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新闻专题>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山东模式力促剧团抱团取暖

来源:齐鲁晚报-- 2013-10-15 09:25:59 字号:TT

演交会间隙,各种精彩演出让大家放松神经。

    经过10月12日、13日两天的交易和展览,十艺节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落下帷幕,12日现场签约的9.02亿的演艺项目合作,只是此次演交会的部分成果。借助此次演交会的平台,演艺展览、交易的两大看点引人关注:刚刚成立的山东演艺联盟初见成效,展览交易中实景演出成为最大亮点。

    演艺联盟:抱团取暖,演艺机会大增

    演交会最显眼的二楼中厅位置,给了东道主山东演艺集团,10月12日上午演交会刚刚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山东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于剑就兴奋地告诉本报记者,山东演艺集团牵头的山东演艺联盟已经签约两个剧目,另有两个剧目已谈妥准备签约,“云南代表团的两个节目《苗族合唱团》《傈僳人》已经与我们正式签约,随后将在山东演艺联盟所属剧院演出,江苏的两个节目也谈妥了。”

    于剑说,山东演艺联盟之所以迅速签下多个演出项目,来自于联盟“抱团取暖”的功效。由山东演艺集团发起成立的山东演艺联盟,是山东首家跨区域联合运营的大型演艺组织,省内39家演艺团体参加了山东演艺联盟合作意向签约。与之相呼应,山东剧场院线此前也正式成立,全省有21家核心剧场加盟,“演艺联盟和剧场院线的成立,使得演艺团体和剧场能够抱团取暖,有演出机会,多家演艺团体集体出击,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的运营模式。而剧场方面,过去来一个演出,可能就只在一个剧院演出两场,成本自然很高。现在剧场院线共同承接这一演出,一下子演出几十场,单场成本就会降下来,票价也降下来了,观众也受益。”

    于剑表示,演艺联盟和剧场院线抱团取暖,让演出机会多起来,“我们的演艺联盟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省内,晋冀豫以及天津、北京、江苏和辽宁的部分剧场,也和山东演艺联盟有业务沟通。”

    实景演出:成本相对低,效益还不错

    本届十艺节演交会现场签约仪式上,兖州方面与“中国实景演出第一人”梅帅元方面就《菩提东行》达成1.2亿元的签约,成为现场签约仪式上签约额最大的项目。大型佛教主题实景演出《菩提东行》,以舍利东入中华直达兖州为主线,以音乐剧的形式描述并阐释了善与恶、修与悟,牺牲与奉献,众生皆可修得自在等主题。

    《菩提东行》项目在演交会签约仪式上拔得头筹,只是本届演交会上实景演出盛行的一个缩影。漫步演交会现场,包括《宋城千古情》《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等近二十场实景演出,都成为所在站台的亮点,而中国最早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也在演交会上进行了推广。

    实景演出项目在演交会上受关注,不禁让人想起之前业内关于“实景演出泛滥”的说法。不过,梅帅元之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相对于许多大戏,实景演出投入并不大,效益也不错,何来泛滥之说?梅帅元认为,“实景演出虽然动辄投入上亿,但这个投入里实际上包括其他演出要建剧场的那部分钱。”

    2003年首演的《印象·刘三姐》直到今天还被梅帅元认为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市场公认的最好的山水实景演出剧,7000万元的成本两年内就已收回,最近几年的纯利润更是达到五六千万元,“文化演出业对周边产业的带动是1比7,也就是说,靠《印象·刘三姐》,桂林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每年都有三个多亿的利润。”梅帅元与河南合作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与山东泰安合作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等7个实景演出项目,目前效益都不错。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