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李金磊)“十一”黄金周最后一天,中国央行有大动作,决定从10月15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传递出3大利好和2个重磅信号,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释放约1.2万亿元资金
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此前,央行在今年1月、4月、7月先后进行了三次降准,此次是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什么是中期借贷便利?这是央行在2014年创设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由于其英文缩写为MLF,被业内形象称为“麻辣粉”。它的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发放期限一般为3个月—1年,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此次降准力度超过今年前三次,将会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很多积极影响。
股市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释放3大利好
——利好股市对冲外部利空影响
在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等专家看来,此次降准对中国股市来说属于重大利好消息,可以对冲假期外部股市下挫等利空因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果断、精准、及时,政策力度适当,可以对冲国庆节期间各种利空影响,为节后A股市场“开门红”奠定政策基础。
——利好楼市缓解资金面压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每一次降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其实楼市都会有较为积极的反应。近期房企拿地的积极性有所减弱,尤其是流拍土地数量增加,而降准有助于降低贷款成本,对于部分大中型开发商获取商业银行信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同时,降准以后,或多或少会刺激银行增加对于个人按揭贷款发放力度。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利好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曾刚认为,当前实体经济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次降准将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进而有助于稳增长,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货币政策条件。
传递2大信号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上述负责人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曾刚认为,此次降准并不是货币政策的“放水”,而是稳增长和资金对冲的需要,节后会有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需要偿还,而且10月中下旬的税期也需要资金,所以,降准有利于平衡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保持流动性的总量平稳。
资料图:人民币和美元。(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降准不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有人担心,降准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央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央行的上述表态,说明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