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头条图片> > 正文

【趣青岛】樱桃熟了!带你体验青岛人的快乐周末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黄晓 宁冠宇 | 责任编辑: 2021-05-12 05:40:00

【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黄晓 宁冠宇)

五月,樱桃熟了。青岛人的快乐又多了一分。

“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让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禁不住折腰的美味正是这种小巧可爱、酸甜可口的樱桃。

樱桃,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咏樱桃的古诗词众多。因黄莺鸟喜含食该水果,而得名“莺桃”,诗词中的“含桃”指代的也是樱桃。

与舶来的欧洲大樱桃不同,由于“中国樱桃”果肉偏软,难以贮藏和运输,除了产地,鲜少能吃到。近些年来,由于大樱桃的经济效益更高,其市场和种植区逐渐为大樱桃所替代。

为保护这一特色农产品、增加果农收入,近些年来,北宅、山色峪、惜福镇等樱桃产地通过举办樱桃节、樱桃山会吸引市民游客到山里采摘观光,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采摘难题,也带火了乡村游、农家乐,丰富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生活。

青岛人对于本地的小樱桃可谓情有独钟。由于采摘季很短,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每逢周末,拖家带口、呼朋引伴赴樱桃之约的市民常把去惜福镇、夏庄的王沙路和去北宅的滨海大道堵得水泄不通。

“周末你们可得早点来,过了9点停不下车、堵得走不动。”在山色峪能停上千辆车的大型停车场,路边卖樱桃的热心果农告诉记者,这个周末(5月15日)就是山色峪一年一度的樱桃山会了,根据往年经验,早起的“鸟儿”才能快乐地吃上樱桃。

夏庄山色(shuǐ)峪,因樱桃而闻名,有“齐鲁第一樱桃谷”的美誉,“山色峪樱桃”也获农业部认证,成为当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自2003年起,山色峪于每年5月举办樱桃山会,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大大提升了这里的知名度,也让山坳坳里的山色峪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时至今日,当地的樱桃种植规模已达4000多亩、20余万株。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为果农增加了经济收入。

据了解,当地人种植樱桃已有上百年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清年间。已年近古稀的果农孙丕贤说,他家的果园里就有一百七八十岁的老樱桃树,这样的老树村里还有不少,从他记事起,村里几乎就家家种樱桃和杏。原先山里交通不便,他都是推着小车到市里去卖樱桃的,后来通了公路,有小贩开车到村里来收,日子越来越好过,特别是开办樱桃山会之后,打响了名号,让他们村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由于打响了知名度,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樱桃。“这里原来都是沙土地,种地瓜、花生,收成不好,后来就承包下来种樱桃了。”在停车场对面的北坡,孙丕贤的儿子孙维昌说,山下的这几百棵树都是近20年来父亲自己种的,新种的这些树矮一些,方便游客来采摘。

山间小路不太好走,采摘途中难免要爬山。

种了一辈子果树的孙丕贤说自己这两年腿脚不好,爬不动山了,指望儿子回家打理果园。孙维昌每年农忙的时候回来帮忙采摘,一家人齐上阵,从早到晚,一天只能采四五十斤。“忙不迭,樱桃一天一个样,今天不摘两三天可能就烂了或被鸟琢了。”孙维昌说,村里的年轻人不少都去城里或外地工作了,劳动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难题。自从搞了采摘观光,为他们减轻了负担,近些年还有承包果树的业务,他们只负责日常打理,果子成熟了通知“树主”来吃。即便是这样也忙不过来,孙维昌说,村里成立了几个合作社,以后可能要靠村里统一雇人打理。

樱桃易碎,采摘全靠人工,半个小时才摘了这么点。

今年樱桃似乎比往年熟的早,采摘季是不是也会提前结束?山色峪的果农表示,影响不大,5月初是山下的一小部分先熟,最佳采摘时间依旧要到本月中旬,山上的熟的更晚,要月底到6月初才能熟。

除了摘樱桃、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农家宴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青岛人执着地“迷信”崂山里的一切都被“仙气”滋养着,放到现代人的语境里大约就是“绿色健康无公害”。

附近农家宴的水库鱼也是一绝。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色峪位于崂山水库上游,既是水源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区,又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不仅山清水秀、林茂果丰,肥美的水库鱼和散养鸡也是一绝,崂山参、槐花饼、蚂蚱菜、地瓜面包子等都是当季必点的特色菜。

一年一季的快乐,且吃且珍惜!周末带上家人,逃离城市,赴一场樱桃之约吧!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