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各区市公布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目标 纳入考核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16-01-05 08:35:36 字号:A- A+

  大班额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解决大班额问题作为重大的教育民生工程。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明确提出到2017年解决大班额问题。

  根据省政府要求,市、区(市)均编制完成了解决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确定了到2017年底要完成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市、区(市)解决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举报监督电话:

  青岛市:85912178 市南区:88729255

  市北区:66751001 李沧区:87629224

  崂山区:88996513 黄岛区:86988782

  城阳区:87868296 即墨市:88520573

  胶州市:82233800 平度市:88369990

  莱西市:88486511 高新区:66966979

  青岛市教育局

  2016年1月5日

2015-2017年青岛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目标任务

    坚持多措并举 标本兼治

    青岛市有效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标本兼治原则,扩增量改存量,推进学校建设与教育改革并举,积极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公办普通中小学1016所。其中,小学761所,初中2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高中45所。全市普通中小学不超过省定标准班额的班级数达到82.8%,其中,市内3区不超过省定标准班额的班级数达到95.8%。全市普通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40人的学校比例已达到55.6%。2015年,我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经验做法先后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电视会议、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召开的“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问题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

    健全学校建设保障机制

    确保中小学布局规划落实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2010年,结合《青岛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办法》的修订,建立城乡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新制度:即由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教育设施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2012年,印发了《关于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意见》,规定不按时交付应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开发单位,由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列入联合制裁名单。2015年,印发《关于印发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责任分工的通知》、《关于全面改善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明确专项工作方案编制、教育设施配套、教师编制调整、教师补充、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事宜。建立目标责任制,市、区(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区(市)主要领导负总责,并逐项对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责任进行分工,建立解决大班额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设规划、用地、经费投入等难点问题解决。二是强化规划保障。2014年,编制印发了《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2014-2020年全市将规划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学。2015年,按照一县一策、一校一案的要求,对城镇中小学逐一摸底清查,统筹考虑大班额的现状和推进小班化教育需要,以及计生政策、户籍制度调整等因素,编制解决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规划2015-2017年,全市共新建学校132所,改扩建学校93所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到2017年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三是强化师资保障。改革教师选聘方式,印发了《青岛市中小学聘用制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中小学教师聘用制改革,采用聘用制等方式补充教师3600余名。全面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2015年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分别达到36.7%和16.3%,其中骨干教师占32.8%。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一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改革。进一步加大市本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力困难市、欠发达镇和薄弱学校扶持机制。2015年,安排6.1亿元教育经费,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开展农村教师免费培训。近期,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联合出台《青岛市教育综合奖补实施意见》,从2015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从市本级教育附加资金和市财政其他财力中安排专项支持资金,分年度安排项目所需资金,集中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问题。目前,全市87.8%的普通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二是推进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大力推广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办学模式,采取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中小学+高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等合作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参与改革试点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53%,受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7%。其中,参与跨区域合作办学的优质学校达到30所,共扶持新建和发展中学校35所,扶持范围已由城区中小学扩大到平度、莱西的镇村中小学。建立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校出资人奖励和民办教育新上项目贷款贴息制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青岛加煌中加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中小学开办。引进国内名校管理团队来青办学取得突破,我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十一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开展合作,推动青岛外语学校、青岛中学、青岛实验高中高起点发展。三是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2014年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小班化教育学校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40人,将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1.2倍、1.9倍,并对当年新批准设立的试点学校每班一次性补贴3万元。全市已在374所中小学实行小班化教育试点。

    强化管理和考核

    健全中小学大班额控制机制

    一是加强招生管理。全市小学均实行免试就近入学,98%的初中实行就近整体调拨或电脑派位入学;不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给招生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生比例,2015年达到65%。二是严格学籍管理。实时监控各学校班额情况,要求普通高中严格按行政区域招生和注册学籍,班额超过省规定标准的学校,一律不允许接受学生转学;区市超出市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三是强化考核监督。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将“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工作情况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定期对各区市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因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台账公开机制,要求各区市分年度确定班额控制数和新增学位数等大班额问题解决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步委托第三方对各区市中小学大班额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近年来,我市在控制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青岛市将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到2017年,全面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链接

    城阳区综合施策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近几年来,城阳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2014年,城阳区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解决大班额问题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我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9所,在校学生64478名,教职工3844名,教学班1502个。其中小学超标准班额(45人)班级98个,挤占专用教室58间;初级中学共挤占专用教室4间,无超标准班额现象。近期,城阳区出台了《城阳区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到2017年将彻底解决中小学超班额问题,全区中小学班额均达省定标准;还原被挤占专用教室,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达省定标准。

    一、调整完善学校建设规划

    (一)优化教育设施发展布局规划。2014年编制完成了《城阳区2014-2030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加大教育设施发展布局规划及建设,将旧村改造作为完善教育设施布局的重要契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学校,缓解学位紧张,全面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布局调整的需求。按照到2030年全区总人口数达到240万预计,全区共规划小学110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新增小学共72所。规划初中4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规划新增初中3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二)加快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新建学校和教学设施的投入使用,按省级规范化标准对具备改、扩建条件的现有学校进行改造,提高整体办学条件。2013-2015年,全区各级累计投入8.5亿元,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2处(2013年新、扩建7处,2014年新扩建6处,2015年新扩建10处)。其中,区财政投资3.98亿元,新建、扩建学校6处;各街道、社区投入4.52亿元,新建、扩建学校16处。三年新增学位12000余位,大大缓解了市民特别是新市民子女入学需求。

    二、足额均衡配置师资

    (一)完善聘用制教师引进机制。城阳区编委办2012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编制核定,近几年由于在校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师资短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为解决各学校的师资配备问题,经区政府批准,我区招聘了150名合同制教师,并根据青岛市部署,自2015年起招聘的中小学教师均为聘用制,不占用事业编制计划。2015年我区共招聘聘用制教师256名,进一步充实了教师数量,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二)大力引进区外优秀教师。近两年城阳区教体局通过人才引进、工作调动等方式从区外引进了30余名优秀教师,其中包含省级优秀教师、地市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名师。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我区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优化师资配置。近几年,城阳区教体局出台了《城阳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实行义务教育学区内教师资源统一调配使用,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机制。近三年,城阳区累计选派参加支教交流的干部教师达 600余人次,其中2015年选派了266名干部教师开展支教交流活动。通过支教交流工作,有力促进了偏远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偏远学校区级以上优秀教师比例从12%提高到15%,有近100名偏远街道学校教师于近几年举行了区级公开课或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三、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学校招生管理

    (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阳光招生”。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的学位数量向社会公布,新生施行根据学位数量按条件、分批次、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实施局属实验学校招生责任共担机制,责任共同体内学校共同承担招生责任,共享同批次招生剩余学位。新市民子女入学工作实施分区域管理,全区共分为6个区域,由区教体局和各街道教委办共同管理。

    (二)推进普通高中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高中学校特色建设,有效解决初中学校“择校热”问题,我区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办法多元化、录取制度多样化,逐步扩大高中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普通高中实行指标生录取、特长生录取、自主招生、统一招生等多元招生录取政策,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80%按各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等级进行分配。

    (三)规范学校招生管理。以初中招生服务范围为基础设立义务教育学区,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对口入学为适龄儿童入学基本方式,以学区为单位实行小学与初中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平台,实施对学校招生行为的全程监管,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零择校”政策;全面实行均衡编班,严格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随机确定教学班级,坚决杜绝家长“择班”导致的“大班额”。

    四、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以政府办学为主,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学。认真落实关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管理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和支持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区办学。2011—2015年,我区共计引进民办教育资金70111万元,正式办学学校45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5所,分别是青岛墨尔文中学、青岛正阳学校、青岛美欧学校、青岛国开第一中学、青岛民航职业学校,以及新东方培训学校、学大教育等其他培训类学校40所,有效扩大了我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