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细数老规矩:青岛吃鱼不说翻 米饭不许插筷子

来源:青岛晚报-- 2013-10-14 14:16:37 字号:TT

    “一日与师哥聊天,提起我儿子一劲夸奖。 ‘少爷挺懂事。 ’‘怎么呢? ’‘每次见面都知道站起来打招呼。 ’‘这不应该的吗? ’‘唉,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 ’我愣了一下,细细咂摸规矩这两个字……”近日,相声演员郭德纲发布的一条关于规矩的长微博,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记者就微博内容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也感慨颇多,认为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后缺失“规矩教育”,应该加强引导。

    郭氏长微博,细数那些规矩

    平时郭德纲发微博,转发、评论通常在2000条以内,可这条关于规矩的微博,转发量高达74000多次,被评论22000多次,获得两万多个赞扬。

    细看他发的规矩,年龄偏大一些的应该很熟悉: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许用筷子敲盘碗,有乞丐之嫌疑,在外吃饭这叫骂厨子。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嚼。夹菜只许夹前面的,不许过河。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像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家有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上人家串门,敲门时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属于报丧,本家必不悦。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不许咋咋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

    不守老规矩,多数是年轻人

    “祖宗留下的规矩,该遵守的就得遵守。 ”一说起规矩,在一家国企工作的赵敏言语间有小火气。 “公司去年新招的大学生,给人第一印象还行,一说话办事就露馅了!我们办公室的东西,他拿起来就走,从不打招呼,那么理所应当。有一次,我们办公室也要用这东西,我同事跟他说:不好意思,我们也要用。结果对方大声来了句:用完我还你。他一出门,全办公室人都摇头,素质太差了! ”

    在一家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孙家杰,也感慨近些年在高校遇到的“不着调”学生比五六年前多了。 “以前多数学生递简历都是双手,规规矩矩的,现在有些孩子直接单手一扬,这样的我们肯定不要。 ”

    “那次我跟学生一起吃饭,一道菜上来,好些学生都像小饿狼似的扑上去,根本没想到有老师在场让老师先夹的事。 ”市民郝女士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对部分学生的餐桌礼仪感到无奈。

    “熊孩子”多,证明规矩缺失

    “近两年,网上有不少关于熊孩子的帖子,这些频频出没的熊孩子,不正是没规矩的最好证明吗?”曾经的网络热帖《一大波熊孩子正在靠近,你遭遇熊孩子了吗》给市民高磊留下深刻印象,帖子中提到的熊孩子毁坏家具、摘秃花朵等情景,他都遭遇过! “我邻居家的熊孩子来我家玩一次,我就崩溃一次! ”

    说到熊孩子,有高磊这样不满的市民并不鲜见。赵敏也认为,熊孩子的出现就是没给立好规矩,可这个问题最根本的“症结”不在孩子,在家长。“像我们单位新招的那个大学生,就有同事议论说,‘这样的孩子就是没家教’。孩子小不懂事,像小树苗似的,怎么长全凭家长修理。现在家家一个孩子,有些家长过于溺爱,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孩子确实不能过分约束,可不能因此忽略了最基本的礼貌问题。 ”

    山东孔孟乡,规矩自然也多

    提到郭德纲的规矩论,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高晓文也顿生感叹。这位姑娘生长于江南水乡,在青岛读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本地,目前与男朋友热恋当中,国庆节跟着男朋友回了趟泰安老家,在火车上,男友就对她开始进行“培训”了。“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些基本规矩,我们家也有。但他又提到吃饭注意什么问题,跟长辈说话注意什么问题,听得我有点头大。我们那边规矩可没山东这么多。 ”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马光亭,马老师认为,这看似简单的规矩,其实也与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历代古都多集中于北方,统治者正是通过一些礼仪、规矩来约束臣民,而山东又是孔孟之乡,儒家思想颇受推崇,对规矩的讲究自然也更多一些。

    饭桌规矩多,反映空间伦理

    细读郭德纲微博中提到的各种规矩,我们会发现与用餐有关的比较多,而现实中,餐桌上的礼仪也是不少长辈特别强调的。采访中,就有一些生于1985年前的市民自爆了小时候因为先于大人夹菜、在盘子里乱翻而被大人敲手的遭遇。

    对此,马光亭老师的观点是,餐桌上的种种规矩,并非平白无故出现的,更不是快被淘汰的糟粕。中国素来民以食为天,吃饭又是中国人最频繁的活动之一,很多交际都是在餐桌上进行的。餐桌上的种种规矩反映的是一种空间、伦理秩序,就餐中大人小孩的座次,就是伦理道德上的一种各归其位。懂得并遵守餐桌上的规矩,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种自我尊重。

    规矩该提倡,西方也讲礼仪

    “现在有观点认为,应学习西方,解放孩子的自由天性,不能总用老一套东西去硬卡孩子。 ”但马光亭老师认为,尊重孩子的天性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丧失基本的礼仪教育,而且在西方国家,同样非常注重“立规矩”。在西方社会学名著《文明的进程》中,严肃又风趣地讲述了身体各部分的礼貌和非礼貌行为、就餐时的规矩、聚会游戏以至卧室中的得体行为等,这实际是通过研究社会中很小的日常生活的细处,来反映出大的社会历史文明变迁。

    马老师认为,不管郭德纲提到的规矩,还是社会学家的著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殊途同归的。懂规矩知礼仪,才能够在社会中与人建立合理、和谐的关系,这甚至是一种交往技能,没有规矩的人往往容易被边缘化。对于面对一个逐渐全球化的世界来说,讲究礼仪也是必须的。

    青岛老规矩,吃鱼不能说翻

    郭德纲提到的多数规矩,也都是青岛人在遵循的。不过除了这些规矩,靠海的青岛还有一条“特色规矩”。

    旧时,很多青岛人以出海打渔为生,餐桌上吃鱼格外讲究。鱼的一面肉吃完后,要吃另一面,需要给鱼翻个身,这时候是绝对不能说“翻过来”,可以说正过来、调调,也可以说吃那面,总之就是不能说“翻”字,以免令人联想到船翻了这样的事。记者曾有一位住在大麦岛的土著居民,这位中年人说,小时候家里谁要说翻鱼,肯定要挨长者的训斥。(张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