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进京列车65年变迁 绿红蓝白见证铁路发展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4-11-25 13:05:27 字号:A- A+

青岛进京列车65年变迁 绿红蓝白见证铁路发展

青岛进京列车65年变迁 绿红蓝白见证铁路发展

青岛进京列车65年变迁 绿红蓝白见证铁路发展

青岛进京列车65年变迁 绿红蓝白见证铁路发展

  /绿皮车/

    50到80年代“主力军”

    “墨绿色的绿皮车,是我国绿色涂装配黄条色带车底的俗称,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分21型、22型、22B型、23型、25B型等系列的旅客列车车型,颜色深浅略有不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1型和22型,其中22型列车的生产量最大。 ”青岛客运段北京动车队书记矫智瑛告诉记者,她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时,青岛铁路上跑的是21型绿皮车,车内的座位也是绿色的。

    据了解,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制造的,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有些车厢内的服务设施不全,电扇也不好用了,夏天车内闷热,冬天车内寒冷,感觉透风。而由于最高时速仅为120公里,相对较慢,票价也较低,所以仍有一些低收入旅客尤其是务工者青睐绿皮车。

    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符合翻新条件的绿皮车焕然一新。车厢的外表经过重新喷漆后,车窗的密封性和透明度也有所提升,更新座椅、整修管道,甚至有些绿皮车被改造成了空调列车,还有些被喷涂上了25G型客车的红白相间颜色。

    ■形象

    从“老黄牛”到“金花”

    矫智瑛介绍说,早些年青京列车上的工作人员都是“老黄牛”式的模范。作为一条受到多方重视的线路,最能代表列车人员形象且经验丰富的人员,会被安排在青京线路上。而近年来,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列车人员成了列车上的靓丽风景。梅花、百合、雪莲、水仙、太阳花,本报在今年春运时独家报道的北京动车队90后“五朵金花”,就为青京列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这五名列车长为代表的列车人员,继承了老一辈列车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也给了旅客眼前一亮的服务体验。

    ■服务

    “海之情”温暖旅程

    北京动车队近年来推出了多项温馨服务,也在青岛客运段的其他车队推广起来。比如推出了全国首例“车递儿童”服务项目,对独自出行的7到13岁儿童,提供“伴护”服务,陪伴儿童快乐旅行、代为送饭、送水、订餐,负责与家人交接;借助微博平台,推出了旅客遗失物品招领;根据特殊旅客服务需求,推出了提前电话“预约式”便民服务措施;开设爱心哺乳室,悬挂婴儿哺乳挡帘,专门为哺乳的妇女提供场所,免费提供婴儿枕、热水袋、热奶盒等;在列车上设置了服务百宝箱,主要针对农民工和旅客携带行李较多、易破损的特点,配备了胶带、针线、交通旅游图、放大镜、螺丝刀、钳子、包扎绳等;设立了“便民服务袋”,内有毛刷、鞋刷、鞋油、梳子、针线包等,满足旅客的乘车需求;推出了“温馨服务接力活动”,印制了服务接力卡,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接送车、提行李、送水、送饭等服务;乘务员为在列车上过生日的旅客,送上一张贺卡和一首歌,表达“海之情”的祝福;推出了手机爱心加油站,自备了3部手机为手机没有电、有急事需用手机的旅客,免费提供手机使用;采取去向登记、列车广播等形式,每趟车寻找一名乘车的从事医务工作的旅客进行登记,为乘车旅客的突发急病提供必要的帮助。

    ■旅客

    时间短了城市“近”了

    “我记得早些时候11元钱就能买一张青岛到北京的卧铺票。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花43元钱买的车票,坐绿皮车13个小时到达北京。当时觉得这个价格稍贵,但是当年坐火车是件很新鲜的事,青岛人去北京探亲、旅游、办事的人很少,很多人是工作出差,虽然花在路上的时间有点长,但是一路上心情很好。有些没坐过火车的人就会特别好奇地围着我问,坐火车到底怎么样。 ”说起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情景,60多岁的市民王先生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刚上班,经常要出差,那时坐火车去北京办事,要提前到火车站去排长队买票,非常不方便,不管是硬座还是硬卧,能上车就好,虽然票价便宜,但要坐十几个小时,到了站腰酸背痛的。进入21世纪,也要坐九个多小时。现在,青岛到北京只要四个半小时,真是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市民吕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出行旅客来说,压缩旅程时间是非常利好的事。

    /红皮车/

    单层双层都有空调

    自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对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红皮车的时代开始了。至21世纪初,红皮车跃然成为我国铁路客运列车标准涂装,绿皮车仅在铁路支线、短途车、慢车、春运临客列车等旅客运输中发挥作用。红皮车的外观涂装主色调为橘红色和白色相间,是空调客车,装备水平也比绿皮车更胜一筹,常用于快速列车、普快列车及部分管内特快列车等旅客列车编组。 “有了空调,就增加了乘车的舒适度,冬暖夏凉让长途旅行不再难熬。 ”矫智瑛表示。

    红皮旅客列车主要有25A型和25G型,青岛铁路主要应用大量生产的25G型列车(G代表改进型)。在25A型车长25.5米、采用较多进口部件和设备的基础上,25G型列车以25A型为原型,对25A型客车的进口组件国产化,以降低生产成本。从1994年起,25G型列车开始大规模生产,当时主要供特快列车使用,并陆续替换原有的非空调绿皮列车。等到中国铁路大提速,更先进的25K型旅客列车和25T型旅客列车先后投入使用后,25G型旅客列车逐渐成为空调快速列车和空调普快列车的车底。 1996年到1999年,青岛铁路还使用了双层红皮车往返北京。

    /蓝皮车/

    开启大提速新时代

    “2000年,青岛铁路开始使用蓝白相间的25K旅客列车,2006年5月1日到2007年4月之间,青岛铁路开行了往返北京的25T直达旅客列车,蓝色更深一些。”矫智瑛告诉记者,蓝皮车主要是指25K型和25T型列车,普遍用于特快和直快车次。

    25K型列车具有速度快、运行平稳的特点,在我国铁路普遍用作特快列车、直快列车和少数快速列车的旅客列车编组。这种车型从1997年开始生产,此后对转向架和车体进行过多次改进,最早跑在京沪线上。 2003年,新型25T型列车开始投产,25K型列车于当年年底停产。

    25T型列车吸收了准高速客车、提速客车的技术及运用经验,并应用了新技术,满足长达20小时的不停站运行,一次检修满足5000公里无需检修的要求。25T型列车在功能性、安全性、质量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集成了当时我国铁路装备的最新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主干线铁路客车装备的最高水平。

    /白皮车/

    动车高铁跑出新速度

    G字头高铁列车和D字头动车都是“白皮车”,时速都在250公里以上。 2007年4月18日,青岛铁路开行往返北京的动车,2011年7月1日,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青岛铁路开行的高铁列车也亮相了。

    据了解,动车是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动车在两端都有驾驶室,列车调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一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加快了运转速度。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有些地方的动车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节,分别开向不同的目的地。高铁可以说是升级版的动车,具有载客量高、输送力强、速度较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耗较低等优点。

    如今,青岛往返北京的列车全部为动车和高铁,目前共有12趟。在日新月异的铁路发展中,乘坐动车和高铁出行的列车会越来越多,部分线路的快速列车,将成为旅客的一种回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