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遗物中现珍贵老话机 去世者为当地首个机线员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王涛 2016-03-29 06:44:30 字号:A- A+

遗物中现珍贵老话机 去世者为当地首个机线员

遗物中现珍贵老话机 去世者为当地首个机线员

    原标题:瞧!曾经流行的老话机

  早报讯 红岛经济区 “文化寻根”活动正如火如荼举行,连日来又有不少老物件被居民整理出来。城阳区河套孟家社区一户居民在整理已故老人遗物时,意外发现10多部老式电话机和大量工作日记,家人称老人曾是原河套公社第一位机线员。昨天河套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物件记录了当地电话发展史。

  库房翻出10多部老话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河套孟家社区孙树生的儿子家,院子里摆满了各种老式电话机,还有录音机、电视机等。“7年前,公公因病去世,这些只是他留下的一小部分物件。”孙树生的儿媳陈雪梅说,公公生前做事仔细,用完的东西舍不得扔,都放在屋顶的仓库里。“这台电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据说是村里的第一台。”陈雪梅说。

  陈雪梅告诉记者,屋顶的库房是公公的专属区,平时只有他一个人进去。公公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库房里面的东西原封不动,一直保存至今。近日,街道组织“文化寻根”活动,号召居民寻找老物件,家人这才打开库房,并发现10多部老式电话机,其中部分保留完好,其他的已经破损。

  公公是当地首个机线员

  老人保存的物品中,除了话机外还有党章、工作日记,甚至还有一本标准电码本。怎么会有这些东西呢?为了解答记者的疑问,陈雪梅拿出一张破皱不堪的白纸,是一张手绘的表格,上面是公公孙树生的个人简历。记者看到,从1966年开始,孙树生就从事电话机线员的工作。陈雪梅说,公公是当时河套公社的第一个机线员,和电话打交道40多年,一直干到60多岁。

  “1990年3月1日,河套——尚家沟,巡回检查用户线2公里……3月2日,潮东……3月3日,河套——孟家……”随手打开一本工作日记,上面每一页都详细记录了孙树生每天的工作情况。陈雪梅说,公公工作认真,早期河套周边18个村庄的电话,从架线到入户,再到维修,都是公公一个人干。除了本职工作,他还经常到居民家帮忙维修电话。冬天忙的时候,一家人有时要等他到天黑才能吃饭,家里的农活全由婆婆包办,为此老两口还经常斗嘴。

  老话机具有时代特色

  这些老式电话机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线机,是专业人员在架线或维修时使用的,另一类是家用电话。“这4部家用电话机最有代表性,代表着4个不同时期。”街道办工作人员指着一部黑色的话机说,这是上世纪70年代使用的,属于手摇式,也是保留下来的当地最早的一批电话之一。当时一个村只有一部电话,有专人看管,平时一般不使用,只有公社给村里下重要通知,或者村民有急事,如生病了,村里才会用电话联系医院。

  其中一部黄色的手摇式电话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也是最早入户的一批电话,从那以后,村民家中才真正有了电话。拨打时需要先接通村里的总机,然后再转出去。

  “90年代初,程控电话开始出现。”工作人员指着一部旋转拨号的话机说,那时的电话已经是半自动,但拨打外线需要先拨“0”。直到90年代中期,直拨电话才出现。虽然样式上比较老旧,却跟现在的电话差不多,直接在数字键上拨号即可。2000年以后,全自动程控电话开始普及,但近几年随着手机的普及,座机电话使用得越来越少了。(记者 王涛 摄影报道)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蓝天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