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法国人派特斯 巴斯蒂安在上海街头发现了一种廉价球鞋——飞跃,他探究了这双鞋的历史并为之倾心。于是他与设计师查尔斯穆卡一起成立了新的“飞跃”创意小组。2006年2月,面向欧美市场的新“飞跃”系列诞生,这双中国地摊上的廉价鞋子被卖到了每双50多欧元。飞跃球鞋的故事就像一个神话,它原本售价只有十几元人民币,被法国人重新设计后,在欧洲卖到了50欧元。这个故事被不断演绎,故事主角也从“飞跃”以讹传讹变成了“回力”。故事的神奇处在于,法国人的设计与包装如何把这双普通胶鞋变成了一个时髦品。营销专家说,只有法国人才能拯救飞跃球鞋。这个判断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时尚历来是西方世界占主导的叙述,时尚中心是法国,是意大利。一双中国产胶鞋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得到认证后才能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意义”,明星布鲁姆穿上“飞跃”才能让这双鞋变得时髦,这样的故事在时尚产业中并不少见。
CK推出了“千层底”:黑色的布面、胶底白边,鞋面上有一截松紧带。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存物证,在印上细密的CK标志后标价为490元,而专卖店门口的地摊上这双“农夫鞋”的价格是8块钱。
2006年10月8日,LV爆出一只大家熟悉的地摊货—红白蓝尼龙袋。这只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蛇皮袋”“民工袋”,在印上LV邮戳后,标到令人咋舌的20000元,宣告了这件老国货的身份蜕变。
这些绝非偶然。
卡梅隆 迪亚兹背上了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用书包。
解放鞋被本 华尔特斯的Ospop改造成Skywolf(天狼)和 Departure(起飞),售价都为 76美元。
精灵王子奥兰多 布鲁姆穿上了“飞跃”。
八十年代“中国制造”飞跃鞋在海外成为“欧美时尚”
曾经在各大论坛上的恶搞居然就这样突然间变成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事实。中国人所注重的向来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事物背后的道理—对于“国货”来讲,它已经和“民族”“尊严”这些严肃的概念永久性地凝固在一起。我们是如此渴望在经济时代用产品向世界表达我们的民族自尊。但直至今日,国货依旧抹不去它所带来的难以启齿的难堪和酸楚。
而今天,这种纠结了很久的历史情绪遭遇突如其来的国货热情,让我们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国货强大了?好像真的是强大了,但是这种一夜之间变成名牌的方式真的是让我们始料未及、难以接受。对民众来说,这种久违的“认同”使得积累了两三代的复杂情感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尽管这些东西变得贵得买不起了,但重要的已经不是价格—名牌当然要贵,毕竟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国货强大”的证据,集体心灵的慰藉显得无比重要。
作为“国货热”的表征之一,由贾维发起的豆瓣网“经典国货”小组里的年轻人已经超过20000人。这群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迷恋于寻找这样一些产品:回力胶鞋、梅花牌运动服、海鸥相机、乐凯胶卷、永久自行车、郁美净、蜂花洗发精、健力宝、大白兔奶糖……同时,老人们也翻出了那些曾经被时髦的年轻人鄙夷的老物件。今天,这些老国货在时尚潮流中复活,我们看到了历史性的一幕:时尚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发了巨大代沟,而今天,两代人甚至是隔代人的鸿沟却同样因为时尚而得到了弥合。
但我们的心里一直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种不安,只不过这种不安一直被欣喜的情绪所掩盖,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去追问:那些许久不见的面孔,归来时是否还如当初。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