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河南农民一家在青打拼 卖菜打零工供出三大学生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 责任编辑:莫非 2014-07-29 14:22:12 --字号:TT

河南农民一家在青打拼 卖菜打零工供出三大学生

河南农民一家在青打拼 卖菜打零工供出三大学生

河南农民一家在青打拼 卖菜打零工供出三大学生

    这个夏天,对于河南来青务工的孙向前说,他收到了这辈子最大的喜讯:儿子和女儿同时考上了大学。 “还有什么事比孩子有出息更叫人高兴的,我一个文盲,能培养出三个大学生,这不是最大的喜事嘛! ”孙向前高兴地拍着儿子孙大刚的后背,毫不掩饰对儿子的赞赏。今年高考,在17中读书的孙大刚文科考了602分,已经被青岛大学录取,孙大刚的姐姐孙秋婷报了青岛农业大学,在等待录取消息。 “看分数录取应该差不多,我想学会计,希望别被专业调剂。 ” 

    他们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像我们城市里的很多人有一个出国梦一样,他们怀揣着一个进城梦,走出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走进城市,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他们能吃苦,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们不挑不拣,只要能挣钱养家就行;城里人嫌丢面子的活,他们不嫌弃,他们觉得家庭的未来和孩子的前程比面子更重要。他们可能是你天天都能碰面的摆摊卖菜卖水果的,也可能是你小区雇来的清洁工,或是马路上天天能见到的“扫帚大嫂”,给人装修新居的木匠瓦匠……他们起早贪黑,勤俭持家,一点点改善着自己的生活条件。伴随而来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少人把孩子接过来,让儿女在青岛读小学、升中学、考大学,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条件和优质教育资源。

    回想 N年前,我们的祖辈,不也多是从乡下进城,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并融入这座城市,在这里生儿育女,才有了我们这些“青岛人”吗?

    今天起,本报推出《勤劳改变命运——农民进城励志系列报道》,通过被采访者平实的生活记录,展现他们在青岛追求梦想并改变了命运的故事。

    60多平米的地下室“太大了”

    因为大女儿在河南上大学,孙向前和妻子、二女儿、儿子租住在开平路一栋居民楼的地下室里。 6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孙向前来说已经“太大了”。

    “这个房子太大,以前我们住平房,20多个平方米,挤挤也能住,房子拿帘子隔成三间……可惜前几年拆迁了,我到处找不到平房租,只好住地下室了。”记者看到,即使白天,地下室的客厅也得开灯,孙向前和妻子住其中的一间,孙秋婷住一间,儿子在客厅里支一张床,狭窄的房子布局紧凑,孙向前嫌房子太大,主要是觉得租金比以前的小房翻了两番。

    让孩子来接受更好的教育

    1996年,在河南周口农村种地的孙向前跟着老乡来到了青岛。 “穷怕了,老乡说出去能挣钱,我那时候已经有他们三个孩子了,家庭负担太重,不出来打工挣钱真养不活他们。 ”到青岛之后,孙向前先是干了自己最熟悉的行当——卖菜。每天去批发蔬菜,拿到海琴广场附近的市场上卖,后来,他跟着老乡学会了防水的工艺,四处给居民屋顶补漏,打零工。

    孙向前从没上过学,妻子上到四年级就辍学干活儿了,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可夫妻俩对孩子学习的事儿很上心。 “我在市场上卖菜,看那些青岛的学生过得这么舒服,下午早早就放学回家了,有的还背着乐器,说是学校有免费的兴趣班。在我们老家农村,学生得从早晨6点学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一个月也就能休息半天。 ”孙向前留心着青岛学生的状态,有孩子跟着父母来买菜,他都多问几句,“学得辛苦不辛苦?学校一个班多少人?老师负责吗? ”慢慢的,孙向前知道了素质教育这个词,他跟妻子商量,一定得把孩子接到青岛来接受教育,让他们在城市里接受最好的教育。

    写不出孩子名字直冒汗

    2002年,6岁的孙大刚被父母接到青岛来读书,姐姐孙秋婷已经在老家读完了一年级,也一起来到青岛。孙向前交了300元借读费,在当时的洛阳路第三小学给孩子找到了学位。孙大刚顺利地跟着同龄孩子读书,孙秋婷却因为青岛学校一年级开始就学英语,而她在老家没学过英语,跟不上班里的节奏,被调整到一年级,和弟弟成了同学。而大女儿因为年龄到了,在青岛上了几年就回老家读高中准备高考了。

    传说中的青岛素质教育终于在孩子身上有了体现,学校免费教孩子打排球、学素描,每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回家的时候功课已经基本做完,剩下的时间可以玩可以参加社会实践……丰富的学校生活让孙大刚和孙秋婷很快爱上了青岛这座城市。孙向前看在眼里,采访中,他不断说感谢青岛的好人。 “周围的邻居看孩子没有地方学习,就把家里不用的电脑桌给我搬过来,当孩子的书桌,老师、同学也没另眼看我们,对他们姐弟两个很热心,老师会主动问孩子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说起老师对孩子的关照,孙向前讲了件尴尬事。“孙秋婷上二年级,开完家长会,老师叫家长填一个什么表格,别的家长都填完走了,我就是想不起来‘婷’字怎么写,在座位上急得出汗,老师过来站在我面前,很奇怪地看着我,问我真的是孙秋婷的家长?怎么连孩子名字都不会写?那是我第一次见老师,我最后没办法,承认我不会写字,从那以后,老师就帮我多留意孩子的学习。 ”

    去掉生活费收入全供娃

    大字不识几个的孙向前说,孩子的学习一路上都是老师倾力相助,“我每天打零工,累得回家,最多就是问问孩子作业写完了没有?哪能给他们检查作业,看都看不懂。 ”三年前,孙向前的大女儿考上了河南城建学院的会计专业。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并不固定的收入,孙向前说,他和妻子的收入去掉生活费,剩下的全放在了孩子们的学费上。“对我们来说,光是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够累的了,以后一下要供三个,确实挺吃力,我也没别的本事,只能多接工作,跟好几个老乡打了招呼,有活儿就喊我。 ”孙向前看看窗外,雨下完之后,会有不少防漏的工程,可要动工需要等屋顶全干透才行。“在家等天放晴的日子真急人,我倒不怕多出力,就怕耽误了孩子。 ”

    幸运赶上首年异地高考

    孙大刚和孙秋婷上到初三的时候,曾跟初中学校请假,回老家去试听过一个月的课程。“那时候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不能异地高考,他们两个必须回老家高考,我寻思着叫他们初三回老家去,考个好点的高中,也好为高考打基础。 ”孙向前给孩子打算好了,可两个孩子在县里初中只读了一个月的书就直呼不习惯。孙大刚说,县里的初中一个班有120个学生,整个教室黑压压的都是人,老师讲话声音稍微小点,后排的就听不见,而且河南当地使用的教材和青岛完全不一样。就在姐弟两个不想继续在老家读书的时候,孙向前也听到了好消息,山东将在2014年放开异地高考限制。 “我不认字,但报纸上的教育新闻我是必须‘看’的,我叫卖报的老乡帮我读,这个消息一出来,周围跟我一样情况的老乡都特别激动,我赶紧打电话叫两个孩子回青岛。 ”

    初三的时候,孙大刚和孙秋婷都拿到了17中的指标生名额,一起进入17中读书。 “两届班主任老师都对我特别好,我是数学课代表,基本上不明白的地方在课下10分钟就解决了,上学这12年没请过家教,我爸也请不起家教,我就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听。 ”孙大刚笑得很爽朗,“我们家很感谢青岛,所以我和我姐都报青岛的大学,我们想留在青岛,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起点。 ”(记者 赵黎)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