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地方,那里有地球上最湛蓝纯净的天空,有最雄浑峻伟的雪山,有最淳朴率真的百姓。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第二年青岛派出了第一批援藏干部,对口支援日喀则市建设,从那时起,日喀则市逐渐有了第一盏路灯,有了第一条柏油马路,有了第一座百货商场,有了第一所现代化幼儿园,有了第一个蔬菜大棚,有了第一座工业园……20年间,先后7批援藏党政干部和15批技术援藏干部走进西藏,来到日喀则市,“输血+造血”的援建模式,让日喀则市的经济、教育、卫生、市政等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援藏20周年”系列报道,讲述青岛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20年里所取得的成绩,讲述日喀则市百姓20年里生活的变化。
“海拔三千八,这里是我的家,美丽的日喀则,我为你牵挂……”这首歌不像韩红的《青藏高原》那样红遍大江南北,也不像郑钧的那首《回到拉萨》那样会勾起无数人对西藏雪域高原的向往,然而,这首歌却代表着青岛52名优秀干部对日喀则市永远的牵挂。20年间,52名援藏党政干部和90名技术援藏干部在日喀则市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援藏20年日喀则巨变
从拉萨沿318国道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翻过4000米的冈巴拉山,看过一路的雪域高原美景,记者终于走进了被誉为 “太阳之城”的日喀则市。街道两旁是太阳能路灯和枝繁叶茂的行道树,几栋正在建设中的高层建筑给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带来许多现代色彩,各种肤色的游客出入着城市里的各家酒店,市中心的各间商铺则忙着招呼远道的客人……然而,1995年的日喀则市在第一批援藏干部刘高锡的记忆里是这样的:整个城市没有一条柏油马路,没有一盏路灯,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随处可见的是垃圾和狗。
20年间,日喀则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地方生产总值增长60倍,财政收入增长30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倍……这一个个让人兴奋的数据,彰显着青岛市对口支援工作2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青岛市连续20年的对口支援,极大地增强了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极大地推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日喀则市的城乡面貌。”日喀则地委书记丹增朗杰说,青岛实施对口支援的20年,是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社会政治局势最稳定的时期,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群众生活改善最显著的时期。
接力绘制一幅蓝图
“当时整个日喀则市才8.5万人,我们到了之后才知道那里到底有多苦。”第一批援藏干部程文浩回忆说,20年前的日喀则市几乎都是土坯房,房顶盖的是铁皮,下雨时头顶上叮当响。“这还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好房子,至于道路和其它市政设施,就更别提了。”因为供电设施落后,整个城区没有一盏路灯,晚上只能通过发电机保证部分区域供电两三个小时。
从1995年,第一批援藏干部确定了“老城乡保护+新城区发展”的城市规划总基调,之后一批批援藏干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相互传递着一根无形的接力棒,这也成了青岛援藏的特点。“现在这座城市的面貌和2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越,但别把这些成绩都放在我们第七批援藏干部身上,其实前六批的干部的贡献才是巨大的。”第七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市委书记王波说,自1995年以来,青岛援建工作共投资4.16亿元,完成各类援建项目410个,其中很多项目都是由两批甚至多批援藏干部接力完成。比如,日喀则市行政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第四批援藏干部立项,第五、六批援藏干部接力完成;日喀则工业园第六批援藏干部规划蓝图,第七批援藏干部着力打造;江当乡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第六批援藏干部启动,第七批援藏干部完善,今年8月份将投入使用。
真情援藏爱洒高原
第三批援藏干部、曾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的李永春说,高原反应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踏上日喀则的土地,总是逃不过头痛、失眠、肠胃病、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凌晨1点多,头疼得要命,还是无法入睡。”“太阳直射下来,根本睁不开眼睛,嘴唇干得要裂开。”这是青岛第15批技术援藏干部宋广伟在自己的援藏微博上发出的感慨,他告诉记者,来到海拔3860米以上世界海拔最高城市日喀则市,最大的困难还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所有人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难关,然而7批52名援藏党政干部、15批90名技术援藏干部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坚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太阳之城”绘出了一道秀美的蓝图。第一批援藏干部刘高锡原本计划援建3个月,为了把自己的技术留给日喀则,他的归期一拖再拖,最后待了整整一年;第二批援藏干部张义秀刚到达日喀则没几天,还没来得及适应当地的环境,就赶到了海拔4300多米的洪涝灾区指挥救险;第十五批技术援藏干部宋广伟,刚到日喀则市第三天,就到距离市区45公里的援建项目了解情况,一周内把青岛援建、山东援建和中央财政援建项目走了一遍……日喀则地委书记丹增朗杰这样评价青岛的援建干部:“历批援藏干部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以对援藏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忠实践行老西藏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与日喀则市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雪域高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业绩。”
新闻链接
青岛市民是援藏后援军
20年间,青岛援藏工作始终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并根据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确保了援藏工作始终符合受援地实际需求。日喀则市不断加强与青岛市的沟通交流,使青岛市委、市政府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了日喀则市所需、所急和所求。
为改善农牧区生产条件,第二批援藏干部通过争取青岛市支持,每乡(办)赠送了两台农用拖拉机,并由青岛双收农药集团支持了一批优质农药投入农业生产;第六批援藏干部,争取青岛啤酒、青岛瑞源集团共120万元,为20所小学配备“健身路径”,为全市师生配备《新华字典》、《英汉词典》等工具书31750册。第六批援藏干部、青岛农科院办公室主任尹涛出发前,单位领导和同事这样告诉他:“在日喀则无论缺什么,只要学校有的,我们都可以送到。”截止到2013年底,青岛累计投入援藏资金3.62亿元,日喀则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除了7批援藏党政干部和15批技术援藏干部的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身后的800万青岛市民和众多爱心企业就是这支援藏大军队伍背后最坚实的支柱。
事实上,在不断选派技术干部进藏的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喀则市当地干部来到青岛挂职锻炼和培训学习,“走出去”、“引进来”和远程教育等办法有机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智力援藏效应。“12年间,有数批藏族干部到青岛挂职,对加深两地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市委组织部一处处长张可丰介绍说,20年间,青岛对口援建日喀则市不仅是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与支持,同时也在想方设法为日喀则市培养人才,为当地干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2004年,第四批援藏干部启动了首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8名优秀学员随同日喀则市党政代表团赴青岛考察学习。之后,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来到青岛学习、培训。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尼玛旺堆几个月前刚刚结束在青岛的培训学习,在青岛“取经”的日子里让他受益匪浅,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