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小康之约】评论:魂牵梦绕是沂蒙

2020-07-31 19:23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沂蒙精神,在齐鲁大地上熠熠生辉,在新时代里持续绽放。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山东人民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大地,但沂蒙大地,并不专指今天哪一个城市:从地理概念上可能覆盖今天临沂大部和日照、潍坊、淄博、泰安、济宁和枣庄局部等山东的“半壁江山”,在历史时空中隆重嵌入自晚清以来山东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历程。特殊地理环境的考验和纷纭历史时空的洗礼,形成了沂蒙精神的深远内涵,丰富了一代代山东人的精神家园,塑强了现代化强省建设的不竭动力。

人的“精神世界”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鸦片战争以来的苦难史和奋斗史上,以沂蒙父老为代表的山东人民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帝国主义欺凌、封建势力盘剥、土匪恶霸横行、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黑夜漫漫难见光明。真理划破长空,红旗带来希望。中共沂水支部建立、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成立、五井战斗、击退日寇扫荡、打胜孟良崮战役……历史选择了沂蒙山,齐鲁大地也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犹记得,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几百名开国将军在这里转战;犹记得,“沂蒙母亲”“红嫂”“六姐妹”的感人事迹传颂不息。风吹雨打,意志不垮;枪炮轰鸣,脚步不停。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军民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立场坚定、追求执着的政治信仰,靠的是不畏强暴、仗义豪侠的铮铮风骨,靠的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团结精神。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路,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始终在建设现代化强省上保持步调一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情……独轮车载我走过山水几道,沂蒙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说,是独轮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历史。那么,在那些深远悠长的车辙上,写满了自强不息与艰辛付出。沂蒙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沂蒙大地交汇,在历史传承中丰富了沂蒙地区人民的性格,既有鲁文化的敦厚重礼,又有齐文化的开放进取,还有兵家文化的果断雄武,再加上特殊地理环境限制、艰苦奋斗精神熏陶,形成了沂蒙乃至山东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的精神特质,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的光辉形象。也让沂蒙大地成为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圣地,革命先辈在此践行入党誓言,奉献自己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建设标兵在此洒下了战天斗地的汗水与热泪,时代精英在此迈出改革创新的铿锵步伐,接连奏响无止境、撼肺腑的奉献之歌。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在时代发展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将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于最大限度凝聚全省上下各方面的共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片热血染红的热土上,从孔子师郯子的佳话传世,到孙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等传奇人物的史海留痕,以及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党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数不尽、说不完。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心怀虔诚和敬畏之心,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通过编写开发教材、专题片、文艺作品,建设修缮好烈士陵园、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术研讨、举办大型展览、深入基层宣讲等,让沂蒙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每一个山东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脑海心头,让沂蒙精神释放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沂蒙精神内涵深远,博大精深。如果说过去,沂蒙精神体现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前线”的口号里;那么在当下,沂蒙精神应展现在“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的行动中,不断为推动山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疏浚精神源泉,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精神动力。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也许,进一步建设过硬党支部,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做好走访慰问革命老人和健在“红嫂”等关爱措施,通过命名表彰弘扬沂蒙精神先进单位和榜样形成示范效应等,是当下弘扬沂蒙精神的科学路径,让革命先驱的奋斗梦想和发展愿景,在广袤的齐鲁大地大放异彩、彪炳史册。(文/刘文晓)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