书不加工资,但我必须考!”外形偏高瘦的薛蕾目前正在备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虽仅有1年辅导员工作经验,说起话来却语气坚定。跟性格各异的学生打交道,她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还没“断奶”。

辅导员:不少大学生心理未断奶 得用幼儿园招数

    去年9月开学后不久,一个新生给她打来了电话:“报告辅导员,我的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薛蕾一听懵了,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按照新生手册里的流程再补办一张即可,可求助同学不仅不知如何处理问题,而且明显表现出失落、沮丧。“从这个电话开始,我开始思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张亦弛遇到的问题更奇葩。一个刚入校2天的学生肚子痛,张亦弛把他送去医院就诊、输液,又送回宿舍。第二天早上不到5点,这名学生又喊肚子痛,在电话里问张亦弛:“老师,医生在哪儿?”张亦弛哭笑不得:“你在医院大厅里,大喊一声‘医生’,医生就出来了。”

    “我正在重点关注的一名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的特点。”薛蕾说,今年上半年,留级学生小林转到了她所带的专业,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夜不归宿是小林常干的事儿。“学生的家长管住不,我找他谈话也起不了作用,这孩子不擅交流。”连续几周都找小林谈话后,薛蕾才知道,小林出生在雅安农村,家里还有个弟弟,母亲又常年生病。进入大学后小林见周围的同学阳光、开朗,慢慢地自己开始变得自卑,不爱与同学相处。“我不喜欢把家里的事儿跟别人讲,逃课、夜不归宿都算是逃避吧。”小林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也不愿逃课,不愿一个人躲在网吧用游戏麻痹自己,可就是控制不住。

    “学生们的心理抗压能力,比我想象的弱很多。”薛蕾坦言,小林的事情对她触动很大,后来她跟同学和系里的老师商量,只要小林的出勤率高、作业完成得好就提出表扬;只要小林上课回答问题答得好,班干部就会带头鼓掌。“其实我很矛盾,这不像是带大学生,反倒像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薛蕾也明白这样带大学生的办法不可取,所以想去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以更专业的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寝室矛盾多

    打网游扰邻 为寝室卫生吵嘴

    今年32岁的卓飞已有9年辅导员工作经历,他做学生工作的方式也十分老到:在学生中布局“眼线”了解课堂出勤率;与女同学聊生活八卦了解恋爱动态……让他最头疼的是处理发生在寝室里的矛盾,这类大大小小的矛盾几乎每个寝室都存在。

辅导员:不少大学生心理未断奶 得用幼儿园招数

    “现在的‘90后’‘00后’个人意识太强,不太会考虑同住人的感受。”卓飞说,男生寝室的矛盾引爆点是“网游”,时间段集中在周末晚11点后,这时候学生们热衷也最有空闲来玩网游,玩到深夜两三点是常有的现象。有的玩到紧张激烈时,忍不住随游戏角色嘶吼,把正在熟睡的室友给吓醒了;有的喜欢把寝室灯开到最亮,以便在电脑上按键操作,让睡觉的同学受不了,矛盾长期积累就变成了大问题。

    女生寝室矛盾的最大引爆点又是什么?“是清洁卫生!多数人只顾自己干净,忘了公共区域。”卓飞发现,女生由清洁卫生产生的矛盾比男生还多,她们很少有人主动关心公共区域是否卫生,即便大家轮流负责寝室卫生,但每个人对“干净”的理解不同,为此经常拌嘴。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孙学俊告诉记者,男生寝室除因网游出现矛盾外,还有喝醉酒后在寝室内发酒疯引发矛盾。“我身边就有部分同学的宿舍关系不和睦,分分合合,4个人寝室能出现几个圈子。”对辅导员说的寝室矛盾,同校英语专业学生温艳丽深有同感,有女同学曾向班干部反映过自己的化妆品在宿舍内变少了,怀疑是其他室友偷偷用过,要求调换寝室。

    “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出现矛盾归根结底就是个人意识太强了。在家,他们都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在校,进入集体生活环境,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生活方式。”卓飞说,这些事处理起来很是头疼。讲道理,学生们三五天后就忘了;为矛盾突出的同学调寝室,本质上是在回避问题,没有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我也在摸索如何解决寝室矛盾。”卓飞如今能做的是,给自己定了个“二八定律”,即把80%的精力用在20%的矛盾突出学生身上,先试着了解、分析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以此拉近距离再谈心谈话。

    “失恋效应”

    为疏导学生 每天看一个小时“说说”

    “90后”张亦弛需要管理383名学生,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他每天会花一个小时翻看每个学生QQ空间里最新发表的“说说”,最多时一天会看80多条。“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心理波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效果还不错。”但去年10月份开始,张亦弛碰到了真正让他感觉棘手的事情——失恋效应,因为失恋引起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应激现象。

辅导员:不少大学生心理未断奶 得用幼儿园招数

    “一个周五的晚上8点半左右,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个女生情绪非常激动,‘老师,我是您学生吴磊(化名)的前女友,您能管管我的前男友吗?’”张亦弛听得一头雾水,仔细询问后才得知,因性格不合,吴磊的女友向其提出分手,吴磊无法接受现实,当天晚上喝了些酒后,继续纠缠她。

    电话挂断后,张亦弛回想起近段时间吴磊的成绩下滑,脾气变得暴躁,也不愿跟同学交流,或许正是因为失恋。与学生同为“90后”的张亦弛感觉处理失恋问题很棘手,思来想去,几天后他决定“摸着石头过河”,于是找到吴磊谈心,从平日里爱玩的游戏谈到人生、家庭和未来。3小时的谈话之后,吴磊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后来还在网上开了家网店卖小饰品。

    “我们班有个男生,来自单亲家庭。去年跟女朋友分手时,他的表现也很让人担心。”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的付诰告诉记者,他的这名男同学甚至连续四五天喝得烂醉如泥,此后更开始逃课,整个人变得消沉。

    “处理学生们的感情问题很棘手,失恋的孩子都很敏感,所以在谈话语气、深浅上都要提前做好功课,处理不好他们可能走向极端。”现在,张亦弛的QQ已成为学生们遇到感情困惑后的倾诉热线,看过学生们的“说说”后他也发“说说”,跟学生们互动,还在QQ空间和新浪微博上同步开设了“张老师的每天一谈”,将学生们在QQ上向他倾诉的各类典型问题进行整理汇总,截至目前该栏目已发35条说说,平均一天一条,阅读量已超过2.2万人次。

    33年老资格辅导员:

    寝室矛盾由来已久 脆弱现象始于90后

    2010年退休时,杨光惠是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从1977年当高校辅导员起,杨光惠已有33年学生工作经验,算得上是“老资格”的辅导员。

    在她看来,寝室矛盾是大学生群体中由来已久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日渐突出。那个年代的学生寝室没有统一熄灯,同一寝室常因晚上关不关灯、几点关灯而意见不一,长期下来就产生了矛盾。

    对于失恋效应,杨光惠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学生的特点,上世纪70、80年代,学校不允许谈恋爱,大家都是地下情,分手了也不敢声张,失恋效应并不明显。90年代,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不会因失恋而意志消沉,因此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在学生提出恋爱咨询时,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引导。进入21世纪之后,学生们失恋效应更明显,会表现出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直至影响学业,因此需要辅导员重点对恋爱观、性教育等内容进行辅导。

    对于让新一代的辅导员哭笑不得的脆弱学生现象,杨光惠也注意到了。““90后”“0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与人沟通、抗压能力上出现的问题也更突出,辅导员也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专家观点

    医治脆弱学生的玻璃心

    不能停留于幼儿园式教育

    细数大学生的三宗“最”,卓飞、薛蕾、张亦弛三位“最牛”辅导员以及杨光惠均提到了“大学生抗压能力低”。有26年高校心理教学经验,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看来,“抗压能力低是心理脆弱的最直接表现。”宁维卫认为心理脆弱正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他分析,上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吃过苦受过累,十分珍惜稳定的生活,因此心理问题尚未有明显表现。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以“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心理脆弱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是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宁维卫着重从家庭方面分析,“80后”“90后”的父母以“60后”“70后”父母为主,一方面他们“望子成龙”,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在生活上给予过度照顾,反而让孩子的生活独立性降低;另一方面他们思想相对开放,对孩子的教育以鼓励为主,鼓励过度的孩子就成了“打不得骂不得”。宁维卫认为,在大学期间解决学生心理脆弱问题,家长、学校应该多些沟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直面各种矛盾及压力,不应再一味采取“教幼儿园小朋友”这样的“过度保护”方式,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以此顺利完成向社会的过渡。

    来源:成都商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