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高清: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明清青花瓷亮相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任俊峰 | 责任编辑:山峰 2015-09-23 06:21:54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青岛新闻网9月23日讯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何历史渊源?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法显西归有何历史背景?本周四,青岛市博物馆即将揭幕的《碧海风帆——青岛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将为岛城市民揭秘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在9月21日举行的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说,青岛与“一带一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确如李群书记所说,青岛作为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和重要的节点城市,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徐福东渡、法显西归留下了青岛海上友好往来的印记,而琅琊古港、高丽亭馆又印证了青岛在海上贸易方面的重要贡献。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拦所以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话,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而徐福首次渡海的出发地,就是青岛的琅琊古港。

    法显(334年—420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1600年前,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南海、台湾海峡,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青岛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还包括: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陆续出版的《中国》一书,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表述,指出青岛胶州湾这“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板桥镇出土的宋代瓷器残片

    本次展览用大量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印证着青岛与海上丝路的不解之缘。这也是我市首次以展览的形式,梳理青岛地区数千年来海上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

    展览以“海洋文明孕丝路”、“ 千古琅琊启远航”、“ 繁盛板桥千帆过”“四口绝唱入新章”4个单元,通过近百幅考古图片和数十件来自胶州、即墨、胶南博物馆的出土文物,详细讲述了青岛东夷先民的海洋文化,琅琊古港的兴衰,唐宋板桥镇市舶司的重要贸易港口地位,以及明清以降,青岛口、沙子口、女姑口、沧口等胶州湾畔贸易口岸的发展。这其中,用大量遗存照片和图版介绍了徐福东渡、法显西归等历史故事,展出有出土自胶州的宋代铁钱块,近年水下考古发现的明清青花瓷器等,反映了青岛地区自古以来对外贸易的繁盛景象。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板桥镇遗址出土的龙首建筑构建

    据悉,此次海陆丝绸之路双展将持续至11月8日。9月24日将迎来青岛市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市博届时将推出“博物馆发展论坛”、“李氏家族捐赠专厅”开放、抗战文物捐赠人英名上捐赠功勋墙、《海陆一体化维度中的东夷文化》新书首发等系列纪念活动。而重磅展览《长路远帆——甘青两地丝路文化联展》也将在当天与观众见面。(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祝家庄遗址出土的唐长沙窑青釉贴胡人双系执壶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