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中山路商圈难寻昔日盛景 老字号去向盘点(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6-26 07:29:11 字号:TT

中山路商圈难寻昔日盛景 老字号去向盘点

中山路商圈难寻昔日盛景 老字号去向盘点

中山路商圈难寻昔日盛景 老字号去向盘点

  一条百年商业街,曾经繁华,一度迷茫。作为青岛商业文化进化的见证者,这里不应该是一个段落,而是一篇一直在书写的乐章。只是现在有些“稍逊风骚”。

  1995年,中山路的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而到了2006年,中山路日均客流量只有3万左右,年销售额不到20亿元。

  正如北京拥有王府井,上海拥有南京路,百余岁的青岛也拥有一条一直伴随城市萌芽、发展的商业老街——中山路,在这里,滋生了青岛最早的商业文明。百年的青岛,是一座正处青年时期的活力之城,相比之下,这条在全国都数得着的百年老街却显得暮霭沉沉。

  印象

  老字号回不到过去

  1901年建成,1930年代进入第一个黄金十年——银行林立、戏院笙箫、各大报社书局全线驻扎、绸布、洋服、电器、烟草等当时所具有的25个行业无所不包;即使到了1980年代,中山路仍然是整个城市的商业中心。进入1990年代,百年繁华的中山路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但正如春和楼总经理沈健基所说,市场经济下,商业遵循的规则不仅仅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进则亡”。相关数据显示,1995年,中山路的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而到了2006年,中山路日均客流量只有3万左右,年销售额不到20亿元。

  与中山路相知相守的,是众多拥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他们曾是中山路繁华的受益者,也是中山路萧条的见证者,当记者再次按图索骥重新寻访这些青岛人心中的老字号时,发现很多老青岛耳熟能详的店铺已经消失在中山路上,甚至消失在历史当中……

  主营绸缎的谦祥益、岛城曾经最大的电影院红星影院、足足有四层楼高的澡堂天德塘、经营几千种果品的长青果品店等几十年的老店都已不在。而像万香斋、青岛饭店这种老字号,也迫于种种原因不再留守中山路。青岛饭店的负责人曾说 “我们再也回不到中山路上了”,其实,回不去的又何止是他们。

  探寻

  老商圈图存“新故事”

  6月的青岛已经步入旅游的旺季,但和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相比,中山路显得太过冷清。鳞次栉比的海产品店中,自南往北,定位高端的百盛门前经常搭建着绿色帐篷贩卖打对折的衣服,斜对面的悦喜客来购物广场里只有肯德基内人流不断,有80年历史的南京美容美发店已经由两层变为一层,亨得利几家店铺门前常常会有穿着浅蓝色大褂的店员在抽烟聊天,专营帽子的盛锡福吸引不了多少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汇集众多小吃的劈柴院内要热闹一些,但仍无法想象户部巷、夫子庙是怎样的摩肩接踵。

  稍显不同的是王姐烧烤门前常常聚集着等候烤串的年轻人,百年老店春和楼也在一楼新辟了三个门脸用以接待日渐增多的客人。“而我们曾经的中山路商圈,是从栈桥一直热闹到市场三路上的人民商厦,现在只剩从百盛到国贸这一半的区域了,而且远不及从前繁华。像我们青岛打字机商店、盛锡福等老店铺,多数都是靠吃租维持。”青岛打字机商店老板韩家楹诉说着目前中山路老字号的生存窘境。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人对中山路的萧条表示惋惜,也有人因为觉得束手无策而无奈地说 “Let itbe吧”。但中山路记录了太多青岛发展印记、承载了太多青岛人的回忆,轻易地说一句“就这样吧”也对不住那些前来寻觅老青岛气息的游客。我们谈中山路的改造与复兴,但离开了老字号的中山路不会具有其独特的韵味。现在,我们探寻那些仍然坚守在中山路上的老字号,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支撑他们坚守中山路?他们现在又面临怎样的生存业态?在自身的不断变革中,他们又得出了什么样的生存之道?而透过对他们的观察,我们也许能看到青岛商业发展中,各种行业的变迁历程。

    谦祥益 创建于1911年,是瑞蚨祥创始人的亲兄弟创办,曾经能去谦祥益扯一块布做衣服是平民百姓过年才敢想想的事情,如今,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谦祥益留给中山路的只剩北京路9号那座斑驳的旧址了。

    中山路老字号“去向”

    万香斋 始创于清朝末年,1956年在中山路设专卖店,曾位于中山路164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万香斋中山路店消失,2006年万香斋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达过重回中山路的愿望,可到如今也未曾实现。

    红星电影院 始建于1921年,1925年孙中山特派员王尽美曾与邓恩铭在其前身大舞台电影馆召开过青岛各界人民代表会,它曾是青岛市最大的电影院,也曾是山东省第一家票房收入过百万的电影院,2004年电影院被拆除,当时的媒体曾用“暂别”描述它的退出,但至今岛城也没出现“红星”的身影。

    谷香村 19世纪20年代在中山路20号开店,他家的排骨面和熏鱼面至今仍让很多老青岛回味无穷,2002年,由于经营不善,它在一片叹息中匿迹,2004年,青岛饭店出资1000多万元买了“谷香村”招牌,在河南路重新开张,但当记者再次寻访时,附近的居民已经说不清它到底在还是不在了。

  天德塘 建于1930年,位于博山路56号,旧青岛最大的澡堂,楼高四层,当时旧青岛只有几部电梯,天德塘就有一部。90年代后,随着市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个“岛上第一塘”渐渐失去光彩,在其博山路的旧址上,也只能发现一个叫“天德塘脚病修治室”的门店,似乎与它存在着某种联系。

  青岛饭店 始建于1932年,2004年中山路改造炸掉了青岛饭店的旧址,2005年青岛饭店在香港中路重新开门纳客。饭店的负责人曾说,青岛饭店“再也回不到中山路上了”。

  长青果品店 创建于1950年,在中山路曾经有3家店铺,南北干鲜果品、应时果品、加工蜜饯、水果罐头、进口的外国果类都可在这里买到,直到上世纪90年代,长青果品店生意仍旧不错,2000年之后,生意日渐冷清,直到悄然消失。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