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华遗嘱库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一个月前,中华遗嘱库推出惠民办法,考虑到部分老人书写困难,同时为了节省遗嘱抄写时间,遗嘱的通用条款、基本个人信息等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打印的方式,不过关键遗嘱信息仍需手写,此模式可节约一半时间。另外,《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也刚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中进行分组审议,此次草案增加了打印遗嘱的规定,也就是说未来立遗嘱的方式有望采取打印的形式。
立遗嘱已排队至明年12月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经有约7500位老人在中华遗嘱库排队等待立遗嘱。因排队办理遗嘱的人数较多,若老人当下在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预约登记,需要等到明年12月份才能约上,光等待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等待时间为何需要这么久?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主任尹艳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随着人们对财产管理概念的增强,立遗嘱的老人越来越多,而目前北京市只有一个登记中心,多的时候一天预约数量能达到140人,但登记中心每天能登记的业务量是固定的,一天最多只能帮15到20位老人办理遗嘱登记业务。
“从流程上来看,老人到现场办理时还要经历核验身份、遗嘱咨询、遗嘱抄写、精神评估、登记等多个环节,顺利的话,整个流程下来最快需要2小时。而且有的老人因为年纪大,身体不好,各环节耗费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通常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每天的登记数量。”尹艳贺说。
“手写打印”模式节约一半时间
“原来立遗嘱前需要进行精神评估,来之前还真不知道。”市民张女士一边模拟抄写遗嘱一边跟北京青年报记者说。昨天上午一早,在位于西交民巷73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内,一群特别来宾使得屋里更加热闹了。在参观体验环节,每位市民通过亲身体验遗嘱订立,了解了订立遗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同时也知道了订立遗嘱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是中华遗嘱库的公众开放日。
在张女士所抄写的遗嘱纸张上,有一部分已经用打印机提前打印好了,包括张女士的家庭状况、子女信息、父母状态以及几条通用条款,大约有200字左右。其余的关键信息,包括遗产内容、遗产处理方式等等,均需要张女士自己手写。
据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主任尹艳贺介绍,像只有一套房产的遗嘱,一般全篇内容大约400字左右。以往需要遗嘱订立者一笔一画抄写,不能有任何错别字,字的笔画多了一笔少了一笔都不可以,也不能写连笔字。如果是身体健康的70岁左右的老人,需要大概40分钟左右才能抄写完毕。而现在,提前打印好的字数大概有200字左右,剩下的200字,老人只需花费20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全部抄写完毕。“以前身份证号很容易抄错,现在都提前打印好了,也提高了信息的准确率。这种模式一方面给老人减少誊写的负担,也给我们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量。”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承认打印遗嘱
打印遗嘱是否有效,一直是民间和官方对遗嘱问题在认知上的一大偏差。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的结果来看,打印遗嘱大多被认定为无效。此次,《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规定遗嘱可以打印,但是应当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并且立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每页上签名写日期。对于这一更改,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在1985年制定《继承法》时,汉字打印机尚未面世,但现在很多人习惯采用打印方式制作正式文件,因此本次草案也顺应人们的习惯做了相应的修改。
不过陈凯认为,有必要区分见证人是公民个人还是专业遗嘱服务机构。公民个人担任打印遗嘱的见证人,不但使串通伪造的遗嘱难以鉴定,而且还会因为见证人死亡等情况导致遗嘱认定出现新问题。陈凯建议,在有多份打印遗嘱出现的情况下,对居委会、村委会和老年人组织等公益机构,以及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和中华遗嘱库等遗嘱服务机构担任见证人所形成的打印遗嘱,应当优先于公民个人担任见证人所形成的打印遗嘱。(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