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国在擦拭设备,这是他每晚都要做的事情
【青岛新闻网独家】
接连的几场降雨把青岛带进了冬季,随着取暖季的到来,于世国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日子。
55岁的于世国是青岛能源热电海丽楼换热站的站长,整个换热站连他这个站长在内,一共4个人,负责八大峡和团岛两个社区的供热,涉及6910户居民,面积64万平方米。从2009年入职算起,于世国用6年的时间,把原先市区内投诉率最高的换热站变成了如今的“零投诉”、“五星级供热站”。闲暇之余,他自行研发了一套“管网平衡调试演示系统”,成为青岛供暖人的“大数据智库”。
当过裁缝的锅炉工
11月21日晚7点,青岛新闻网记者在海丽楼小区的一处住户里,见到了正在干活的于师傅,他头上刘海已经被汗浸得打了绺。“这是今天最后一户了。”于师傅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站上一共4个人,基本上每人每天都要跑20户人家,午饭变晚饭,晚饭变宵夜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收拾完工具从住户家出来,于师傅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是他多年的工作习惯,让辖区内的住户,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他的私人电话,也成了周围6000多户居民的热线。
下过乡、插过队,在老石棉厂烧过锅炉,开过出租车,自学电脑、CAD制图,当过服装厂里的高级制版师……在换热站的路上,于师傅一边扛着梯子,一边介绍着自己从事过的职业。
2009年,于师傅通过应聘成为了一名供热工人,但当初烧锅炉的那一套完全用不上了,为了能干好工作,于师傅利用空闲时间开始补课,从最简单的数学三视图开始,一点一点学校看管线图、画管线图,几年下来,光自己的读书笔记就有几十本,从刚入行的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经常要被其他兄弟换热站请去应急的专家。
于师傅自己搞了个创新实验室,就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他利用换热站二楼的空间自行研发了一套“管网平衡调试演示系统”,还原出青岛市全区的供热管网系统,对供热工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沙盘”,新员工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熟悉业务,老员工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摸排疑难杂症。
维修管道也免不了爬上爬下
“死心眼”劳模
于师傅是咱青岛市的劳模,工作中总有“完美主义倾向”,他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小卖部”来经营。他常说,既然自己花了时间去做了,如果干不好的话对不起的是自己。
海丽楼小区由最初的设计原因,在2009年之前,一直是供暖的老大难,也是整个青岛市区里面,退费率最高的小区。于师傅接手之后,带着工人们对小区的情况进行了逐户排查。
对于供热管道来说,也讲究个“冬病夏治”,发现小区供暖不给力是因为管线回水不好之后,于师傅在夏天的时候对住户的管道进行了改造,免费上门安装,第一年就改造了将近300户。
由于很多住户都是周六周日休息,于师傅自然也就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日。于师傅虽然是青岛本地人,但是在干供暖这6年来,每年春节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值班,让同事们回家过年。于师傅说,很多人都怀疑他“是不是在走秀”?他说,这是自己的原则。“人啊,不能总为自己活着!”
于师傅讲了他小时的一个故事。在1971年的时候,于师傅全家被下放到了农村,因为条件艰苦,于师傅患上了急性肾炎,因为家里穷,于师傅的两个哥哥一个患有重度营养不良,一个患有脑膜炎,家里实在没有钱给他治病了。为了能活下去,于师傅只好求助村子里的赤脚医生,靠着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乞药,活了下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于师傅觉得人活这一辈子,不能总想着自己。
除了进门维修,于师傅还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每天巡查设备,抄表,走访各个辖区内的换热点,几年下来光抄表的数据就有一大本,这是于师傅自己的“大数据”,通过这些,他能够马上发现哪里会有问题。
还有5年,于师傅就要退休了,对于退休后的日子,于师傅还没有规划,做好眼下的工作,就是他现在全部的想法。(青岛新闻网记者 于泓 孙志文)
收工时已经很晚,于师傅和同事盖师傅扛着梯子回换热站。
回到换热站之后,于师傅利用零星的休息时间整理今天的资料
于师傅在查看他自己绘制的海丽楼管线图
为了能看懂图,于师傅从最基础的三视图开始,到现在他已经能独立设计管线了。
每一次的上门维修情况,于师傅都会用电脑记录下来,有些需要取暖季过后再施工,这就是他明年的“作业”。
除了进户维修,于师傅还要与同事一起去每个换热点记录当天的数据。
每天勤跑几趟,确保每条管线都没问题。
坐下喝口水,基本上就是在站里的全部休息项目了。
于师傅自己研发的调试系统,可以让“新兵”用。
像这样的探访,每天至少一趟。
送走青岛新闻网记者之后,于师傅还要继续值夜班。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