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分赴武汉、黄石两地支援。3月20日,已在黄石抗疫一线工作了38天的7名医疗队成员撤回南通。与此同时,该医院仍有11人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及黄石中医院坚守。
“‘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有一批战友提前回家了,为他们感到高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冯健称,目前黄石还有部分病人住院,以及基层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下去,“这需要我们”。冯健和三名同事,随江苏省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留下来继续战斗”。
而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截至3月23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顾俊所在的病区,尚有3名重症患者、8名普通型患者。
“我们从正月里紧急出发,当时没有来得及多思考什么,大家就怀抱着一种信念、一种责任,来到武汉,投入到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顾俊称,经过一个多月努力,目前武汉整体的情况总体向好,非常平稳,“天气已经转暖,武汉的樱花在慢慢开放。”
以下为部分仍在湖北坚守的医疗队员日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顾俊(队长)
工作地点: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时间:
3月22日
3月20日,通大附院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首批7名队员在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后胜利凯旋。透过手机屏幕看到那熟悉的身影登上警车开道的大巴,沿途依依不舍泪别的黄石百姓,走下飞机悬梯迎接他们的大后方亲人,我的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
我们刚到湖北时疫情形势非常严峻,一个多月过后,整体向好趋势平稳,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在诊疗中,冯健主任带领3名队员留守黄石,而我们7人也坚守岗位在武汉,待完成支援任务后,期盼与“逆行者”们一起相聚在南通!
21日下午,江苏省支援武汉医疗卫生队物资组组长戴德到驻地慰问队员。他提醒,武汉气温逐渐升高,穿着不透气的防护设备对每个队员的身体都是个考验,既要防护到位,但又不能防护过度,在病房污染区、清洁区均应配备医务人员紧急救治设备,防止意外发生。
胜利的曙光已然显现,但同时这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队上下不敢有丝毫松懈,每组当班的医护人员均要求做到对患者严密看护,一旦有病情变化的苗头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个人防护流程虽然熟悉了,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两两互相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在驻地,两位领队不断反复强调着个人安全,安全警钟必须长鸣。
重症医学科护师朱志红
工作地点: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时间:
3月22日
春分时节,阳光明媚,樱花盛开。今天又有一批援鄂医疗队员踏上了回家的路,看着媒体报道上战友们那一幕幕与武汉人告别,与家乡人相见的场景我热泪盈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武汉人在自家阳台上喊着谢谢,那一个个阳台上打开的窗户和晒着的被子,那正是我们平常好天气里在家最爱做的事啊。
俗话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看着武汉的樱花都盛开了,武汉人也正一天天地恢复到往常的生活,我们还在坚守的人也越来越有信心。我们定会继续守好每一班岗,护好每一位患者,和大家一起拥抱越来越好的武汉。
随着气温的升高,穿上防护服的不适感也增加了,在清洁区刚把防护设备都穿戴好,我就感觉全身都在散发着热气。进病房交接班,翻身,吸痰……感觉自己就一直在汗蒸。同组的袁园老师说:“好热啊,好想有个风扇吹吹风。”我说:“那我给你画一个风扇吧。”我们拿起笔相互给对方在背后画了个电风扇。病房里的病人看到我们防护服上的画,笑着说:“你们都配备了行走的风扇啊,我们看着也凉快。”
气温升高,身着防护服的援鄂医疗队员汗流浃背,便给自己画了个“电风扇”。采访对象供图
下班走出病区大门我才觉得有点冷,脱下防护服,走到清洁区才发现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赶紧换好衣服,裹紧外套。
今天是我在武汉的第五十天,从羽绒服到汗衫,从雪花漫天到樱花盛开,我们一直在坚守着。现在武汉的疫情形势已明显好转,我相信这离我们所期盼的胜利也不远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范春霖
工作地点:
黄石市中医医院
时间:
3月20日
上午送别我的队友们,大巴车出发的那一刻终于还是没能忍住自己的泪水,他们安全撤退啦!匆忙吃完饭赶到医院,今天要将中心医院ICU的患者都转到中医院的ICU病房,任务重,在转移的过程中随时有突发情况。
今天黄石最高温25℃,救护车里异常闷热,车厢里只有仪器发出的嘀嘀嘀的声音。监护仪,使用中的仪器,鼻肠管……被随行的我们各自“认领”,保证病人安全转运。“桑拿车”里没有人愿意多说一句话,可是每一双眼睛都在执行它们的使命,丝毫不敢偷懒。病人安全抵达病房!我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江苏队战友们的撤退,一起上班的“苏黄”搭档又进行了重新调整,但大家都很有默契,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回到酒店已是晚上八点,酒店的工作人员还在检查清理已离开“战友”们的房间,所有的人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