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蓝色硅谷城轨已启动轨道铺设 2017年全线调试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钱 卓 2015-11-30 07:18:39 字号:A- A+

    原标题:统筹发展战略引领县域蝶变

    2014年涉农四市三区GDP、财政收入分别较2010年增长49.8%、190%

    五年转瞬即逝,但盘点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已满盈着收获的况味,印刻着跨越的轨迹——这是我市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获得突破性发展的五年。据统计,2014年,涉农四市三区GDP达到6921.8亿元,财政收入601.6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49.8%、190%,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1元,较2010年增长65.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37:1缩小为2014年的2.19:1。

    回眸“十二五”,随着“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辐射、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展开,作为大青岛城市框架重要支撑的县域经济,无论其综合竞争力还是发展模式,都让人有了今非昔比之感。陆海统筹、城乡统筹、南北统筹、重点领域改革的统筹……一项项统筹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统筹产业布局

    引领县域跨越

    初冬,即墨鳌山卫、温泉街道依然给人以气象一新、暖意融融之感:十二条道路完工通车;山东大学附属小学落户这里,明年就和山大青岛校区一起开学了;大任河畔的美丽乡间,青岛十九中新校舍已近完工……若非亲见,谁会预想到这一切的发生?随着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的诞生,短短几年间,这里从偏远渔镇变成青岛打造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主战场。

    “十二五”期间,青岛围绕统筹发展战略,推动跨城乡、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一批高端高质产业的战略布局,也成为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标杆。着眼于实施蓝色引领、陆海统筹战略,我市集聚“涉蓝”高端发展要素于即墨东部沿海,设立了蓝色硅谷核心区这一重大创新平台,聚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科研、成果孵化、人才集聚、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和科研成果交易中心。

    与苏州等地相比,缺乏发达的区域经济支撑,一直是青岛县域经济的短板。而今,作为一个创新型服务型现代产业高地,作为“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发展”的一种模式,这一“涉蓝高地”为县域经济配载了一个强力增长极。三年来,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大青岛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在核心区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在建和签约项目170余个,总投资2400余亿元,已投入建设资金180亿元,开工面积600万平方米。引进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开建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推动蓝谷成为精英人才荟萃的海洋科技新城,成为以全域性战略统筹带动县域经济跨越的一个样本。

    盘点“十二五”的城乡产业统筹,县域工业“千亿集群”成为一个焦点。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位于即墨龙泉,随着总投资100亿元、设计产能60万辆的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的落户,总投资44亿元的一汽商用车基地的投产,以及众多配套企业的跟进,一个年产值逾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成雏形……

    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而产业集群则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工业何以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凸显块状经济优势?这一切得益于城乡一体的产业统筹,把县域纳入了大青岛城市发展框架中,使其成为了工业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一汽商用车基地的前身,就是位于原四方区的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2011年3月,企业搬迁到这里,升级为一汽商用车基地。”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青岛市区制造业“退城进乡”战略部署下的一幕——“十二五”期间,着眼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青岛全面推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向县域搬迁和集聚。随着青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功能区在即墨龙泉的划定,与这家汽车企业产业链条上相关配套的企业,都纷纷搬迁、集聚于此。截至目前,汽车产业新城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青岛汽车零部件等2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捷能汽轮机等37个项目在建,今年新开工面积逾50万平方米。一个以汽车及零部件、动力装备制造为主导、立足于成为沿黄流域汽车产业集群龙头的园区正迅速崛起,预计五年内产值过千亿元。

    有了主城区的输血和辐射带动,县域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从胶州九龙以海尔空调基地为中心的千亿机电产业链的逐渐成形,到平度新河化工基地内“双桃”等老市区化工企业的搬迁集聚,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纷纷在县域崛起,并迅速成为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形成对青岛县域经济更强力的支撑。

    城乡一体发展

    迈入同城时代

    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开建,胶州已成为一个重量级枢纽。即将开工的济青高铁,以机场为核心,飞速拉近了胶州与青岛主城区距离,“三五分钟到红岛,进青岛……”有关专家如是分析,胶州更紧密地融入了青岛的圈层,对优秀企业、人才的吸引力,将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十二五”期间,青岛牢固确立“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坚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治的局面,把县域纳入了与主城区更为紧密衔接的“同城发展时代”。

    “同城效应”也在即墨聚焦着,与胶州一南一北呼应。记者近日在滨海公路上看到,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的一处处立墩已建好,像一个个硕大的音符,静候恢宏一曲的奏响。据介绍,该工程土建工点接近完工,已启动盖梁施工、轨道铺设,2017年全线调试。“蓝谷城际轨道交通、青荣城际铁路在建,青龙高速、大沽河治理工程完工,这几大工程使即墨从东中西三线融入青岛,”即墨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东部滨海公路沿线,正以一种“加速度”推进着“同城时代”:滨海公路和隧道开通,把鳌山卫镇划入了“青岛一小时圈”,蓝色硅谷核心区在那里设立,海洋科技新城迅速崛起。如今,在建的连接青岛主城区的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已把这里拉入了“二十分钟圈”!

    从中心城区到县域,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融合、衔接,“同城时代”不断演进为一幅幅图景,随着青荣城际铁路的开通,莱西也正式步入了岛城的一小时圈。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无异于催化剂,推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汇集,产业形态迅速集聚,总投资50亿元的港中旅海泉湾度假城的运营,使旅游会展业初露峥嵘。主城区高端商贸业态已在向鳌山湾延伸,引进了总投资38亿美元的摩天三五MALL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商业、金融、旅游度假区……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已把青岛城乡各区域连成了一条条快速发展、产城崛起的动力轴,大步迈入同城时代。

    缩小城乡差距

    优化发展环境

    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县域经济参与现代化大生产提供平等的竞争平台,诠释着“同城时代”的另一层涵义。在这方面的进展,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市走在了全省前列:胶州构建了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即墨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公交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公共服务半径的覆盖,从根本上打破了城乡分治的局面。

    “大娘,您在文化大院邮政便民网上代购的足浴盆今天到货了,俺替您签收了,”即墨市段泊岚镇天宫院社区,80岁村民张雪婷家,文化大院管理员刘京花敲门进屋,张雪婷接过包裹,满脸笑开了花。这得益于即墨推行的文化大院“升级”:“文化大院+数字化宣教中心+新华书屋+电商服务+便民服务站”,村民享受到的福利已足以令城里人羡慕。家门口看3D大片,足不出户买新书……在即墨,公交车进村,街面整洁不逊于城区等早已不是新闻,即墨力推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举措的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公交服务一体化,“城乡同治,全域共美”生态环境治理……

    均等化公共服务也给创业投资环境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即墨虽是县级市,但一汽集团仍把一汽大众的华东汽车基地放在这里。项目方坦言,就是看好了这里的区位和迅速提升的综合环境。

    “相信这里的创业环境不亚于城区,”仅一年时间,青岛蓝谷即搭建了公共创新服务平台——76万平方米的创新科技园,涵盖了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八个领域,刚刚入驻的天津大学海洋科技研究院的专家们感慨地说,为引进精英人才而打造的14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盖在海边,以限定价提供住房保障。选择青岛县域,创业精英们道出了一个共同理由:弥合城乡落差,这里打造出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

    “十二五”以来,胶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之所以呈现如此势头,有关专家谈到了一个因素,软环境提升了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据介绍,胶州每年的教育投入十多个亿,是青岛县域最多的,现在所有的胶州农村学校都有了塑胶跑道。去年,胶州里岔镇新引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大家新材料项目,“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已趋近了城边工业园,”项目负责人张凯瑞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企业招得起工,留得住人了…… 胶州投资16.12亿元构建城乡“1+10+9+X”污水处理体系,成为全国同级城市首家。“1”市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转;“10”是10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5座;“9”是9处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厂,已建成4处:“X”是污水处理模块,目前已建成胶莱王疃、洋河曲家芦等16处,正在筹建45处。据了解,其中的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村庄的“卫生革命”,李哥庄镇纪家庄创新“农村改厕+污水处理”模式,污水处理管网与农户三格化改厕污水连接,实现了乡村改厕和污水处理同步。

    深化要素改革

    激活动力之源

    胶州市胶莱镇闸子集村村集体流转了18块近百亩土地,每亩400-500元租金不等,从受理到成交,只用了几个工作日。在青岛地区 ,胶州去年率先成立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备受瞩目,上述交易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城乡一体发展的实践中,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推进令人瞩目,从土地、产权到户籍等环节,涉及社会管理的关键领域,这些“要素”的深化改革,为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着动力源泉。

    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流转已经开始了,这就是胶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转递出的信息,“农村土地可以转让、出租、入股,不再仅限于租种了,”在胶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农村产权交易由此有了一个合法的受政策保护的交易平台。

    “通过交易平台流转的土地,交易10亩以上的,发放青岛市统一印制的土地经营权证书,”这位负责人一语道出了这个证书的重要性:凭此即可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了。毋庸置疑,把经营权以证书形式固定下来,也意味着土地可以作为资产流动了。

    不仅仅是土地,这个产权交易中心还有林权和实物资产交易,包括村集体不动产的资产处置,如公益性住房、村办企业厂房等等,已完成土地出租等流转交易674宗,2万多亩。完成实物资产交易249宗,交易额23441.5万元。 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格局如何突破?城乡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要素畅通流动的通道,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上,青岛正作出建设性探索。

    我市在户籍改革上有了突破,特别是放宽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转移人口落户政策,鼓励“就近进城”。青岛还制定并开始实施“积分入户”政策……

    纵观“十二五”,加快青岛城镇化进程新的篇章正在揭开,城乡社会管理关键领域的改革正在有力启动,从乡村土地交易的步入正轨,到城市户籍政策的放宽等,人们已闻坚冰融动之声。(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钱 卓)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