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今年6月,西海岸列入国家级新区,让青岛拥有了比肩上海浦东这样国家级战略新区的机遇。对于航拍发烧友张广浩而言,迅速崛起的西海岸成为他用镜头征战的新的疆土,他本人则是这幅鸿篇巨制城市蓝图的“另类”记录者。
张广浩并非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的老家在鲁西南,今年是他在青岛打拼的第十个年头。和许多专业从事航拍的人不同,张广浩的主业是维修摄影器材,并且在这个圈子里小有名气。侄子从他那里学到了修相机的手艺,目前也在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的职业,偶尔充当张广浩外出航拍的司机。“过去,谁家里买了部数码相机都是件炫耀的事,可那时候,会用的人不多,会修的就更少了,我叔就是圈儿里的‘大拿’。到现在,有些修相机的修不了,还送到我叔这儿。”
说起航拍,只是张广浩闲暇之余最大的爱好。从2008年开始,他跟着青岛摄友玩航拍。玩摄影的人都知道,高度和角度是拍摄的最大挑战。被称为“上帝视角”的高空俯瞰,气势恢弘,视角开阔,天空的神奇角度令人震撼。但是,航拍的费用昂贵,却不是普通摄影者容易承担的。
“今年的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修相机挣得没有前两年多了,”张广浩的侄子说,“我叔玩航拍其实也可以赚些钱,可是你要和他提钱,就俗了。”
提起航拍,很多人会想到直升飞机。但是在高空作业,直升飞机抖动幅度较大,所以用多轴飞行器更合适。多轴飞行器,是一种具有两个旋翼轴以上的旋翼航空器。由每个轴末端的电动机转动,带动旋翼从而产生上升动力。通过改变不同旋翼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改变推进力的扭矩,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运行轨迹。
冷空气的突袭让约定的采访时间一拖再拖,因为航拍要看天的“脸色”,天气不通透或者风力强劲,都无法保证航拍的质量和安全。终于等到张广浩的电话,下一次航拍董家口大唐码头建设。
11月14日清晨,和张广浩一起,记者穿越胶州湾隧道来到西海岸,沿滨海大道一路向西,直到青岛海岸线的尽头董家口港区。昔日渔村“日出千帆起,日落万盏灯”的画面早已无处寻踪,而今目光所及,是港口建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旋翼嗡嗡的响声,航拍器腾空而起。张广浩的搭档负责控制航拍器航行路线、高度,张广浩则负责从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实时图像,操控航拍器上相机的角度,控制操纵杆,拍下镜头下的画面。航拍器只要电池充足,能够飞行到1000至1500米高空。由于续航能力只有15分钟左右,所以航拍器在高空拍摄时间要严格控制,预留足够的时间便于返航。一旦中途断电,航拍器就会“炸机”。
董家口大唐码头(一期)工程第二标段是一项前方码头与后方堆场的连接通道工程,工程包括沟槽挖泥、堤心石回填、大块石护面等内容。记者从张广浩面前的接收器看到,当航拍器上的相机穿过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飞至空中,延伸的码头雏形于蔚蓝的海面和谐共融,气势非凡。
“别人拍照爱扎堆,挤成一团,”张广浩另辟蹊径,“地面上司空见惯的风景,从高空俯瞰,看到更多的是线条、构图和色彩的层次感。航拍中,一些不可思议的图像就会出现,并不是所有照片都是能够预测,能够预先想到的。它们就在那儿。”除了董家口码头,日新月异的新区规划、秀美迷人的唐岛湾、有“中国好莱坞”之称的东方影都、建设中的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等等,都是张广浩想用航拍镜头征服的疆土。城市革新的车轮滚滚向前,新区崛起,历史遗存消失,像张广浩这样的“另类”记录者,忠诚地记录着城市的旧貌新颜。(记者 谢小真)
航拍董家口大唐码头工程施工现场
航拍器缓缓升空,腾空而起
航拍器械准备就绪
张广浩和搭档调试航拍器
张广浩负责从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实时图像,操控航拍器上相机的角度,控制操纵杆,拍下镜头下的画面。
张广浩的搭档负责控制航拍器航行路线、高度
航拍董家口大唐码头工程施工现场
航拍董家口大唐码头工程施工现场
航拍董家口大唐码头工程施工现场
多轴飞行器
航拍器的操纵手柄
航拍过程中,根据监视器调整飞行线路,捕捉高空画面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