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组图)

来源:青报网 作者:张淼淼 | 责任编辑:朗拿度 2016-11-25 14:34:52

    当我们下班后加快回家的步伐,他们的夜晚才刚刚开始。当我们家里的温度达到二十几摄氏度时,他们能做的却只能是在户外裹紧大衣、跺脚取暖。他们是小区楼下卖菜的阿姨,是夜市摊上卖衣服的小哥,是和清运车一起带走垃圾的老张、老李……他们是在这座城市底层打拼的“草根”。11月23日晚,市区最低气温-2℃,其他区市最低气温-7℃。这一晚,本报派出青年记者分五路走上街头,去采访这些“草根”故事。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

    张凤雷是哈尔滨人,离开家乡在青岛打拼。为了能多赚点钱,在青岛立住脚,张凤雷辞掉了相对轻松的工作,从今年年初专职做起代驾司机。“其实做代驾以来,亏欠最多的是孩子。”张凤雷叹了一口气,“那天我出门,孩子送我到门口,抱着我的腿问我,‘爸爸,我在幼儿园学了新故事,你什么时候回家,我讲给你听吧!’看着孩子的眼神,我觉得很惭愧。图为张凤雷在饭店边“趴活”。(记者 任晓萌)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

    “快递小哥”刘金刚22岁,今年九月份毕业后便在快递公司当起了“奔跑者”。“‘双11’期间每天送400多件,晚上忙到九十点,这两天高峰期过了,能相对轻松点儿。”刘金刚指着自己身上的护膝说,“开车冻腿,普通的棉裤不挡风,虽然护膝也四处漏风,但能管点用。上衣不能穿太多,跑多了会出汗,送件也不方便。”据刘金刚说,他刚开始跑的时候腿都跑肿过,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快递员是个多劳多得的行业,他想趁着年轻多闯闯,挣了钱回家乡菏泽和老同学一起创业做农业电商。(记者余瑞新)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

    晚上十点多,实时温度零下三摄氏度,青岛东海岸物业有限公司的夜间垃圾清运工准时出现了。32岁的夜间环卫工人郑勇江随车小跑而来,他一米七左右的个子,不胖,身上套着件有点肥大的橘黄色工作服,手上的白色粗线手套已经磨薄,颜色也变成了灰色。从晚上七时开始,他已经忙活了三个多小时。他和同伴刘师傅合作,将装满垃圾的桶一个个拖到垃圾车旁,挂好,等垃圾倒空,再把空桶放回原位摆好。这个32岁的青年人顾不上喊累叫苦。明天这个时候,他还是会出现,就像他自己说的:“别说是降温下雪,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过来把垃圾清理了。”(记者耿婷婷)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

    王双,老家在聊城,今年29岁,女儿已经4岁了,和丈夫结婚6年,在小港做了6年的菜摊生意。王双租的是价格低的露天摊位,气温的高高低低,她最先感受。王双爱笑,相熟的顾客从她摊位前经过,即使不买东西,她也会热情地打招呼。她常开玩笑:“我卖的东西都是居家常用的,没名气。40岁以上的人才是我的主要客户群。”但她也结识了不少小区里的年轻人,有时候会帮他们收一下快递。(记者刘 萍)

寒夜里的坚守!探访在青岛打拼的草根

    十年前,沈晓申从家乡临沂独自来到青岛打拼。干过推销,上过班,承包过商店柜台。从2008年开始,他做起了夜市买卖,如今已干了七个年头。沈晓申不像其他摊主那么热情,甚至顾客上门,也很少说话。晚上10点,疲惫的摊主们陆陆续续开始收摊,沈晓申依然是收得最晚的那一批。10点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后,他与妻子开始拆卸挂灯、帽撑子,拢货装箱,最后拉到南山市场的存货场里……整个过程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当然,沈晓申的一天还没有结束。回到家,他要算账、查货、联系批发商补货,入睡时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钟。(记者张淼淼)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