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医患暖心事天天在上演:八旬老人送来暖心水饺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刘海龙 2016-02-29 07:07:20 字号:A- A+

    原标题:医患暖心事 天天在上演

    84岁老太太王素芝送来热乎乎的暖心水饺;70多岁老人薛太忠悄悄送有机韭菜;患者女儿报恩主动当义工……随着青岛早报记者采访的深入,越来越多类似“催泪红包”的暖心故事被呈现出来,医患暖新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暖心故事

    A

    八旬老人送来“暖心水饺”

    2月26日上午10时30分,穿着红色棉外套的84岁老太太王素芝一手拄着手杖,一手拎着装着饭盒的塑料袋有些艰难地走到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一科护士站。“大娘,您来了啊!”护士刘田田一眼认出老太太曾在科室病房住院,连忙迎了上去。“我包了点饺子,给你们送过来了。李主任、王海峰医生在不在?”王素芝四处打量着。

    手拉着手互相感谢

    “大娘,谢谢您了,李主任他们正在给患者做手术,一时半会还回不来。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您把东西拿回去吧。”刘田田与王素芝来回推了好几次,还是拗不过老太太。“要不是你们医术高超,我哪能康复得这么好,这可是大娘亲手包的,你们一定要尝尝。”王素芝说。

    “大娘,您腿脚不方便,先回去吧,我们会把您的心意转达给李主任。”科室里的苏医生看到后,劝王素芝先回去。“不行,我一定要等到李主任回来,亲手给她。”“那我给你拍段录像,等李主任回来发给她看看,您就不用一直在这等了。”听苏医生这么说,王素芝连声答应,对着镜头说了好几个感谢。

    青岛早报记者回看这段视频发现,除了王素芝向医护人员道谢,苏医生也被老人的行为感动,一个劲向老人表达谢意,双方手拉着手互相感谢了好久。

    发朋友圈传递正能量

    送走老太太后,苏医生将这感人的一幕发在朋友圈里:“老人出院后特意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送到医院,给为她诊治的李主任,特别暖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感谢您对我们的鼓励。李主任因为手术未到现场,我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切!我相信当李主任看到这饭时一定也会热泪盈眶的。”

    昨天,苏医生说,她也看到过媒体上报道的医患矛盾,所以她特别想把这份爱、这份正能量传递出去,想让大家知道医患关系真的没那么复杂。

    老太太成医护人员“粉丝”

    “他们工作太忙了,平时吃饭都不能按时按点,就想专门给他们送饭。”王素芝说。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老人口中的 “李主任”,她是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医师李军。“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礼轻情意重。患者今年84岁了,去年6月中旬因脑栓塞住院,当时说话不清楚,一侧肢体不能动了。经过精心治疗,恢复得不错,从不能走路到现在可以自己走动。”李军说,患者之前为表达谢意,还来送过锦旗,每次回医院复诊时也都会再三表达感谢,许多小护士称她为科室的“粉丝”。

    “我想只要对病人真心付出,医患关系没有那么水火不容,同事们都被这件事感动了,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病人。”李军说。

    暖心故事

    B

    医者仁心打动她 患者家属做义工

    父亲患有糖尿病,母亲患帕金森综合征多年,腿脚不便,韩继红一直担心父母的健康问题,每次都要到大医院为双亲拿药。李村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上门为两名老人查体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主动为老人解决了买药难的问题,让老人能够到离家5分钟的社区卫生中心拿药。这个困扰韩继红多年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也深深地感动了韩继红。春节后,韩继红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到社区卫生中心做义工,讲述医者仁心的故事。

    昨天,李村社区卫生中心的纪彩霞主任告诉记者,韩继红的父母家住东山社区。1月7日上午,韩继红的母亲感觉不适,便拨打了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电话,预约上门查体。全科医生、护士志愿者团队携带医疗器械及时为韩继红的父母做了全面体检,调整了药物剂量,还嘱咐韩大爷一定按时服用降糖药,注意监测血糖指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温馨周到的服务让老人非常满意,一再向大家道谢。

    因为离社区卫生中心近,韩大爷和老伴的大病都办在这里,但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为非基本药物,社区医院没有,只能到上级医院购买后,再回社区报销。今年起,李沧区在公立社区医院设立便民药箱,允许采购30种常用的非基本药物,韩大爷和老伴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药了,他们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

    这也让韩继红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到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社区卫生中心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大难题,我很感动。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我会尽自己所能向社区居民宣传惠民政策,用我的亲身经历,向社区居民讲述医者仁心的故事。”韩继红告诉记者,这段做义工的经历让她了解到,社区医生的工作虽然没有彻夜不眠的抢救等动人事迹,但是他们甘于奉献,用爱点亮彼此,用心呵护着居民们的健康。”韩继红说。记者 原野

    暖心故事

    C

    术后送菜表谢意 医患成了忘年交

    电视剧 《心术》里有个 “十三姨”,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有个患者被称为“十三舅”。70多岁的薛太忠老人因为腕部骨折收住在骨二科,就诊时已经受伤近一个月,起初老人不同意手术,但经过主治医师隋金奎耐心讲解,他最终还是同意了,最后手术非常顺利,隋金奎也一直鼓励他积极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后来又适时取出了内置物,治疗效果特别棒。

    或许是隋金奎的真情感动了他,就这样,隋金奎与这位“十三舅”也从第一次手术后就成了忘年交。每年他都会给隋金奎送一件礼物,那就是一包韭菜,附上照片一张,内留字条,最让人感动的是,为了不让隋金奎尴尬,每次来后都是放在护士站交待转交,于是大家便称呼他为“十三舅”。

    记者注意到,薛太忠在字条上写着“隋大夫,您好,送上有机嫩韭菜一包,吃水饺。(请把杂草挑一下)您工作忙,请多保重身体,我的状态很好,多谢!”“隋大夫,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走起路来呼呼带风,朴实宽厚,做事风格大气。”薛太忠说,对待每一名患者,他都是认真检查、详细解说,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隋金奎的同事透露,隋金奎每天都是上班第一个到院,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名病人,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更是家常便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用真心换真情,我愿意把浓浓深情融入每一名患者的心田。”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的隋金奎说,对业务永无止境的追求是每一位医生的职责所在,做大夫的,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