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
霜降正值秋冬之交,此时身体保健显得尤为重要。防寒保暖、调整饮食结构之外,许多地方一般习惯吃柿子,南方则流行吃鸭子进补。
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如诗中所言“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霜降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它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资料图,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香山红叶也进入了最佳观赏季节。金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提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意思就是,“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这个时节,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还会成为六角形的霜花。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当然,由于此时菊花盛放,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
民俗专家萧放解释,“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但就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霜降是寒气到来的日子,所以会有这样的民谚“霜降霜降,移花进房”。
登高饮酒赏菊花
霜降来临后,季节已近寒冬。在漫长的时光里,人们形成了一些霜降习俗,希望能够借此祛除凶秽,在之后的生活中顺遂平安。
资料图: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菊展上的菊花。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例如,在山东烟台等地,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广东高明一带,霜降前则有“送芋鬼”的习俗。
据称,当地小孩会用瓦片垒梵塔,在塔里点燃柴禾,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举动祛除“不祥”。
霜降刚刚到来时,天气还不甚寒冷,登高望远、饮酒赏菊花仍然流行的雅事。秋菊仍然盛开,国内很多地方此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
从生活角度讲,天气寒冷的时候,则应该适当进补。有俗语称“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足可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所以此时,南方一些地区,会在霜降前后吃鸭子。这是因为鸭肉脂肪较少,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适宜当做进补饮食。
资料图:霜降时节,地处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清水县,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杨兆康 摄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霜降时吃牛肉。比如,某些地方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等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强健。
说到应时当令的食物,人们多半会在霜降前后吃柿子,认为有“暖胃”的效果。在北京,各式火锅很受青睐,还会吃菊花火锅跟烤肉,这就是人们根据节气特点,对饮食的调整。
实际上,包括霜降在内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此,人们安排农事生产乃至衣食住行。这二十四节气,也在丰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中得以绵延至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