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先生三件宝带你看青岛 退休自学文献成了青岛通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6-01-07 13:08:58 字号:A- A+

    原标题:先生三件宝带你看青岛

    每年的旅游旺季,在江苏路基督教堂、龙山路迎宾馆、八大关花石楼、康有为故居等知名景点前,总会有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细细讲述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他就是上个月刚刚过完75岁生日的单志先,小布包、保温杯、润喉片,在他担任义务导游的这18个年头里,单志先带着他的这“三件宝”,足迹遍布市南老城区的每个角落,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前前后后服务过5万游客,让近20个国家的游客感受到了青岛的绿树红瓦和浓浓人情味。

    翻阅数以千计文献炼成“青岛通”

    单志先家住市南区中山路街道观海一路,一路之隔,就是大作家王统照的故居,沿着王统照的故居往上走,则是著名考古学家、国学大师王献唐的故居,从小生活在老城区的他,浸润在这样文化氛围里,对周边的历史掌故、欧式建筑,本来就比别人更加熟悉。 “我1997年就从单位退下来了,退休之后有一种失落感,每天觉得无所事事。平时我在海边散步,经常遇到游客问路,他们不仅打听路怎么走,有些还会问名人故居的典故、建筑特色。 ”退休后的单志先一刻也闲不住,开始义务为游客指路做导游。为了给游客介绍时不出错,他又开始自学各种建筑、历史知识。

    “去档案馆、图书馆查资料,因为在图书馆借阅量很大,图书馆管理员都认识我,去新华书店、文化市场买各种资料,回来自己看。这些知识通过死记硬背,我都记到了脑子里。 ”为了搜集德占时期历史老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单志先从青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查阅了数以千计的文献,又自购了五六十本相关方面的书籍,为了让掌握的信息更加准确,他甚至咨询了观海山社区所有90岁以上的老人,终于对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

    不少“回头客”专门找他当导游

    “一到夏天,这周边很多旅游团,有时我在旁边听着导游讲,有些地方讲的不准确,我就偷偷给导游纠正,次数多了,导游就会记下我的电话,下次旅游团再来青岛,干脆让我给大家讲。 ”时间久了,单志先的名气越来越大,只要有团在老城区参观,导游都会邀请单志先出马。从“五一”到“十一”,提前预约单志先讲解老建筑的旅游团,几乎天天都爆满,有时甚至要两个团合在一起游览,就为了能听听单志先的“口述历史”。单志先的讲解跟一般导游也不一样,别的导游讲讲建筑时间、名人典故就结束了,单志先却可以从建筑风格、历史掌故一直说到建筑里面发生的重大事件。

    他的热心和专业,让很多游客对青岛这座城、青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游客回去后,更是把亲戚朋友都介绍过来,指名要找单老听历史、看建筑。 “有一次我在栈桥给游客做了导游,过了几天,他哥哥和嫂子专门从北京来青岛,跑到栈桥找我,就为了让我给他们讲讲青岛。 ”每年过节过年,单志先的手机里总会收到来自各地的短信,这些都是他曾经服务过的外地游客。单志先做义务导游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中午一定不接受游客吃饭的邀请,为此,好多游客也过意不去。 “一次我家收到了一小盒精致的山西米醋,当时我老伴儿还纳闷,问我还有山西的朋友,我一下子想起来,我曾经给太原师范学院杂志社的小姑娘做过导游,她当时要感谢我,我不同意,小姑娘回去后给我寄了礼物。 ”

    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青岛精神

    单志先所代表的青岛人情味,不仅温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让来自近20个国家的外国游客,见识到了中国老年人的热情。有一次单志先从八大关开始,陪着一对德国人逛了一上午。“他一直想要请我喝咖啡,我都拒绝了,后来走到了江苏路基督教堂,他掏出100元要给我,我急忙摆手说‘NONO NO’,他太太误会了我,又掏出了100元。这下子我更急了,我看了看身后有个奉献箱,我往箱子指了指,他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这位德国人把钱投进奉献箱后,忍不住和太太一起哈哈大笑,然后拍着单志先的肩膀,不断地竖大拇指。18年间,单志先接待过美国、德国、新西兰、韩国、日本、印度、墨西哥等近20个国家的游客,他话语间透露的对友人的热情和对曾经的历史动荡的唏嘘,也让这些外国游客印象深刻。

    一次单志先正在江苏路基督教堂给大学生们做介绍,正好遇上德国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诗凯女士在青岛采访,在得知了单志先义务导游的身份后,诗凯女士决定采访单志先。 “她的问题很直接,问我‘你恨德国人吗’,我说,我恨侵略者,不恨德国人。 ”诗凯女士明显一愣,后来她把这番回答制作成了节目,在德国广播。单志先每年都要印1000张名片,但这些名片每次都不够用,很快就被游客们抢光了。他接待过的游客中,有外国驻中国大使馆领事、武官、参赞,也有牧师、神甫等,还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年轻人。

    带着新市民子女了解身边故事

    青岛市文化义工,青岛市图书馆优秀读者,青岛市银发旅游志愿者,青岛文史、老建筑爱好者,中山路街道社区公益之星,青岛市慈善总会优秀义工,青岛市“社区热心人”之星,青岛市南百姓宣讲团团员……在单志先的名片上,印着密密麻麻的各种头衔。几年前,单志先还成为了好友王玉贞“王玉贞新市民子女教育”老党员工作室的成员,利用寒暑假等各种假期,带领新市民子女参观青岛博物馆、老舍故居、康有为故居,给孩子们讲述名人成长史、青岛历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他老年人退休之后多是待在家里,看看电视养养花草,单志先却把所有的晚上时间,都花费在了学习各种资料上,白天则忙碌在做义务导游的路上。 “一开始老伴儿也不理解,嫌我不好好在家待着,有事都找不着人。亲戚朋友也担心我太累,不让我跑那么远。还有些企业让我去工作,花几千元工资要雇我。 ”单志先说,自己对金钱这些东西看得特别轻,他更看重的是能够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神奇“手绘地图”送给无数游客

    “原来我身体不大好,自从做了义务导游后,这么多年没感冒过,身体也好了。 ”单志先说,现在他每天在外面的时间,比原来上班时间还要长,一旦遇上下雨阴天不出门,反而会觉得特别难受,一旦天晴就要出去转一转。

    单志先对于青岛这座城市的热爱,不仅在于把她的美丽讲述给每个路过的人,更在于所有的小细节。 “我包里常年带着塑料袋,遇到垃圾我就捡起来,每次回家,爱干净的老伴儿都会让我先洗手,她知道我肯定又在外面捡垃圾了。 ”

    在他那小小的布包里,不仅有随手装垃圾的塑料袋,还有被裁成一半的小本子,遇上游客有问题,单志先就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沿路坐什么公交车,在什么地方倒车,沿路有哪些景点,到了之后再怎么走……这些一直藏在他脑子里的青岛地图,单志先“唰唰唰”几笔就画了出来,撕下来给游客带着,就是一份小小的手绘地图。十几年间,光这样的小本子,单志先就用掉了十几本。单志先说,他最喜欢英国诗人罗伯特的一句话——世上道路有千万条,但只有一条通往幸福之园,那就是义务之路。 “这条义务之路,我要一直服务到走不动为止,我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能做这些小事。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一辈子做好事。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晓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