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牢记嘱托 走在前列 全面开创|山东吸引高校毕业生“磁场”越来越强

2020-08-19 19:33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资料:张依盟 制图:于海员

优秀青年人才呈现回流态势

山东吸引高校毕业生“磁场”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截至7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达到82.56%;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招聘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生591名;2019年,全省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3.3亿元,同比增长91.7%……8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保障,我省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优秀青年人才呈现回流态势。

我省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稳步提升

人才是流动的战略资源。山东是高等教育大省,在校大学生230多万人,居全国第2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0万人以上,约占全国的7.5%。

“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等八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十强’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山东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逐年提升。”省人社厅副厅长夏鲁青介绍说。

从山东高校毕业生情况看,留鲁就业率稳步提升。根据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实名监测,2017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留鲁毕业生比例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去年水平,但是总体保持平稳。截至7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达到82.56%,明显高于前三年水平。

从全国毕业生流动看,高校毕业生流入流出山东基本平衡,流入略大于流出。201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流向省外16.78万人,外省高校毕业生来我省就业19.42万人,来鲁就业人数略大于出省就业人数。从毕业生流出情况看,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以外省生源为主。近三年来,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中,60%为省外生源毕业生,他们大多选择回生源地或其他省市就业。

“我省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情况总体平稳,无论是从培养方面,还是使用方面,山东都是高校毕业生资源富集地。”夏鲁青说。

另外,随着我省“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营销、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等行业就业。今年截至7月底,已有近3万名2020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自由职业的形式实现就业。

创新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服务质效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24条、毕业生就业9条、便利服务8条,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岗位推送力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今年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计划招录7360名,比上年增加4313名,其中,首次拿出1021个岗位专门用于招录应届毕业生。”夏鲁青表示,我省主要从三个方面拓宽就业渠道。扩大招募规模,增加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就业,创新出台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真金白银”政策,今年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65%左右;引导基层就业,我省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先后选派近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今年,计划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近3000人。

近年来,我省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呈现回流态势。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招聘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生591名;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累计招收博士后过万人。举办高端人才交流会,吸引5000余名海外留学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打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服务品牌,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举办活动31场,吸引5200多名名校毕业生来鲁就业。今年以来,我省克服疫情影响,在全国率先启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计划年内举办招聘活动100场以上。

为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创业,我省建立了“资金扶持+平台支撑+教育培训+典型引领”的全方位扶持体系。省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全省每年筹集约20亿元,支持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员创业。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一站式创业服务。

为方便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我省还大力推动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实行高校毕业生电子报到证,实现“秒办”服务。今年以来,已经为40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电子报到证,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便捷、流动更加顺畅。此外,为积极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全省147所高校和65.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网上招聘服务“全覆盖”。

六大“政策红包”,千方百计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

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全面起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下步,我省将把促进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作为实施人才兴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性工程,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制订最优政策,强化服务保障,大力招才揽才,千方百计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夏鲁青说。

聚焦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促进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制订实施“十强”产业高校毕业生集聚计划,建立招聘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名校人才直通车”岗位征集发布比例向“十强”产业倾斜。放大济南、青岛集聚作用,打造更具感召力、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扩岗增容,持续扩大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提高应届毕业生招考比例。开发一批科研助理岗位、基层就业岗位,扩大基层项目招募规模。实施青年见习计划,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对留用率高的见习基地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

搭建平台,办好“名校人才直通车”,发挥“海洽会”品牌优势,实施博士后英才汇聚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打造“就选山东”青年人才服务云平台,集中发布引才政策、岗位需求和服务事项,建立常态化对接交流平台,提高引才成效。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介绍引进重点高校、高学历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给予引才补贴。

鼓励创业,引导国有创业平台提供免费创业工位,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依托高校、支持社会力量创建公益性创业大学、创业学院,举办创业训练营,大规模开展创业培训、实训。引导各类基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探索青年人才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分散创业风险。多层次打造创业创新赛事平台,对优秀创业项目、创业团队给予资助和扶持。

优化服务,引导各市出台青年人才安居政策,采取提供免费人才公寓、公租房、共有产权房或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多渠道解决青年人才居住需求。用好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出入境和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职称评聘、编制管理、薪酬等方面,及时为高层次青年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筑梯搭台,人才项目向青年创新人才倾斜,各类人才工程中增加青年人才名额,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培养开发。深化基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引导青年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发布制度,引导用人单位健全工资增长机制,让人才价值有回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