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真金白银“礼包”、专列专机安排……开年“抢人大战”升级,青岛这样“突围”

2022-02-19 18:26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虎年开年以来,各地纷纷拿出“诚意”举措,掀起新的“抢人大战”。

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的青岛,对于一线工人和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青岛正在行动——

春节假期过后,“招工”市场一片热火朝天。

2月9日,在青岛市(市北)灵活务工市场启动2022年春风行动,推出10万岗位的用工需求;

2月10日,召开“青雁归巢”行动——青岛学子新春座谈会,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返青就业创业;

2月11日,载有54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的G2096次“鲁甘劳务协作—青岛·定西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列车于晚上9点35分抵青,分赴全市109家企业助力生产;

2月12日,来自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务工人员乘坐山航SC8820次航班于下午5点抵达青岛;

2月14日上午,虎年首场“直播带岗”在青岛比亚迪生产车间内进行;

……

春节过后,青岛加速升级“抢人”战术战略,打出稳岗留工大礼包、强化地区劳务协作、以市场化手段促就业等“组合拳”,全力打好“用工难”突围战,为全市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保驾护航。

01

力促“稳岗留工”,“礼包”送不停

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尽快适应青岛生活,青岛为其送上“生活礼包”。

春节前后的季节性缺工,已成为一个常态化难题。特别是近两年“开春”,受到疫情的影响,外出打工赚钱已经不再是很多务工人员的第一选择,这也让阶段性“招工难”“用工荒”愈发严峻。为尽量减轻开年之后复工复产无人可用的困境,各个城市也纷纷做好“提前量”,想方设法在春节期间“留人”上做好文章。

春节前,青岛高新区就抛出“利好”——凡是在高新区核心区内“四上企业”中“稳岗留工”的非青户籍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标准补贴;青岛市总工会推出新春“大礼包”,包括困难职工帮扶、专业知识义讲、小学生公益辅导、节日慰问等十大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最高1888元的新年“集虎卡贺新春”活动,以此来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留青留岗过年。

除青岛外,杭州、绍兴、宁波、金华、合肥等地也纷纷推出一系列令人心动的“新年礼包”——

杭州对春节假期留杭的在杭缴纳社保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按每人600元标准发放总额为500元的抵扣券和人均100元标准的现金券;

宁波推出最高每人500元的“留岗红包”,春节期间,就地过年职工可凭“5·1服务卡”享受系列迎春特惠活动;

金华在春节期间为在金华就业的非浙江户籍人员每人发放共计800元的消费券;

苏州连续第二年推出“稳岗惠企十条”,不仅外地留苏职工春节期间在苏州工作的,凡申请参加2022年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含积分落户、积分入医、市区积分入学)给予15分加分。同时,继续延续用人单位和职工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总和阶段性降至1%的现行政策,实施至2022年4月30日;

合肥推出《2022年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计划》,对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间留肥,在该市重点用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工作,且在合肥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留肥红包”,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

对2022年1月29日至2月7日正常生产的工业企业、未停工的项目工地留岗员工发放“1000元春节大礼包”“100元话费补贴”“免费用餐”等系列大礼包;

……

各地在推出上述“春节大礼包”、将实惠发放到务工人员手中外,同样注重兼顾稳产留岗的企业主体。

春节假期后,“用工荒”“招工难”现象普遍。

苏州的“稳岗惠企十条”中就明确提出,对2022年1至2月份吸纳首次来苏就业人员,且与其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参加社会保险3个月及以上的重点企业,各地可给予企业一定标准的来苏就业补贴;

合肥对春节期间开展“共享用工”7天及以上的输送企业,按每人700元标准,给予输送企业一次性补助,单个企业补助上限为40万元;

芜湖根据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日均用电量,对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1月31日至2月15日不停工且现场施工日均人数50人以上(含)的项目给予补贴;

杭州钱塘区更是设立2000万元稳企留工专项奖励资金,对于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不低于上年第三、第四季度季均值或同比增长6%以上的规上企业(含服务业),根据企业用人规模,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

这些真金白银的“实惠”,在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留岗、调动稳产企业积极性外,更多的是在释放一种信号:城市正敞开胸怀欢迎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的到来,并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这种留人的态度比真金白银更温暖、更能打动人心。

02

加强地区间的劳务协作,青岛出新招

想方设法“留人”,更要千方百计“抢人”。春节之后,各地“招工”市场一片热火朝天。

正月初九,青岛正式启动2022年“春风行动”,并举办首场线下招聘会。当天便有60多家企业的3000多个岗位前来招人。除了制造业企业急需的操作工、技术工之外,保洁员、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等民生服务行业的岗位需求量最大。

“春节前,我们对市场主体进行了摸底调研,并推出为期近两个月的春风行动,这期间我们策划了‘农民工招聘大集’现场招聘会148场,线上招聘会40场,共计188场的招聘会,提供1300多家企业的近1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市场服务部工作人员战子龙表示。

据介绍,今年春风行动的10万就业岗位,平均月招聘工资约为5700元,同比增长5%。“招聘月薪在5000至10000元的岗位有6.1万个,占全部岗位的60.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也是市场上对于‘招工难’现象的一种自我调节,希望提高薪资待遇来招引更多的务工人员。”

本地务工劳动力数量毕竟有限,如何强化跨地区间的劳务协作,便成为当前破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荒”“招工难”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春节前超过800万外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异地务工人员大省广东,春节过后便与贵州、云南等省份对接,组织安排了2000余班次专车、10趟专列和3次包机活动。

而在劳动力资源大省河南,仅嵩县一地就开通了38辆次的“返岗直通车”,来自江苏镇江、浙江宁波、四川成都、上海宝山等地的务工专车大巴“点对点”输送到厂。

作为用工大市的青岛,自然也不会错过从劳动力资源充足地区“挖人”的机会。2月11日,今年首趟“青岛·定西返岗务工高铁专列”抵青,2月12日,来自城阳区对口协作地区—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务工人员乘坐免费务工航班顺利到达青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一下子为青岛解决了600多人的用工问题。

2月11日,今年首趟“青岛•定西返岗务工高铁专列”抵青。

2月12日,来自城阳区对口协作地区—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务工人员乘坐免费务工航班顺利到达青岛。

“前期,我们与全国范围内70个城市建立劳务合作联盟,日常也会将企业的用工需求,及时、精准地向全国范围内投放推送。”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劳务协作最为密切的合作方,青岛与定西、陇南两地已经建立起常态化劳务协作机制。仅去年一年,青岛就在定西、陇南两地举办了29场东西部协作现场招聘会,发布招聘岗位64338个。同时,还在市南、市北等7区市建立青岛-定西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站,为海信集团与定西理工中专、定西工贸的校企合作牵桥搭线。

也正是凭借这种密切的劳务协作往来,去年,仅定西、陇南两地农村劳动力来青就业的就有3815名(其中脱贫人口1991名),支撑了青岛的经济生产,也极大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03

市场化招工,订制化培养

与传统进厂、一干一年的务工模式相比,近年来灵活务工、共享用工正成为务工市场新趋势和年轻务工人员的新选择。

“其实,很多行业用工有淡旺季,传统用工模式下进厂就是一年,旺季活多自然务工者收入也高,但到了淡季,就成了离职、返乡高发期。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本身的招工选聘成本,对于务工者而言,也没有很好的收入保障。”在青岛蓝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鲁峰看来,灵活务工、共享用工很好地规避了这种某一行业淡旺季的劳动力供需矛盾,“这一行业进入淡季,但总有别的行业、岗位正在旺季,务工者可以及时调配,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不过,作为新事物的共享用工、灵活务工,目前来看也仍有很多令“打工者”担忧的问题,尤其是共享用工、灵活务工者的权益如何保障。“这些年,我们也在大力培植本土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通过合理规范、引导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突出他们的专业化、市场化中介服务作用,更好地链接劳动力供需双方。”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在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上介绍道。

去年9月,青岛出台《青岛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开展促进灵活就业服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各类企业,特别是用工密集型企业,提供招聘、培训、人事代理等精细化服务。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闲置、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等资源不平衡问题,多渠道搭建服务平台,开展企业间“共享用工”,为阶段性缺工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充分发挥灵活务工市场作用,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供需信息,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

当然,除了加强市场化招工外,青岛也在不断摸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不断培育本土技能型人才队伍,打造工匠之城,这对于破解青岛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尤为关键。

54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点对点”输送至青岛109家企业。

去年11月,青岛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评促培,不断提高整个城市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尊重和赞誉,激发各类技能人才学习积极性和自豪感。

同时,青岛也鼓励用工企业与技能技工院校开展专业合作,精准培育、定制化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去年,青岛还与陇南、定西签订多项劳务培训协议,青岛各区市人社部门赴西部结对区县组织开展以电子商务、育婴保健、电工焊工、面点烹饪等为主题的技能培训班共62期,培训协作地农村劳动力3743人次。

人力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岛从新年开局就在此方面狠下功夫,为城市配足优质人力资源,确保稳定度过“用工荒”“招工难”阶段,为推动全市一季度实现“开门稳”“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能在青岛“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在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共同推动这座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

作者 |任晓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