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两会话题:养老新创意 规划配建老人公寓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吴帅 2015-02-08 06:11:07 字号:A- A+

    ■市人大代表、青岛爱多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经理焦玲■市政协委员、青岛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正强■市政协委员、青岛万家广厦投资置业公司总经理王涛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人都期盼着在夕阳的余晖里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有所养”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市在养老服务保障上不遗余力,不断完善养老体系,创新养老模式,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出了众多养老新举措,但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近日,市人大代表焦玲、市政协委员曹正强、市政协委员王涛也调研了养老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和记者一起来到市北区登州路街道广饶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地调研,他们认为社区养老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方式,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完善养老体系、提高养老水平的好建议。

    探访:

    有玩的有吃的有做伴的

    前天上午11时左右,记者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位于延安路28号的登州路街道广饶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这处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两层楼房内,有棋牌室、舞蹈室、卡拉OK室、读书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医疗室等,可供社区居民在此休闲娱乐。

    在舞蹈室内,数名老人正在认真地排练舞蹈节目,“以前我们只能到社区的小广场上跳舞,现在不管刮风下雨都不耽误了。”正在跳舞的老人乐呵呵地说。沿着中心转了一圈,市政协委员曹正强感慨颇深,“像这样规模、设施齐备的照料中心,估计全市没有几处,老人们下了楼出了门就可以到这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不至于在家独自呆着而感到孤寂。”

    时至午饭时间,记者和代表委员们来到餐厅,恰遇中心的爱心大姐提着饭盒去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餐厅内午饭刚刚开始,住在周边的数名老人正在吃饭,当天中午吃的是包子,老人们边吃饭边聊天。见到记者和代表委员们进来,老人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平时我就一个人在家,实在不愿意做饭,到这里有热菜热饭,还经常换着花样吃。”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人告诉记者,吃完饭不愿意回家可以到休息室午休,或者和老人们一起打牌、聊天,比一个人在家呆着强多了。

    新闻背景:

    80岁以上老人近4万

    据市北区老龄办统计,截止到去年5月份,辖区内的19个街道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4万人,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我们社区位于老城区,老年人特别多,光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0多人,占了四分之一。”广饶路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前来调研的代表委员们介绍,辖区的居民大部分是1995年的回迁户,多为工薪阶层,低保户、农转非和新市民在街道的5个社区中最多。建这个日间照料中心很有必要性,照料中心可容纳老年居民60余人,可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帮助住不起养老院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

    目前,市北区的146家日间照料中心采取两种方式管理,一种是社区聘请公益性岗位人员或是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另一种是社区和养老院牵手管理,大山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是和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合作管理,还专门增设了注射室、健身康复室、医护办、浴室、治疗室,为附近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 “日托、周托、月托、季托”等中短期为主的日间“托老”照料服务。

    代表委员建议:

    规划配建老年人公寓

    据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政府就加快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系列意见,总体要求以实现 “老有所养”为目标,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到2015年,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机构养老是补充,更多还是要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同时还可以探索一些新模式。”市政协委员曹正强表示,在平时的走访调研时,他发现很多老人觉得拥有自己的房子才算家,不愿意到养老院养老。而社区养老虽然在家门口了,但相对还是比较分散,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老年人愿意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那么可以考虑建设老年人公寓,让老人集中养老却又不同于住养老院。他说,在保障困难群体住房上,政府采取了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措施,而在养老问题上,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模式,由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在建立商品房的同时配建老人公寓,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将房子卖给老人,面积不用太大,够两人或一人居住即可,老人们集中住在一栋大楼中,可以集中提供家政服务和医疗服务,既让老人有了家的感觉,同时也便于集中服务,而老年公寓可以只有居住权,老人去世后再进行转让,让房子流转起来。

    市政协委员王涛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可以规划、建设在社区,一方面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匮乏、无地可用、无处可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就近就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逐步解决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吸引更高素质人员从事护理

    “养老模式和方式可以多样化,但居家养老还是要占大头,服务质量上亟待提高。”市人大代表焦玲表示,她的父亲已经88岁了,独居多年,他们几个子女雇了保姆照顾老人,但短短几年间,已经换了20多个保姆了,几乎没有长久固定下来的,很多人干了一段时间就辞职了,主要是家政公司给他们介绍了出价更高的雇主。而她所接触的这些保姆,整体素质偏低,很多人都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就匆匆上岗,有些保姆甚至连基本的家用设备都不会用,更谈不上精心护理老人了。

    焦玲在调研中发现,这并不是护理员本身的问题,关键是家政服务行业的不规范。青岛有大大小小的家政机构2000多家,可规范的不多,家政机构为了拿到中介费,会怂恿护理员从这家跳到给钱更多的雇主家,导致护理员“养不住”,如今护理员的工资上去了,可服务一直没跟上,为此她自己去创立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她认为,现阶段养老护理人员“断层”情况严重,多为中年女性从业,缺乏系统培训,而且这一行业的发展缺少职业保障和职业前途,政府要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监管和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创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政府应当给予政策鼓励和适当的资金支持,吸引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岗前实习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术水平。

    代表委员心声

    代表委员们走访调研过程中,对于养老问题深有感触,这几年随着政府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相互补充,基本实现了困难老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全覆盖。不过在创新养老模式方面,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养老需求。

    曹正强:社区养老目前主要解决的是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困难人群由政府托底,而其他老人还需要大力依靠社会力量,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方式。

    王涛:老有所养,不单单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还应该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爱,特别是以后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平时忙于工作无法抽身,造成空巢老人增多,他们更多的是孤独,希望有人经常能和他们聊聊天,所以可以通过动员慈善组织、义工等社会力量,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助老方式,让老年人生活不空虚和寂寞。

    焦玲:我父亲说之所以不愿意去养老院,一是觉得辛辛苦苦一辈子买上房子,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了,去了养老院总归不是家,再者去了养老院后,子女看望没有那么勤快,总感觉会被忽视,所以说从老人心理来讲,居家养老还是重点。(记者 吴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