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月18日讯 昨天下午,由由中共即墨市委、即墨市人民政府主办主办的“德耀即墨”2013年度全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即墨电视台德馨演播大厅举行,对10位2013年度即墨市“道德模范”进行了隆重表彰。
此次评选的2013年度即墨市“道德模范”,他们都那么平凡,但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的每一位观众,他们是,捐髓救人彰显凡人“大爱”的杨乃建,拾金不昧的杨建哲,以德报怨的徐龙龙,少年孝子冯仁宝,割肾救子的母亲张瑞英,七个电话挽救一家三口的教师孙鲁宾,爱心守护患者“光明”的医生李坚恩,80后“全国技术能手”杨敬双,大海中勇救两人的退伍战士代培旭,抱团行善的即墨好人联谊会。
在颁奖现场,受到“道德模范”事迹的感染,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雪达集团、青岛琴岛电器有限公司、即墨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微尘卓峰基金”、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市自来水公司等众多爱心单位企业向好人基金捐助善款捐款7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即墨市委、政府每年安排120多万元,用于宣传表彰那些“凡人善举”,引领社会价值导向。今年还设立了“即墨好人基金”,专门用于对家庭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行救助,建立起了长效帮扶救助机制。目前,即墨“好人基金”和爱心企业已募集善款达100多万元。记者在道德模范颁奖现场看到,17万爱心款分别奖给了9名家庭困难的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将获得者。
杨乃建:捐髓救人彰显凡人“大爱”
杨乃建是通济新经济区华桥村一名个体经营者,他的献血之路从10年前开始,当时,他和妻子李佩霖在结婚拍外景时,看到广场上停着一辆献血车,决定一起献血作为新婚纪念,此后就一直坚持。2011年,他们又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今年9月底,经过高分辨检测,杨乃建与一名患白血病的80后安徽小伙配型成功。为了捐献,杨乃建戒烟戒酒,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1月6日,杨乃建奔赴济南军区总医院,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共290毫升,均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杨乃建成为青岛市第50例、我市第3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杨建哲:捡拾黄牛饲养大半年归还失主
2012年腊月二十二日,北安街道北林戈庄村杨建哲在村口马路上捡到一头牛,多方打听都没找到失主,于是就将牛饲养起来,等人认领。杨建哲给牛搭了牛棚,发动家人割鲜草、收玉米秆来喂它,可这些还不够吃,多年不种地的她就干脆包了两亩地,专门种玉米秸秆来喂牛。半年多来,杨健哲一边照料牛,一边打听牛主人的消息,还要提防冒领的人和偷牛贼,她甚至在牛棚边安装了监控,晚上时常起来看看。起初大家认为没有必要对一头不属于自己的牛这么费心,后来都被她的善举感动,主动帮着照看。7个月后主人终于露面,是省级高新区79岁的五保户崔永田,他说:“这头牛是我用大半辈子积蓄买的,以为再也找不回来了,真是太感谢她了,还是好人多啊。”大黄牛被杨建哲照料得毛色锃亮,膘肥体壮,老人牵走时,杨建哲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徐龙龙:被冤枉仍自掏腰包救人
来自沂水的徐龙龙今年26岁,在即墨市中医院附近开了一家超市。去年11月的一天,一名青年来买了几件餐具,半个多小时后又返回超市,说自己把包落在了店里,里面有4500元钱,是给父亲住院交押金用的。徐龙龙带着他在超市里来回转了两趟也没找到。无论如何解释,顾客一口咬定就是在这里丢的,小伙子急得快哭了。想着救人要紧,徐龙龙就从店里拿了4500元给他,让他先去给父亲看病。其实这4500元原本是他为妻子生孩子准备的。后经民警调查,小伙子的钱包是在医院餐厅吃饭时落下,被人捡走的,经过排查找了回来。小伙子又愧疚又感动,表示“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徐龙龙说:“救人是最重要的,钱能不能要回来没考虑那么多。”
冯仁宝:少年孝子
鳌山卫街道西里村的冯仁宝,今年只有14岁,但特殊的家庭情况,让他早早挑起了生活重担,成为一个小小男子汉。冯仁宝的妈妈患有精神分裂症,常年卧床。他每天给妈妈喂饭、洗衣服、扶她活动。担心馒头不好消化,总是自己先嚼碎,再一点一点喂给妈妈;喝水时也会先确定水不烫了再喂给妈妈;冬天家里冷,他先将苹果放到被子里捂热,再切成小块喂给妈妈。三年级时,他就包揽了所有家务。冯仁宝的父亲患有多种疾病,没有劳动能力,靠到集市上摆摊卖袜子补贴家用。冯仁宝的理想是长大后做出一番事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生活的磨难没有摧毁冯仁宝生活的信心,反而让他成长为一个孝顺、懂事、乐观积极的阳光少年。
张瑞英:割肾救子母爱无边
63岁的张瑞英家住普东张戈庄一里村,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几十年来一直粗茶淡饭,但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却突然过起了大鱼大肉的生活:她这么做,是为了挽救患病的儿子。一年前,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想要保住命必须换肾,张瑞英决定割肾救儿。虽然配型成功,可是大夫告诉张瑞英,因为长期的粗茶淡饭,她有些贫血,必须补充营养,让身体强健起来才能做手术,张瑞英于是开始了一辈子都从未有过的“大补”,以前她爱跟家人开玩笑:“千金难买老来瘦”,这时却开始嫌自己身体不争气,胖得太慢。三个月后,张瑞英体重长了近30斤。今年8月21日,手术顺利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母子俩都已经平安出院。对这家人来说,灾难已经过去,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
孙鲁宾:心系学子牞七个电话挽救一家三口
孙鲁宾是通济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从教多年一直任劳任怨,对待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年3月6日早晨,她班上一名学生小昕没有到校,家长也没有打电话请假。考虑到小昕家所住楼区是靠生炉子取暖,担心他们煤烟中毒,孙鲁宾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给了校长,同时以高度的责任心马上给学生家长拨打电话,一遍不通再拨第二遍……连续拨了7遍电话,直到电话那边传来学生妈妈微弱的求救声:“救救俺……”。情况危机,校长姜法本迅速组织人员,在孙鲁宾的带领下,以最快速度赶到学生家中,将因煤烟中毒处于昏迷中的一家三口抢救出,并及时送往医院,挽救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华网、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对孙鲁宾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李坚恩:大医精诚,爱心守护患者“光明”
李坚恩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专攻白内障手术,多次填补我市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先后五次荣获青岛市和我市科研成果奖。一位多次求医被婉拒的百岁白内障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重见光明,老人喜极而泣。鳌山卫一位老人因白内障生活不能自理,李坚恩了解到情况后,亲自将患者接到医院,老人再见光明的时刻嚎啕大哭,跪地感谢。自2000年我市推出“光明行动”以来,李坚恩带领科内同事先后为8000多例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无一例差错及事故发生。李坚恩连续4年被评为市人民医院“十佳服务明星”,12次受到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青岛市卫生系统文明职工”。
杨敬双:“80后”的“全国技术能手”
生于1987年的杨敬双,是即发集团的一名普通纬编工,他干一行爱一行,在车间技师的指导下,倾尽全力打磨技艺。刚进工厂时,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操作水平,他下班后总是带一个剩纱回家,吃完饭后就接线头、扯断、再接起来。他每天提前半个小时接岗,帮助上一班的员工收尾、准备好要换的线团,提高工作效率。车间的工作计量牌上,杨敬双总是排在第一位。2011年12月,全国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江苏江阴举行,在旅途劳顿,机器型号不熟等不利因素下,杨敬双仍以熟练的技能夺得全国第一名。今年,他又与来自12个省份的84名决赛选手同台竞技,以独创的“一熟三不”操作法同时操作9台织机,再次夺冠,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的第十一届“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之一。
代培旭:退伍战士大海中勇救两人
2013年6月9日下午,一对来自威海的大学生情侣在青岛第二海水浴场拍照时,不慎被海浪卷入大海,即墨退伍军人代培旭听到呼救后,和他的两名战友立刻跑向海边,熟悉水性的代培旭知道两个山区的战友不会游泳,就高喊让他们两个接应,他自己跳进水中,先挟起女学生奋力游向岸边,然后又在战友的帮助下,救起了落水的男生。当岸上群众电话联系的救护车一来,代培旭跟他的战友就悄悄离开了。代培旭曾是一名武警战士,2011年退伍,荣获过维稳处突纪念章;亲历过5.12汶川地震,地震后一直参与运送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荣获抗震救灾纪念章。说起救人,这位24岁的即墨小伙说:“每位公民都有助人为乐和救死扶伤的义务,我受国家和部队教育多年,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即墨好人联谊会(团队):让“即墨好人”成金字招牌
2013年6月,即墨民间发起成立了青岛市第一个以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主体的“好人团队”———即墨市身边好人联谊会。“联谊会”把“好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经常组织访贫问苦、救急救难等爱心奉献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好人”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献爱心搭建起了平台。联谊会骨干于秀珍、迟建波、孙彦其等多次走进道德讲堂,积极传播正能量;“无偿献血志愿大队”、“滴水公益”、“曙光公益”、“雷锋车队”等40余支“好人团队”成为联谊会成员,这些“好人团队”广泛活跃在即墨民间“抱团行善”,传递爱心,践行道德,形成好人“串联效应”,在社会上树起了“即墨好人”的金字招牌。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