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病孩子”背后的家教错位
生活报记者 霍营 周际娜
17岁女孩每天兜里揣着一瓶农药,声称“不让上网就去死”;班级排前三名的好学生,深夜举起菜刀,朝阻止她玩游戏的母亲砍去……这些并不是远在天边的例子,而是真实地发生在哈尔滨。
“游戏成瘾”这个绵延了二十多年的社会话题,最近又怒刷了一波“存在感”。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本次草案将“游戏成瘾”纳入分类目录中,并将其归为精神与行为类疾病。
虽然,该草案目前尚处于公开咨询和商议阶段,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能生效,但“游戏成瘾是病”的说法已经传播开来,并引发了很多争论和恐慌。为何初中生群体成为“游戏瘾”的“重灾区”,“游戏成瘾”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过来人”是如何戒掉“游戏瘾”的?日前,记者采访了冰城精神科医生及游戏玩家。
“崩掉的”好学生:凌晨挥刀要砍母亲
“因为网瘾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12-16岁的青少年居多,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游戏瘾’,初中生占80%,高中生占15%,剩下的5%是社会人员。”20日上午,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的办公室里,院长张聪沛忧心忡忡地说。
这几年,他明显感受到了一种让人惊讶的变化,“15年前,沉迷游戏的学生几乎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而我最近接诊的一些患者,有不少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是因为玩游戏而厌学,而是因为厌学才迷上游戏。”
14岁女孩小晶,原本在哈市南岗区某中学读初三,平时成绩排班级前三名,后来她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逃课玩游戏,而且连续一两个月不洗澡,无论家长如何管教丝毫不起作用。有一天,她凌晨两点多还在玩游戏,气愤的母亲用菜刀砍断了网线,小晶发疯似地夺过刀朝母亲砍去,幸亏被父亲拦住才避免了一场悲剧。那次事件后,小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被父母拉进医院时已经休学一个月了。
跟小晶一样,17岁男孩乔磊此前稳居班级前十名,随着学业竞争压力增大,他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一头钻进游戏里不能自拔,非但不去上学,而且连饭都不按时吃了。父母想带他到医院就诊,孩子拼命反抗,无奈之下,家长只好以增加上网时间为由,把他骗来。然而到了医院,乔磊极度不配合治疗,差点儿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
“治疗‘游戏瘾’,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引导、教育、训练等手段纠正错误认知,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当然,遇到这种配合度极差的,还有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等他自己玩够了。”张聪沛说,后来乔磊休学半年,不分昼夜地在家玩游戏,他明明已经玩腻了却无法停下来,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主动要求住院治疗……
缺乏自省的责难:
“有些瘾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孩子一旦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往往会第一时间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游戏,一提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觉得是游戏毁了他们的孩子。但在精神科医生看来,这种指责过于简单粗暴,缺乏自省。
在接受治疗时,小晶曾向医生吐露心声,沉迷游戏是因为她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父母总期待我能考第一,可我始终是第二、第三名,还被后面的同学一直追着。”小晶说,她不止一次地跟父母诉苦,非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换来的是周末“一对一”补课。她最初只是想通过游戏来减压,没想到成瘾后压力反而更大。
“很多迷恋网游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原本是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所以不断加压,直到孩子彻底厌学后,家长们才后悔不已,跑到我这儿痛哭流涕,说孩子再玩游戏身体就垮了,现在只要孩子能活着就好。”张聪沛感慨道,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等于是“亡羊补牢”,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预防,“我个人觉得,青少年应该尽量远离那种团队作战的网游,家长对孩子不宜过分苛求,应该尽可能每周留出一天,让孩子放松心情,带他们一起运动、游玩,而不是把时间全耗在补课上。”
对此,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胡建也有同感,“为什么国外的孩子“游戏瘾”没有中国孩子这么重?有些瘾其实是被家长逼出来的。”胡教授曾跟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及其父母签过一份“三方协议”,让孩子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提高成绩,同时要求家长不过多干涉,双方签字,他来盖章,“我记得,当时孩子乐了,父亲也挺开心,唯独那位强势的母亲一脸不乐意,不过最终还是被说服了。之后那个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没多久就戒掉了‘游戏瘾’。”
跑偏的“自我治愈”:
“病根儿”往往在家庭内部
“事实上,关于‘游戏成瘾’被视为疾病的问题,目前医学界看法不一,还存在着很多争议。”21日上午,哈医大一院精神科一科主任夏炎,拿起案头的一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解释道,从专业角度来讲,所有成瘾性疾病,分为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而非物质成瘾,目前唯一公认的只有赌博成瘾。在这份全球精神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标准里,只是将“游戏成瘾”列在“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的精神障碍”中。
“尽管‘游戏成瘾’是否是病还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它是导致其他精神疾病的诱因。”夏炎举例说,一年前她接诊过一个男孩,由于常年玩游戏昼夜颠倒,生物节律紊乱,与社会脱节,有一天,他毫无预兆地得了突发性精神失常。
虽然上瘾行为外在表现广泛而又多样,但“病根儿”往往出在家庭内部。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胡建发现,“游戏成瘾”的孩子家庭关系普遍比较淡漠,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因此孩子才会倾向于在与其他玩家的互动中“自我治愈”。
“尤其是一些初中生,更容易‘游戏成瘾’,他们正处于叛逆期,与家人关系较为紧张,而且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足,如果对学习兴趣不大,又找不到其他乐趣,加上家长缺乏正向引导,就很容易沉迷游戏。”在胡教授看来,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能够引起人们对“游戏瘾”的重视,不过让他担心的是,现在暴力惩戒机构层出不穷,管理混乱。
在胡建看来,“杨永信们”的电击疗法是一种负性治疗手段,治标不治本。他认为,“戒瘾机构应该是学校式的,而不是集中营式的,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孩子找回快乐上,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给未成年人造成肉体和精神伤害。”
“过来人”感言:
阻力越大瘾越大,简单粗暴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游戏成瘾是病”的说法流传开后,也引起了游戏玩家的关注。“玩游戏的人很多,真正成瘾的很少,如果家长尽早发现青少年有上瘾的苗头,其实还是可以补救的。”今年32岁的游戏玩家王博,初中时曾一度痴迷网游。他坦言,在自控力差的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是家长用了点儿招数,他的人生可能就“玩废了”。
“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虽然工作很忙对我疏于管教,但他们比较开明。”王博上初中时,放学经常往网吧跑,别的家长常因这事儿打骂孩子,他爸非但没拦着他,甚至还主动去网吧给他送过饭。王博回忆,当时他身边的同学都惊呆了,他本人也挺纳闷,差点儿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当时,我爸妈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跟我交流,他们看上去挺理解我的,还主动去了解我最近在玩什么游戏,以及为什么爱玩那款游戏,心平气和地劝我注意身体、不要玩得太晚。”见家长如此“客气”,王博反而不好意思并有所收敛,“其实玩游戏这事儿,阻力越大瘾越大,家长应该动点儿脑筋,千万不要激化矛盾,简单粗暴只会把孩子越来越推向游戏,一旦成瘾再去管教也就不管用了。”
除了教育的问题,其实游戏生产者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只顾着将利益最大化,显然没有及时关照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王博直言:“为什么现在成人迷恋网游的人数减少,不只是他们更加自律,而是因为一些游戏厂商在设计游戏时,故意将游戏内容低龄化吸引青少年,而且还推出各种活动和策划,充斥着消费暗示,引导未成年人充值。我觉得,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应该再大一些!”
(除医生外,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