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月12日讯 电子海图故障、通讯设备失灵,就在72岁的法国老人“康沃特船长”陷入绝望的时候,来自中国青岛的货轮“韦立欢欣”号及时伸出援手,经过船员们4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成功将法国老人救上货轮。在此之前,老人已经在海上漂了18天,断水、断粮3天。
1月10日,这艘“雷锋船”完成运输任务,停靠烟台港,船长李福彬讲述了救人的全过程。
船长李福彬
神秘求救信号打破航行宁静
事情发生在去年8月18日的清晨,李福彬驾驶的“韦立欢欣”号货轮平静地行驶在加勒比海域。“Maday、Maday”一连串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引起了李福彬的注意,再次之前,李福斌所在的船公司就接到过该海域有遇险帆船的通知。
李福彬:“信号时断时续,但是我们第一时间与这个信号进行了无线电联系,对方通过无线电表示帆船遇险,请求援助。”
李福彬告诉青岛新闻网,海上驾驶货轮一定要慎重,作为船长,他的行动直接关系到船上20多名船员以及价值上千万货物的安全。“当时在加勒比海,考虑到有海盗的可能,我们一边调整航线向信号发射处靠近,一边联系船公司做情况汇报,请求批准救援。”李福彬说。
4点40分发现的求救信号,5点20分的时候,总部批准了李福彬的救援申请,当时天色已经渐亮,通过望远镜就能看清海面上情况,求救信号的源头来自一艘帆船。
成功施救后,老人的帆船一直系在货轮船尾。
险象环生 救生绳一度断裂
海上救援不同于路边抢救抛锚汽车,由于风大浪大,帆船与货轮间的相对速度给救援带来了难度。
“船长先是指挥我们用拋绳机打出一根细缆绳到帆船上,但两边的速度都太快了,老人刚刚把绳子系好,没一会就被挣断了。”参与救援的水手长宋志松说。
在李福彬的带领下,韦立欢欣号上除了必不可少的个别岗位,全船20多位船员全部投入到了救援中。为了防止绳子再次断裂,李福彬换上了更粗的绳子,总算是把两艘船系在了一起。
李福彬:“当时船头风特别大,风有六级、浪有三米高,为了方便救援,我和船员一起,把帆船拽到了船尾,放下软梯,准备施救。”
大副冒险下船救人
软梯架好之后,大副高江启穿上救生衣、系上安全绳,第一个下了船,其他船员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韦立欢欣号船高25米,吃水线10米,甲板距海平面距离有15米,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
宋志松:“海面上水流很急,一旦失足掉下去,很有可能就再也上不来了。”
大副顺利地来到老人船上,由于老人在海上漂流的时间太长,非常疲惫。大副为老人穿上了救生衣、系上了安全绳,20多位船员一起把老人拉到了货轮上,看到老人上船后,大副才紧跟着上船。
感谢中国人
老人上船之后,李福彬简单了解了一些情况。老人72岁,是法国的一名退休教师。老人的帆船叫康沃特号,船员们也就称呼他为“康沃特船长”。
由于老人三天没吃东西,李福彬吩咐厨房先为老人熬了些粥,随后又给老人煎了鸡蛋。老人英语不好,跟船员们交流不是很通畅,但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
在随后的三天,老人在船上享受到了“小灶”待遇,怕他吃不惯中餐,、厨师给他做了牛排、猪排。货轮靠岸后,老人被法国使馆的工作人员接走。
不久之后,韦立欢欣号收到了老人和全球海上搜救协调中心发来的感谢信,船长李福彬也被授予了“青岛好人”的称号。
“没想到第一次当船长就遇见了这样的事。”李福彬说,这是他第一作为船长出海,这次经历值得他记一辈子。“在海上,我们就是移动的领土,能够及时地对受难者给予帮助,我觉得是一种责任。”李福彬说。(青岛新闻网记者 于泓)
船上的医生为老人检查身体
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货轮停靠的码头接到了老人。
全球海上搜救协调中心发来的感谢信
参与救援的部分船员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