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最大残疾人托养中心:种菜做手工发工资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张 晋 2015-11-02 07:02:50 字号:A- A+

    原标题:另类的养心功课

    47岁的老刁,皮肤黝黑、话极少。只是指着大棚里快成熟的西红柿,告诉记者:“长得好,熟了就能吃了”。

    老刁是重度精神残疾人,在即墨市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接受托养。作为青岛最大的残疾人托养中心,中心有375位残疾人在此安养,多为精神智力残疾人。该中心通过农疗、工疗、娱疗、艺术治疗等方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全面心智康复治疗,帮助长年居住于此的老刁们早日恢复正常心理状态而回归社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精神病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特别是慢性残留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针对以上症状所进行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大脑功能,尽可能使患者恢复心理状态从而有可能回归社会。

    中心有相当一部分精神残疾人来自即墨或周边农村,田地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中心开辟了15亩土地和4亩大棚,让残疾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稳定情绪、激发生活记忆、学习生活技能,以此达到“农疗”的康复作用。“刚开始,他们什么都不会,薅草、施肥啥的,都要一点点手把手教,常常一项技能就得教上半个月。”农疗基地负责人陈广隆发明了“典型带动”的方法,教授一些学得快的典型,带动一批人,老刁就是典型之一。薅草、打农药、施肥……平日里,老刁喜欢来棚里忙活。看着自己参与种植的西红柿、大白菜、萝卜等农作物一天天成长,工作人员说,老刁的情绪也逐日好转了。

    陈广隆告诉记者,如今接受农疗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大约有六七十人。每天上下午各两个小时,他们通常可以到农疗基地干农活,“掌握一点生活技能,主要是调节心情”。

    在中心大楼内的各个康复室,都有为数不少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在此工作、娱乐或学习。26岁的倩倩正在串珠,虽然说话不太清楚,但是手上活不慢。中心工作人员韩江告诉记者,入住的残疾人多数来自农村,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来自城市,有的还上过学。因此,为他们开发的心智康复项目,则“静态”些,比如工疗、艺术治疗等。

    倩倩接受的便是工疗的方式。“一个半月,我挣了475块钱。”倩倩一板一眼地告诉记者,“加工活太少啦,”倩倩随后又说,完全看不出2级精神残疾人的样子。韩江告诉记者,倩倩发病的症状主要是暴躁、打人等,自从开始做手工活,平时生活有了“精神依托”,很少犯病了。

    有画画潜能的精神残疾人王强向记者展示他一幅幅临摹的人物、风景画,细致精美,让人很难想象出自于一位残疾人之手。画画时王强情绪平稳,说话面带微笑,他告诉记者,刚来中心时,老想家、不高兴父母不来探望他,焦虑,整晚睡不着觉。自从老师发现他喜欢画画,并鼓励他作画开始,“心情愉快多了”。如今,王强一个星期至少有五天泡在活动室画画,极少有情绪不稳定、发病的情况,也不想家了。

    中心护理部主任隋成显告诉记者,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常常就是服用相关药物,控制其发病。但是只服药控制,虽然抑制了其表面症状,但患者还是处于病态,更不用说社会能力的缺失。其实,精神病患者在服药稳定情绪后,是可以通过一些康复手段让其恢复精神状态的。尤其是这些患者长年居住在医院或者托养中心,更应当通过选择其熟悉的项目和方式,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平稳其情绪。

    “最终,我们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够从中心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那时,他们不与社会脱节。”隋成显说。

    链接

    我市建有56家残疾人托养中心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56家残疾人托养中心,共托养残疾人9000余名,其中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占55%。

    据介绍,今年,我市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标准,并首次将符合条件的一、二级视力残疾人纳入托养服务范围。从2015年1月起,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各类定点服务机构分别提高补贴标准:提供集中安养服务的,六区每人每月1500元,四市每人每月1300元;提供日间托管服务的,六区每人每月800元;四市提供居家照料服务的,每人每月520元。自2016年起,各类托养服务机构要为托养服务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我市还通过辅助性就业的方式,让精神智力残疾人有机会“挣工资”,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年底,我市将有20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为此类残疾人提供岗位。(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张 晋 文/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