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浮山后13年菜地变金蛋 房价八年翻两番(图)

来源:大众网-- 2013-03-28 14:48:28 字号:TT

1993年的浮山后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

现在的浮山后是一个个现代化的小区

    栾翠竹,1999年11月作为第一批拆迁安置户,搬迁到了浮山后,那个曾经是菜地的“遥远的”浮山后。

    张亚明,来青创业外地人,2009年他花了50万,在浮山后买了一套套二的中小户型,这套房子让他成为了青岛人。

    赵伟立,家境优越的“小公主”,即将结婚,她打算和男友购置一套总价约260万元的150平方米的大房子。

    50多岁的栾翠竹、30多岁的张亚明、还有20多岁的赵伟立,他们是三个年代浮山后人,他们也成为了浮山后完成从菜地,到温馨家园,再到豪宅所在地“三级跳”的见证者。透过他们的经历,一条主线若隐若现,这个主线就是房子,随着城市的发展,他们跟着浮山后慢慢从“郊区”走进“市里”,又慢慢走向高端。

    一代浮山后居住者——

    60后的3个梦想,全在这里实现

    最初梦想:搬出棚户区

    栾翠竹是一名60后,记者联系上她时,她正张罗着小区居民的一大摊子事。1999年11月份,栾翠竹是最早一批迁到浮山后的居民,当时得知要从汉口路的棚户区搬迁到这儿,她着急坐着公交来看,“一过洪山坡桥,这里就是一大片工地。”栾翠竹告诉记者:“别人都嫌这儿是农村,我可不嫌弃,我住够了棚户区。”

    谈起之前居住的汉口路棚户区,栾翠竹介绍:“一个院子住着两家人,若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里到处接着盆。一家三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还有的邻居祖孙三代挤在12平方米里,跟媳妇睡上下铺,做饭就在外面搭建个小棚。房间隔音不好,一人看电视,其他人都能听到。有的墙就是一层砖,连石灰都没抹。谁家来了客人,我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除了隔音不好,生活也十分不方便。棚户区每家每户都备有扁担和水桶,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挑着扁担去接水,再挑着扁担倒脏水。“我在那里待够了,一听拆迁就很激动。就是农村地儿,我也要过去住。”能够搬离棚户区成了栾翠竹一家最大的梦想。

    1999年11月份,拿了钥匙,栾翠竹一点没耽误,签协议之前,她该打包的东西早早打好了包,稍微装修了下就搬过去。“当时分了个77平方米的套二房,亲朋好友甚至单位领导都来看,眼里全是羡慕。”

    第二梦想:下楼能买菜

    从棚户区搬到浮山后,一家人很是兴奋。“搬进新房的第一顿饭,我买了不少海鲜,请父母来一块吃饭。那时候是冬天,一进门就很暖和,不用劈柴烧火、出门挑水,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曾经的扁担和水桶,都扔掉了。”栾翠竹介绍。

    但刚搬过来的时候,一大家子又面临一个大问题:上班不方便。“当时从浮山后到市区只有一趟28路公交车。从小区走到公交站需要20分钟,再挤上车到单位,没一个小时根本到不了。”尤其到了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人挤人。

    不光交通不便,买菜也十分不方便。“浮山后有些村民的菜地还种着菜。有时候拿出来卖。我们有时候就下班从单位旁边买了回来做饭。”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区域开通了好几路公交车,上班也不再那么挤了。

    在栾翠竹的印象中,这些问题在入住的第二年就陆续解决了。学校、幼儿园、医院接下来几年也建了起来。特别是银川西路开通后,浮山后越来越方便,易初莲花超市(现在的卜蜂莲花)也逐渐建设好了,购物也方便起来。栾翠竹说:“曾经的浮山后除了山,几乎没有专门的娱乐设施,想去买一些大件的东西,那就得去一趟台东,2006年易初莲花超市(现为卜蜂莲花超市)开业以后,浮山后才算是有了像样的大型购物超市,为我们在购物方面提供了不少便利。”

    未来梦想:闺女也在浮山后买房

    作为60后的栾翠竹,两个大梦想已经逐渐实现:浮山后已经成为青岛最具潜力的居住板块,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对于当时的决定,栾翠竹一家都很庆幸。“那时候套二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好了。但现在浮山后的房价过万元,我们的孩子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可周边的房子已经贵到我们买不起的程度。”浮山后周边已经没什么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该地块最贵楼盘也高达3万元一平方米。

    “我们当时赶上了拆迁才住上了大房子,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要积累多年才能实现。我有个女儿,也是80后,同样也没房子。我还不想让女儿走太远,希望跟孩子之间能有个照应。孩子现在工作压力大,我们也想帮着孩子减轻负担。”但房子已经成了两代人头上的一座山。“虽然我现在感觉很幸福,但是还是希望女儿也能有套住房,我们都能有各自的住房和各自的空间。在住房上,希望保障房政策宽松些,让这些80后都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浮山后人栾翠竹的第三个梦想。

    二代浮山后居住者——

    浮山后帮他们变成青岛人

    与栾翠竹不同,今年33岁的张亚明4年前才入住浮山后。有一点张亚明心知肚明,他是很多扎根青岛的外地人之一。太平洋房屋山东总部总经理林宪周认为,如果说拆迁安置来的居民是浮山后的第一代浮山后人的话,张亚明这一批外地人落地青岛,在浮山后买房安家的他们则属于第二代浮山后人。

    总价低,外来人能买得起

    “10年前,我从临沂老家来到了青岛,那时候我23岁,一直想在青岛混。”张亚明说,来到青岛后,他先是在一家外贸公司打工,“当时,做外贸的没有现在这么多,生意相对好做一些,也攒了点钱。到了2008年的时候,家里催我结婚,我才发现自己已经28岁了,该结婚了,所以想到了买房子。”

    张亚明说,当时他手头上攒了大概15万元,“当时,如果我在从家里借一点,最多能凑够20万元。”有了想法后,张亚明开始看房子。“当时,正是房价疯狂上涨的时候,各个楼盘价格都非常高。”张亚明说,当时他还到延吉路的锦绣华城看过房子,“那里的房子居然卖到9000多元一平方米,而且当时周边的配套还非常不完善,敦化路、延吉路也都没有完成改造。”

    在看了很多房子后,张亚明来到了浮山后。“坐307路公交车很快就到了。”张亚明说,当公交车开到洪山坡的时候,他就下了决心在浮山后买房子,“我喜欢这种大片居民区的感觉,我感觉这才像个家,如果在写字楼当中冒出个居民楼,我反倒不舒服了。”

    通过一家房产中介看房子后,张亚明最终决定在这里买房子。“房子70平方米多一点,每平方米不到8000元,总房款50万元多一点,我首付20万,然后再贷点款,不用费太大劲就能有房子了。”张亚明说,他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但是更关键的还是房子的总价能承受。

    刚需,浮山后成最大居住区

    “张亚明是外来人口在青岛安家这个庞大人群的缩影,也正是因为张亚明所说的原因,浮山后区域成为了外来人口选择的最佳区域。”林宪周说,2008年以来,岛城的外来人口在青买房置业的人数开始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浮山后片区的规模也在慢慢扩大。”

    按照林宪周的说法,目前,福州路以东,银川路以北,黑龙江路以南,海尔路以西的这一大片区域都成为了广义上的浮山后。“正是因为浮山后的房子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和本地人都愿意落户这里,导致这里的房子非常受欢迎,所以片区的面积越扩越大。”

    对于这个片区的受欢迎程度,太平洋房屋山东总部的市场部经理郝银广介绍说,对于这个片区具体的房屋交易数量并没有统计,“但是,根据我的估计,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浮山后区域,每年成交 3000套到5000套房屋应该不是问题。”

    “有一个例子能够说明这个区域的楼盘有多火,目前浮山后的鲁信长春小区,共有99栋楼,只这一个小区养活了好几个中介机构,其中有一家房产中介机构光经纪人就有99人,实行包楼制。”郝银广说,“需要说明的是,他们的业绩还算不错,每个月大概有50万的业绩,可想而知这里的房屋成交量如何,这也能从侧面反映这里的受欢迎程度。不得不说,浮山后是因为刚需带起来的。”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