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来说,他们的建议、提案,无一不源于百姓的实际生活,一件件、一桩桩取材于百姓生活的素材,成为人大代表手中的建议、政协委员手中的提案,正是因为他们踏踏实实调研,百姓诉求才被真正带上了两会,为改善民生带来了无限可能。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用网络盘活闲置停车位

 “开车的人,谁没经历过停车难,我有一次出去办事,十分钟办完,但找车位找了近半小时,停车地点距离办事的单位还有好远一段。”市民柳女士说起停车难题,颇有感触,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市南区,原来停车较容易的崂山区,现在车位也不那么好找了。

    柳女士又说起自己的另一段经历,她前年找家住海嘉社区的朋友串门。“我印象她家小区停车很乱,可我到小区后发现门口有停车杆,外来车辆没那么容易进去了。”原来,这个小区经过改造,划定了停车位,原来乱停车带来的混乱,突然就消除了。

    对此,市政协委员刘永梅试图寻找一些方法,在现实情况下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青岛银行机构管理部经理刘永梅长期关注停车难这一话题,她调研发现,停车难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商业区,下班后,居民小区停车难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刘永梅认为,除了挖掘更多停车位资源,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现有停车位的利用率。

    “我关注停车的问题后,调研过台东、香港中路、中山路等地方,发现乱停车的真多,但我转了一大圈发现,周围也没有可以停的车位。”刘永梅介绍,但她同时发现很多停车位空着,有人想去停也停不进去。“我所说的这个区域,是白天的小区停车位,人们都上班去了,车位空了出来,可周边上班的人,依然为找车位发愁。所以我想能不能把这些车位合理利用起来,准确点说,是将这些车位的某个时段利用起来。”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刘永梅来到海嘉社区,现场调研停车位的管理和利用。社区主任李志强介绍,小区半封闭后,停车秩序井然,215个车位很快被分光,来走亲访友的外来车辆可免费停车,但不允许过夜。

    刘永梅说,开放小区转变为半封闭小区,解决了业主的停车难问题,算是一大进步。“如果打开思路,将一部分车位的白天时段使用权,有偿给周边上班族使用,就可形成车位的高效率周转。”刘永梅说,她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这些问题,“小区里的停车位,晚上使用率高,白天空着一多半,竟然成了闲置资源,不利用起来太可惜。”

    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刘永梅的亲身经历和调研事实告诉她:停车难,车位分布不均匀,大量车位在某些时段被闲置。“我的想法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一个APP软件,按照区域划分将某些时段闲置的停车位分享,运营单位以有偿的方式解决停车难问题。”刘永梅认为,如今在互联网技术上,应该不是太难的问题,关键是突破一些利益壁垒,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在调研中,刘永梅的想法受到海嘉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注,希望有机会采用这种方式,将停车位的白天时段盘活,提高车位利用率,为周边停车难和交通问题带来新的解决途径。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寻找养老产业新模式

    过了75岁之后,该怎么给自己养老,成了独居老人孙文英最关心的事,半年来她参观了4家老年公寓,但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安度晚年的地方。“我想找的不是一个让自己吃饱穿暖,躺在床上等着离开人世的地方,我想找的养老之地要有优美的风景,要有完善的医疗设施,要有多种多样的养老服务,供我和朋友们一起消遣。”孙文英称,她希望能够幸福而且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市政协委员姜志荣今年带来的4份提案中,其中一份关于推进地产养老,建设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提案,跟孙文英老人希望的养老模式不谋而合。

    “我是青大附院特检科主任医师,在工作中经常能看到患病的老人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给整个家庭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市政协委员姜志荣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50多岁了,她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养老也是她自己即将面临的问题。2011年,姜志荣在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养老与康复保健一体化的提案,首次关注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这份提案得到了民政部门的充分重视。此后几年市政协会议上,姜志荣的提案都跟青岛市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关。

    “这些年我走访了岛城大中小各类养老机构,深入到老人当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姜志荣称,她关注到很多养老机构都存在护工短缺、护工素质不高的问题。护工与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每天朝夕相处,护工除了能生活护理外,也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护理技能,但目前这样的护工非常少。姜志荣调研发现,崂山区现有一级和二级综合医院各1家,床位使用率均不到10%,一级专科医院3家,二级专科医院7家,疗养院1家,床位使用率在50%以下。大量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因为缺少患者而闲置。姜志荣在这次市政协会议上提出,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利用效率,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希望把发展养老机构和一二级医疗机构转型相结合,实现双赢。

    除了在青岛本地调研外,姜志荣还在2015年,前往上海和杭州等地,进行了养老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学习了外地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了解了我国养老产业的新模式。姜志荣在杭州调研时发现,杭州当地兴起了一种养老地产模式,有实力的开放商选择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兴建养老小区,并开发相关的养老产业链。“我在杭州调研养老地产项目时看到,入住的老人每天就像生活在老年大学里一样,可以选择茶道、舞蹈、唱歌、绘画等不同的项目,小区里还有电影院、图书馆、健身房、小吃街等设施供老人使用。”姜志荣称,入住的老人还可以实现互助养老,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姜志荣建议,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也可以结合地产养老模式加以推进。

    在走访岛城大中小养老公寓时,姜志荣还特别关注了岛城的失智老人。她介绍称,失智老人是失能老年人中更为特殊的群体,据统计,我市失智老人约有20万人,这些失智老人需要长期而专业的照料,而这种照料是普通家庭难以给予的。由于失智老人的特殊性,一般的公办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失智老人,而民办养老院受条件限制,无法为失智老人提供专业的陪护。从社区到养老机构几乎没有失智老人专属的资源。她建议,推动现有一二级医疗机构转型服务,加快建设为失智老人服务的专业养老机构,构建失智老人层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实行养老护理资格准入制度,并将失智老人的照护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推广海葬做好配套工作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协委员张青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山东头村民。这位老人回忆,当年山东头村改造时,牵扯到村里的墓地搬迁问题,老人是最早一批响应政府号召,将祖辈海葬的村民之一。就为这事,老人当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好在有家人的支持才最终成功进行。说起当时的决定,老人称自己至今一点也不后悔,甚至还说如果再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自己还会这么办。“俺们农民知道土地的金贵,总不能让去世的人占了活人的地吧……”老人说。

    “老人的话很有代表性,他的心声打动了我,也是我最终做出该提案的动力。”张青表示。抱着为百姓发声的想法,张青做了大量有关海葬的调研工作。张青发现,海葬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诸多的好处,比如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同时对于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按理说,在青岛推广海葬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和张青预想的有很大差距。“根据2015年我市提出的《青岛市殡葬设施发展规划》中数据显示,我市2014年死亡人口安葬方式中仅有1.52%选择海葬,城区海葬也仅有3.22%,在所有丧葬方式中,海葬所占比例并不高。”张青认为,市民对这一生态化的安葬方式之所以难以接受,除了有入土为安的传统风俗习惯外,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对逢年过节没有一个固定场所祭奠心存芥蒂。

    “我身边的许多亲戚朋友,也想等到自己百年之后海葬,但每当谈到今后祭奠问题时,大家心里就都有了顾虑。”因此张青认为,在倡导一种新的殡葬方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逢年过节市民有祭奠故人的需要,做好配套工作,为市民提供一些可以祭祀的固定场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海葬。张青表示,要做好这一点其实现在就有很多的可行办法。首先,可以在我市的市南、市北、崂山、黄岛、胶州、即墨等地海岸,建设一定数量的海祭台或海祭栈桥,供市民就近祭拜骨灰撒海的亲人;其次,在逢春节、寒食、清明这些特殊节点时,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为市民祭奠活动提供专门服务,一来可以表示对海葬者家属的关心,二来也可以引导市民文明祭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做好这些配套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市民转变传统殡葬观念,这才是推广和提高岛城海葬比例的良方。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精准扶贫农村“两后生”

    16岁的小冉(化名)家在农村,没上完高中就出去打工,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一年下来不仅攒不了几个钱,还要回老家向父母伸手要钱。

    市政协委员王乙潜看到这些心里格外难受。“在我的老家,像小冉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一种新的原因。”王乙潜介绍说,这些孩子的家庭本不富裕,孩子不工作,家庭没有经济来源,贫困在所难免。经过深入走访,他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农村贫困户“两后生”加强扶助案》,他表示,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的脱贫问题,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各级政府、社会的关注。

    市政协委员王乙潜介绍说,农村贫困户“两后生”是指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入大学或中专院校就读的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这个群体年龄在15至20岁,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较早走上了社会:有的结婚生子、有的闲散在家、有的误入歧途。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文化水平低、是非辨别力差、技能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差,抵制不良诱惑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两后生”由于谋生能力不够、家庭条件所限,心理自卑,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是代际贫困的延伸者;这些孩子由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很容易成为失业、失管的闲散人员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老家在莱阳农村,每年过年过节我都会回老家,村里这样中途弃学的孩子特别多,村里人对教育重视不够,而十五六岁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正式形成,认识不到未来发展之路在哪儿。”王乙潜告诉记者,而恰恰这个群体是最容易挖潜,可以成为精准扶贫的突破点。当前,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的脱贫问题,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各级政府、社会的关注。

    走访中他了解到,很少有人对这个群体进行关爱,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为此他建议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对所在区域“两后生”群体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与现阶段开展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对接审核,对其中农村贫困户 “两后生”重点标注;掌握好这些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目前家庭情况、个人发展情况、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实施重点追踪、精准关注。

    各级政府应积极为农村贫困户“两后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和平台,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优惠和扶持,实行“定点帮扶”、“一对一帮扶”、“一对一管理”,精准跟进指导、精准发力解难帮扶,确保后续不断节;用“扶一把”、“拉一把”的理念使农村贫困户“两后生”这个群体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让他们自食其力、脱贫致富、遵纪守法、有尊严地生活,融入到社会大家庭里。

    “当前社会上都在大力宣传创业。希望能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农村创业人才上面,激励和鞭策更多农村 ‘两后生’奋发图强。”王乙潜期盼道。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让道路不再“肠梗阻”

    每天上下班回家,隆德路是张录的必经之路,然而这条路越来越拥堵,附近的居民们也时常向他抱怨说。为此,张录将隆德路当做了自己的调查范本,详细地开始解剖造成“肠梗阻”的缘由。经过一番观察和走访,张录发现拥堵的症结所在:隆德路长仅为650米,宽9.5米,两端分别与宁夏路和宁德路相交,为双向两车道,道路一侧设置停车线。但隆德路3号为公交集团隆德路车队停车场,停放了112辆公交车,33路、218路、320路等3条公交线路由此发车,让这条短短的小路显得异常繁忙。“想让隆德路不再出现‘肠梗阻’的现象,就必须‘动刀’。”张录说,他准备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公交、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诊治”,保证居民方便出行。

    如果说,车辆都能有序停放、有序行驶,这条道路的交通状况还不会那么糟糕,问题就出在了违法停车上。张录注意到,特别是到了下午5点后,违法停车问题尤为突出,道路两侧都停了车,导致狭窄的道路只剩下了一条行车道,加上争道抢行,导致通行效率不高,通行秩序混乱,拥堵成了必然,也严重影响了该路段公交线路车辆的正常运行,给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交警部门多次进行规范,并对乱停车等违法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公交集团将进出该处公交停车场的3条公交线路调整为西向东单向行驶,以缓解拥堵情况。但是受制于道路基础条件,单纯依靠管理、疏导、处罚等手段,无法解决该处道路拥堵问题。

    因此,“将隆德路改为由西向东的车辆单向通行道路”建议被张录带到了两会上。“我是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提出这条建议的,同时也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呼声。”张录表示,在这次两会中,他一共提出了8条建议,件件都关乎民生,其中4条都与道路有关,这些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也有一些是市民向他反映的。

    作为青岛公交集团的董事长,张录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格外关注,不论是自己走在路上,还是到下属企业走访,他都时刻关注城市交通的发展。在他所提出的8条建议中,问题都很具体,也很实际,其中两条都涉及到了公交场站的建设和管理,他还提出要规范高架桥下公交车停放管理。

张录说,随着城市发展和乘客出行的要求,公交线路和车辆在不断增加,市区现有公交场站受前期规划限制,目前有近700辆公交车占路停放,还有部分公交车辆停放在高架桥下。张录认为公共交通行业是公益性民生工程,按照公交都市建设目标,所有公交车辆均应退路进场。在去杭州、哈尔滨等地考察过程中,他也注意到了当地对公交场站的管理,有些好的办法可以学习。因此他建议:在高架桥底绿化的同时能够结合公交车辆停放进行系统规划,既解决绿化问题又能够解决公交车停放的难题。

“今年是我提出建议最多的一次,问题虽多,但都亟需解决。”张录表示,每条建议他都会事先去了解走访,有些建议并不是立即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但有些得到了解决,就会令人特别欣慰。

每条建议提案都来源于百姓生活 提出改善方案

    改良中小学生校服

    前年,高丽新的朋友带着孩子去香港、欧洲等地旅游一趟,每到一个城市旅游,他们都去当地的校园参观,发现不少学校学生的校服很有特色。“我朋友跟我说,香港地区有的学校的校服是改良的小旗袍,特别有中国传统韵味,而且学生穿上后,显得很有精气神。”高丽新介绍说,孩子回来后不愿意穿校服。“内地孩子们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的校服,是因为校服的款式、质地实在有些差强人意。”高丽新说,她为此走访调查,许多学生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对她说:“我们天天穿着肥大的运动服,这种校服你说好看么!”由此,高丽新下定决心,改良校服,让孩子喜欢。

    自从与这位朋友聊天后,又有多名朋友聊天时,也无意中说起当前中小学生校服,大家意见都是希望校服可以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高丽新表示,自宽大的运动装成为校服后,关于校服的美丑话题一直未停止。“几乎没有男女明显区别的运动装校服,在美感上没有跟上潮流。另外,近几年抄袭欧洲校服的做法也很盛行。”高丽新认为,一些校服做工质量欠佳,尺寸也不适合所有人,有的款式还不方便补订,因此她建议当下校服应该尽快改良。

    改良校服应如何设计呢?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火热现象,校服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切入点,既切合实际需求,又行之有效。首先,她认为应设计出经过改良,适应现代校园的“轻中式”时尚校服。

    “中国传统服装的不少经典设计并不落伍,它精致复古却不失简洁,内涵深远却不显古板,我认为这更符合中国校园文化和中国学生穿着。”高丽新说,在新校服上应多设计应用传统服装的元素,如盘扣设计即源自中国最古典的旗袍盘扣,它精巧细致,从古老的“结”发展而来,用一针一线的穿梭,结成一颗圆润端庄的扣子,不仅起到固定衣服的作用,更展现了一丝不苟的自我涵养,这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高丽新还建议,从校服款式设计、面料取材、颜色配搭,到细节裁剪的每一处细节,都应体现出中国元素。“同时,改良校服应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个性,收集和汲取全球经典校园服饰的精髓,与国际时尚接轨。”

    在材质上,高丽新建议所有贴身穿着的产品均要采用有机棉面料。“这种面料天然环保,无化肥农药,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质;面料触感温润柔软无刺激,透气性佳,吸汗快干,不会产生静电。”高丽新说,外套类产品应采用涂层技术,这样可防水、抗污、抗油。

    另外,高丽新认为校服还要实用,为保障孩子夜晚或阴雨天气出行安全,在外套产品上应增加反光技术。同时,户外及运动装款式产品,应采用防紫外线面料,这可有效屏蔽紫外线辐射。考虑到现代学生对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她认为部分款式还应增加隐藏式耳机线穿孔和数码设备贴袋,让孩子可以轻松上学,快乐随行。“希望以最美校服传递教育内涵,从而引领校园服饰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高丽新说,让孩子爱穿自己的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