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80岁多宝鱼之父逝世 23年前将多宝鱼引进青岛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王晓先 2015-12-18 07:27:10 字号:A- A+

    原标题:“多宝鱼之父”离我们而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教授前晚在青逝世 享年80岁

    12月的青岛,寒风凛冽,南京路上一处饭店内,久未相见的朋友们正围坐在一起吃饭,席间压轴的清蒸多宝鱼上桌,爽口弹牙的口感让食客们争相称赞。位于繁华商业区内的黄海研究所内,因为一个人的“离去”变得寒意十足:2015年12月16日晚8时,一位伟大的学者、一位良师益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宝鱼之父”雷霁霖教授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50多年的水产养殖事业。味美的多宝鱼如今已成为寻常人家的桌上美食,但你是否知道,23年前正是这位慈祥的长者将这寓意 “多宝多福”的鱼带到了青岛,带到了中国。

    一部电影让畲族少年来青

    上世纪50年代初,在福建省宁化县,一位还在读高中的畲族少年偶然看到了一部电影纪录片,没想到这次机会却让这位异乡少年爱上了青岛,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的诸多空白。“那是一部反映中国与东欧国家暑期儿童夏令营的彩色纪录片,夏令营的地点就是在青岛。那是我第一次看彩色电影,更重要的是对我这个山里的孩子来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实在是太美,太让人向往了!”雷霁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起自己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的感觉,当时年近8旬的他依然非常激动。

    抱着对美丽大海的向往,雷霁霖确立了自己报考大学的方向——青岛。当然选择青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山东大学就在青岛,而当时的山东大学里又有着雷霁霖非常仰慕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我当时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二是跟着童第周学习胚胎学。”谈到自己选择大学的初衷,接受媒体采访时的雷霁霖这样说道。

    水产研究他是领军人物

    黄海研究所1号楼4楼的一间办公室,平日里总是亮着灯,充满学术辩论声音的办公室如今安静得能让人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走进里面,黄海研究所金显仕所长和雷老的一众学生好友们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位慈祥的长者就这样离大家远去。“你们知道的最多的可能是‘多宝鱼之父’雷老,但这仅仅是雷老的众多成就之一。”金所长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雷霁霖院士累计研究了20多种海水鱼类的养殖技术和理论,包括多宝鱼在内已经有近10种鱼实现了产业化,给养殖户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今在水产养殖领域,雷老已经是公认的权威。1954年顺利考上山东大学的雷霁霖如愿以偿地跟随童第周教授学习生物胚胎学。家境清贫的雷霁霖大学四年一直靠奖学金来完成学业,学校里老师和朋友的支持让他比别人更加努力。四年里,学校到宿舍再到图书馆,如此三点一线的生活成了雷霁霖的全部。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雷霁霖和另外两名同学被选派参加了中苏合作莱州湾鱼卵、仔鱼调查项目,因为表现突出,圆满完成任务而受到表彰,从此便和水产养殖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雷霁霖被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很快成为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朱树屏教授的助手。50年的时间里,雷霁霖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海水养殖的从无到有,自己也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水养殖研究工作中的领军人物。2005年雷霁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宝鱼之父”被永远铭记

    说起雷霁霖及其众多成就,多宝鱼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也因为其在多宝鱼养殖工作上的成就,雷霁霖被赋予了 “多宝鱼之父”的称号。多宝鱼,在许多市民看来它不仅有着爽口弹牙的口感和鲜美的滋味,还拥有着“多福多宝”的吉祥寓意,因此成为许多大席上的压轴菜。但你是否知道,多宝鱼及其名字都是雷霁霖对大众的一个美好祝愿。多宝鱼,学名大菱鲆,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在起初引进的时候,雷霁霖还没有想好给它取个什么中国名,还是按照它的学名大菱鲆称呼,直到一位经销商打来电话询问,英国人管这个鱼叫什么时,雷霁霖脱口而出其英文名“turbot”,说出后雷霁霖猛然发现,这“turbot”的谐音正是“多宝特”,去掉“特”字,既好听又符合中国人对多宝多福、吉祥如意的祝愿,就这样多宝鱼作为商品名流传开来,并迅速成为海水养殖鱼类中的佼佼者。

    多宝鱼的引进波折颇多

    今天的人们在品尝多宝鱼时,很少人会特意去追寻它们的出处,但那段雷霁霖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却应该被铭记。黄海研究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宝鱼的引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温顺、老实、长得快又能适应低温,肉味好、营养高,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多宝鱼的诸多优点让雷霁霖从很早开始便有了引进的想法。但真正付诸实践还要从1980年开始,那一年联合国FAO(粮农组织)出资提供了一次到英国学习养殖的机会,在那里,雷霁霖访问了罗斯托福特水产研究所。在现场参观时他看到了多宝鱼育苗,临走时雷霁霖想带走一些鱼苗,但是研究所没有同意。1991年,雷霁霖再次访英的时候,又提出想要带几尾育苗回国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还是没有成功带回鱼苗。直到次年,英国研究所的Howell博士给雷霁霖传来一个电传,说要亲自带着200尾多宝鱼苗来访问中国,把它们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中国,这让雷霁霖终于看到了希望。

    面对从英国远道而来的这200尾珍贵的鱼苗,雷霁霖小心翼翼,生怕由于自己的闪失让11年的努力和朋友的付出化为乌有。经过7年攻关,多宝鱼的平均成活率达到17%、年出苗量超过百万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生推介工业化养殖道路

    “上个周我还去看过老师,当时看老师的精神状态还那么好,跟我们有说有笑的,没想到再次听到老师的消息竟是这种噩耗。”说起恩师雷霁霖,黄海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永江声音哽咽。徐永江回忆道,就在住院的当天上午老师还在北京参加学术研讨会,没想到当天下午回到青岛后便住进了医院。什么是老师毕生都在为之奋斗的事业?徐永江说道,那毫无疑问是水产的工厂化养殖道路。雷霁霖在很早便提出了工业化养殖的思路,并始终坚信只有走工业化养殖道路才能实现节能减排和优质高效,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改变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和养殖户们靠天吃饭的现状,是中国成为水产大国、强国的必然选择。

    多宝鱼风波雷老力挽狂澜

    在采访中,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学生,提起雷霁霖,人们说得最多的便是慈祥、友善,对人永远都是笑脸相迎,是学生们口中的好脾气老师。但就是这样一个好脾气老师也有被惹毛的时候,那就是当自己努力的成果被不法商贩玷污践踏时。2006年上海等地多宝鱼被查出含有违禁药物,事后证明为部分不法商户违规用药导致。但在当时,这还是让雷霁霖感到非常气愤,自己用毕生心血引进并繁殖成功的多宝鱼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此前从来不愿出现在媒体和大众面前的雷霁霖破天荒地接受国内多家媒体专访,访谈期间痛斥部分不法商贩的违法用药的行为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雷霁霖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打消了公众的疑问,也让险些遭遇灭顶之灾的多宝鱼养殖重新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人物采访

    黄海研究所所长金显仕

    80岁的“80后”老顽童

    谈起雷霁霖的逝去,金显仕用“水产养殖领域损失一位巨匠”来概括,于自己来说也是失去了一位挚友。在黄海研究所的这段时间,金所长表示自己和雷霁霖已经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世人眼里的养殖界权威在金所长看来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一个80岁却还把自己当成“80后”的学术界老顽童。“雷老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的第四次产业化浪潮,为国家年创产值数十亿元。”金所长告诉记者,在水产养殖领域雷霁霖是公认的权威专家,但很少有人知道雷霁霖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技能。拿起一张手绘的海洋牧场蓝图,金所长表示这张图就是雷霁霖所绘,不仅精细而且形象非常逼真,即使是找专业的画师来也不一定能够描绘得如此准确生动。一张科普美术奖的奖状证明着雷霁霖在绘画上的天分。

    青岛掌控传媒执行总编辑张子倩

    没有架子的“草帽院士”

    回忆起2006年到多宝鱼养殖基地采访时的情景,张子倩仍感觉历历在目。并不算宽广的养殖工厂内,一个戴着草帽、穿着胶鞋的老人在池子边走来走去,完全不像一位权威学术专家,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当时只要一有新的研究成果,雷老都会联系我,希望能报道出来,不是为了名和利,当时这些他已经全都有了,他希望把这些研究成果让更多人知道,能够尽快应用到相关产业中。那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位非常值得人尊敬的长者。”张子倩认为,在雷霁霖人格和对学术严格态度的影响下,其学生会沿着雷霁霖的步伐继续大步地迈下去,壮大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记者 王晓先 通讯员 张雯)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