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青岛新闻网联动报道】
高清图集>>>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组图)
专题报道>>>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集
帐篷连着帐篷,摊位挨着摊位,文化园内一条普通不过的小路摇身一变,成了文化 “小硅谷”。昨日,城阳区胡峄阳文化园内的道路上摆满了摊位,一场热闹非凡的“非遗大集”正在举行,数十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在此云集。大集上高手如云,就连角落里也藏着令人心动的惊喜。如果你爱学技艺,摊位上有拇指大的核雕、憨笑的泥人、精美的剪纸和烙画;如果你爱看表演,舞台上有6岁“小螳螂手”的武术、文化园剧团带来的峄阳古曲,还有妙趣横生的吕剧;如果你爱吃,大篷底下锅里有糖球,桌上有猪蹄儿,旁边还放着美味的老酒。昨天这场“非遗大集”上,人们一边赏玩,一边品尝,在欢乐闹腾中领略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持续一个多月的“非遗”系列报道也画上了句号。
“非遗大集”热闹开场
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六,是岛城历史文化名人胡峄阳诞辰376周年纪念日。“胡峄阳传说”去年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胡峄阳诞辰纪念日,文化园都会有近万人前来参观祭拜,但是今年大典仪式前却比以往更热闹。早上6点多,赶早的人们开始在这里设摊位、摆展板,准备要大干一场。他们主要是来自岛城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在几天前得知这里将有一场热闹的“非遗大集”后,他们纷纷要来这里亮相。
这次“非遗大集”由青岛早报、青岛新闻网联合主办。为了在追忆先哲胡峄阳的同时,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亭街道胡峄阳文化园积极地承办这次大集。随后,城阳区委宣传部、城阳区文新局、城阳区旅游局、流亭街道办也纷纷捧场助力,要将这次活动办成本地前所未有的一场文化盛事。
摊位摆好,胡公祠大殿前演奏起曲调悠远的峄阳古曲,人们看完热闹的洼里盘鼓表演就涌入文化园,等待纪念仪式和“非遗大集”的开幕。“胡峄阳传说”传承人胡孝华宣读了祭文。不久,“非遗大集”在热闹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传承人现场齐秀绝活
在高家糖球摊位前,围拢了不少观众。高家糖球传承人高士湘和儿子高洪亮正忙活着做冰冻糖球。高士湘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山楂串,放到熬制好的糖水内转一圈,一串冰冻糖球便制作完成。应现场观众的要求,高士湘还“秀”起了“雪里红”糖球的制作手法。他将山楂串放到糖水里转一圈,用两手手心夹住串石榴的扦子迅速转动,一道道白色的糖稀丝线像棉花一样包裹在糖球上。“作为传承人本来就有义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让这么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观众感兴趣我们自然也要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高士湘告诉记者。
细致的纹理勾勒牡丹的轮廓,色彩的晕染给牡丹以妆点;栩栩如生的八仙立于云端,手持自己的法器:刻有“福禄寿”字的小葫芦也很是可爱……黄氏烙画摊位前也围了不少观众。“烙画发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画中一个珍贵的画种。”黄旭说着,便向记者展示了烙画的手艺。电烙铁在他手中犹如画家手中的画笔一般,在木板上勾勒出逼真的画作。黄旭告诉记者,一般一幅小型作品需要一个多小时,大型作品则要10多天才能完工,制作作品时既要静下心来创作又要融合情感,才能使烙画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除此之外,红岛剪纸、花鸟字制作、莱西木偶和一笔连体空心字等传统手艺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我打算用一笔连体空心字把《三国演义》抄写一遍,现在已经抄写102回了,到年底差不多能把剩下的18回抄完,那时我就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一笔连体空心字书法家陈云成告诉记者。
展演令观众屡屡惊叹
“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耐心地向观众介绍着自己的项目和技艺。观众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品尝着高家糖球、流亭猪蹄、即墨麻片、城阳大面子等传统美食,观赏着付氏核雕、平度泥塑、周氏布老虎、即墨花边、糖画艺术、艺术钩编等传统手工技艺,有些人甚至品尝起了即墨老酒、峄阳家酒、即墨地瓜酒和寺后老烧酒等,部分没有实物展示的传统手艺,如十乐坊锅贴的负责人袁卫也到了现场,为市民们介绍这一传统手艺的历史。
现场的观众有时还忍不住上前跟着“非遗”项目传承人讨教学习。“这么小的果核是怎么雕成佛像的?太细致了!”有市民站在付氏核雕的摊位前惊叹,也有带着孩子参观“非遗”大集的,看着民间艺人马芳庆绘出的炭精画作品,一位母亲也想让孩子去学习。身体残疾的泥塑艺人荆宝海带着自己的泥塑作品,吸引来许多市民前来拍摄,有的还要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购买。“荆老师的作品太生动了,我也想订做一个送给父母。”在城阳上学的王晓安说,他专程与同学来“非遗大集”参观。在舞台前,观众扇着扇子聚集在帐篷下等着观看演出。青岛七星螳螂拳掌门陈乐平带着自己的徒弟,到现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令人精神抖擞的精彩表演。他几个徒弟上台表演,很快就获得了人们赞赏,其中最小的表演者是名6岁的小女孩。“这么小的孩子就练得这么好,我也想让我家小孩去拜师了。”现场观众说。除了武术表演,峄阳柳腔剧团在台上为观众带来了柳腔、吕剧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非遗”大集上拜师学艺
现场采访时,记者看到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正向付氏核雕摊位上的刘奇老师讨教核雕技艺。上前询问得知,小伙姓张,是一名厨师。他跟着师傅学习萝卜雕刻时,意外发现了自己在雕刻方面的天赋。张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在网上浏览论坛时,知道了核雕,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这门艺术,一直想拜师学艺却苦于没有找到师傅。他的朋友得知此次“非遗大集”中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付氏核雕”,便立即发微信告诉了他。“我收到朋友的消息,确定了活动时间,就等着大集开始赶过来了,真想现场拜师学艺。”张先生说,他记下了付氏核雕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打算过几天登门拜访。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来自市区的市民专程开车到了胡峄阳文化园,参观“非遗大集”。“前段时间,早报刊登了不少非遗的报道,几乎每一篇都看了,感觉都挺有意思的,尤其是核雕和泥塑,可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接触到这些非遗项目,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带着孩子来到“非遗大集”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看到早报上刊登了“非遗大集”将在流亭胡峄阳文化园集中展示,她赶紧报名参加。“孩子暑假正好没太有别的事情做,他对泥塑、核雕比较感兴趣,我就专门调休带着他过来了,他别提有多高兴了。”张女士说。现场展示的各种非遗项目吸引了她和孩子的注意力,每走到一个摊位前,他们都会停留很长时间,仔细询问观察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这次一起来的,还有孩子的几个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确实挺有意思的,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孩子的暑假就应该这么过。”张女士说。
各路传承人齐秀绝活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大集弥补“时代距离感”
由于大集上人气火爆,高家糖球传承人高士湘很快就把糖球卖光了,于是只能提前回家。而更多的“非遗”展示摊位则一直坚持到了下午5点多才收拾摊位离开,因为他们希望让更多人来了解他们的非遗项目和技艺。此次来到现场的30多个项目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此次“非遗大集”所展示的这些精彩的非遗项目,只是青岛上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小部分。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目前岛城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有13项,省级项目有29项,市级项目82项。在这些非遗项目中,有41项本月才正式入选代表性名录,昨日大集上的高家糖球、流亭猪蹄、周氏布老虎、付氏核雕等10多个项目都名列其中。
然而,“非遗”保护和传承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互联网和韩剧代表了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非物质文化显得有些时代距离感。”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说。看到大集上年轻人饶有兴趣地围着艺人们的小摊边欣赏边赞叹的场景,郭教授有所感触。他说,虽然如今社会宣传非物质文化,但是真正关注这些的年轻人十分有限,这需要社会改变宣传方式,增加“非遗”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今天‘非遗’与年轻人互动得很好,这是我这些年见过的最好的‘非遗’宣传活动。”郭教授说。
继承与创新融合发展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陆玲介绍,由于历史较短,青岛与省内几大文化名城相比,“非遗”资源并不丰富。虽然青岛“非遗”工作受到了这样的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但自2006年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后,岛城文化部门马上就开展工作,岛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和保护传承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现在青岛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保护意识更强。”陆主任说。她介绍,去年青岛市与日本新泻市和韩国清州市入选为2015年的“东亚文化之都”。为了展示青岛市“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十周年的成果,他们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日本新潟、韩国清州带来了展现本国本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或摄影展,如韩国代表团表演了本国绝技辫子舞。
她认为,要想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对“非遗”创新,如他们在最近的专场晚会上,将鸳鸯螳螂拳和即墨祭海仪式九狮图结合起来,上演了场面气派的武术舞蹈;他们取材“非遗”项目泥老虎,让数十名虎头娃娃表演了富有童趣的舞蹈《泥老虎》;他们还将胶州秧歌排成了舞蹈,50多人同台演出,现场观众赞声和掌声不断。这些将传统元素与创新元素相结合的表演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所具有的魅力。“不管是保留原味,还是改造创新,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新的社会中形成自己时代特征,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这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陆玲说。
释放“非遗”生命活力
随着热热闹闹的“非遗大集”的结束,盘点岛城“非遗”的报道也该说再见了。在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记者探访了岛城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获了很多,但这只是144多个项目中的一小部分。“非遗大集”虽然结束了,但是“非遗”保护还面临很多难题有待我们探索。有些“非遗”项目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也有些被时代所冷落,传承步履维艰。他们大多面临坚守还是创新的两难选择。
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我们不缺少“尝鲜者”的例子。他们尝试在传统文化中植入现代文化基因,如市“非遗”保护中心陆玲主任等人的尝试。也有人提出走“互联网+”道路,将“非遗”当作一种可消费的艺术,与现代理念相结合,释放非物质文化的生命活力,让大众产生情感共鸣,认同“非遗”进而自觉传承保护,弥补“非遗”与现代社会的 “时代距离感”。我们都希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文化宝藏能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得到最妥善、最负责的对待。(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